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韦德之道比肩AIR JORDAN?

2021-02-12 22:52 作者:IoriShao  | 我要投稿

前   言:

       说实话,看到韦德之道9代的无限版的首发色“宣告”抽签限量,我并不觉得以外,毕竟前一代的首发色“305”也是这个路数。但是看到普通版本也要抽签的时候,真的觉得李宁这次玩得过分了,毕竟以你们前员工的话说,实战鞋卖这么贵还限量,营销挨打哦!当然前员工已经诏安了,所以估计以后也看不到他再用“经济学”Diss李宁的营销问题了。随着李宁公关做得越来越到位,对于言论的把控也是抓得越来越紧,基本上以前喷过李宁的UP主、自媒体,还是KOL,除了个别脑子不好使的,基本都是拿钱说好话,毕竟没人会跟钱和流量过不去。同时李宁还包装了几个KOL出来,目前也是活跃在微博,以及在各大李宁粉丝群里带节奏控评。以前说自己是“柠檬”感觉还不错,现在真的不愿再用这个标签了,因为这个群体的整体质量已经越来越次了。

无脑吹:

       其实比较理性的消费者心里都清楚,韦德之道正代除了808-2代改出来的6代实战表现出众以外,其余的正代的实战表现并不很理想,或者说好听一些就是专业度太高,挑脚也挑打法。确确实实韦德之道正代的整体表现,如果与同期的其他球星的签名鞋比起来的话,科技配置标准绝对是数一数二,但是实战的普适性甚至还不如同期的LeBron正代好。但是对于一些李宁的关系户来说,实战好坏可以演,科技配置和用料一直都是拿来吹捧的地方。也就引出了一些人开始拿韦德之道和同期的AIR JORDAN正代进行比较,有其甚者居然说韦德之道已经超越了AIR JORDAN,这话说得可就有些过了吧!

       品牌方面我就不想比较了,毕竟没有NIKE和乔老爷的努力,NBA球鞋市场或许就是如今的CBA的样子。最后说一下代言人,韦德作为国产体育品牌历史上签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没有之一,对于李宁绝对是革命性的意义,带来的价值也是让李宁真正做到国产的龙头。如果你说韦德于李宁的价值,相当于乔丹于NIKE,这话是没错的,但是产品是真的不能放在同一级别去比较的。或者说这种比较已经超过了产品本身,需要更加全面、立体的去比较。虽然还不清楚说“韦德之道已经超越了AIR JORDAN”的那些人是否受品牌方指使,但是显然这波吹得有些没过脑子。

限量、控价:

       NIKE和AIR JORDAN每年也有很多限量的产品,这话说得一点问题也没有,甚至玩限量方面说NIKE是“祖宗”都不为过。但是你见过LeBron正代几乎每个配色都限量的么?你见过AIR JORDAN正代每一款配色都要抽签购买的么?人家确实也玩限量,但是会分散到不同的品类,而且还都能拿出有吸引力的噱头来,那韦德之道有什么呢?以之前韦德之道8代的发售情况来看,无限版本的配色是远远超过了普通版,关键普通版就发售了四款配色(无眠、初生、棉花糖、自由),而十几款配色的无限版除了最后的三四款配色外都是抽签发售的。

像“螺丝钉”配色我还是“接盘中签”的,结果发现很多店根本就没有卖完,签比人多,二级市场也出现低于原价的。也就是明明货量很充足,但是还要搞一波这样恶心人的发售形式,这也就引出了李宁自韦德之道8代开始就愈演愈烈的一种行为:控量从而控价。

       其实从超大货量的普通版首发配色“无眠”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贬值并没有那么厉害,这还是在超大货量的前提下。也就是李宁如果预估货量合适的话,既能满足想买就能买到,同时也不会出现过多滞销导致快速贬值,我觉得这点市场调研应该是能做好的。但是李宁频繁的搞限量,导致出现了大批消费者只追抽签发售的,反而对摆在货架上的视而不见。久而久之,李宁的这种发售形式会给一些消费者养成很不好的消费习惯,要么追限量,要么等骨折撸羊毛这两个极端。这样对李宁的产品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旗舰产品需要靠控量来制造繁荣,而本身水平并不差的大货就只能打骨折的两极分化。

售价打折≠产品不行:

       李宁现在的销售陷入到了一个误区,总觉得打折是一件多么耻辱的事情,从很多线上经销商“涂码”就能看出来品牌是什么态度的。不过我是不觉得打折了是什么坏事,像韦德之道正代一年不超过5款配色的抽签其实大家都能接受的,其余的大货放开没有什么不好的。反之频繁的限量抽签会造成消费体验的疲劳感,关键像去年韦德之道8代“Moment”的333双你抽签限量说得过去,毕竟有唯一编号。但是其它没有编号,甚至线下出现签比人多的情况,抽签的意义是啥呢?单纯的制造话题性?

       关键李宁有很多虽然打骨折,但是口碑依旧非常好的篮球鞋啊!音速3代,最后售价¥199,我相信没人说这款鞋不好,甚至是该系列的巅峰之作。驭帅11代,到后期售价也是在¥200上下徘徊,你会说这款鞋垃圾么?要知道正因为驭帅11代的成功,后面的13代和14代的整体鞋型都是延续的11代,也足以说明驭帅从10代往后哪一代最受市场青睐了。

虚假繁荣:

       我相信如果我说现在国产品牌是虚假繁荣,很多人会出来骂我,不过还是希望你们能认真看完接下来的内容。如今不论是市值能到世界前三的安踏;在产品上创造山峰的李宁;还是在科技上不断突破,但是售价亲民的匹克;亦或是在跑步鞋领域颇有建树的特步和361°。国产最近几年的进步可以说是有目共睹,也确实做到了可以在旗舰产品的品质上与进口品牌在中国市场掰掰手腕,这样的进步速度是不容小觑的。要知道NIKE在1982年就发售了首款搭载全掌气垫的Air Force 1,而十年后的1992年李宁才成立两年,作为体育品牌连产品的运动定位都是模糊的,而如今国产品牌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应该为之骄傲的。但是骄傲归骄傲,有些事是需要理性的,因为“火车包的快,全凭车头带”,起码很多的“第一”并不是国产。

Adidas自从有了BOOST科技后,这种颗粒发泡的中底在国产也开始蔓延开来,这里不一一点名了。虽然有些科技的原材料和BOOST的TPU不同,但是整体工艺基本一致的,甚至有些科技的原材料还得靠进口。

        至于碳板,锐步早在1992年就开始应用在篮球鞋上了,只不过当时的碳纤维里有一定的玻璃纤维,与1996年发售的AIR JORDAN 11代的碳素纯度上有区别。虽然至今碳板依旧是顶级运动鞋的标志性材料之一,并且其优异的性能也是其它材料难以比拟的,可也不是说用得越多越好。现在的国产体育品牌就开始进入到这个怪圈里,因为如今的NIKE和AIR JORDAN除了复刻,新品篮球鞋上已经基本看不到碳板材料的使用。而因为AIR JORDAN带起的碳板节奏,很多人还是认碳板这种材料的,虽然不是必需品,但不管有没有用、好不好用、适不适合自己,反正碳板的面积决定了不少人对球鞋的选择和评价。

       不论是颗粒发泡中底,还是碳板,国产都不是第一个。有印象的,科技在NIKE前的就是李宁转型前就做出了移动鞋带牵引绳设计,但显然NIKE的影响力和“Dynamic Fly Wires”(移动飞线)命名,很多人估计都觉得是NIKE先做出来的。国产品牌在过去其实都有值得称道的设计和科技,但是一个通病就是不坚持,一旦市场表现不佳就不做了;可是如果进口做了类似的火起来后,国产才又开始接着做,这也就是为什么国产总被被指“抄袭”。

虽然现在国产品牌纷纷在自己的科技和工艺上取得了突破,但是目前多家的材料供应商还在海外,说白了原材料的核心专利还在人家手里。而国产在这些原材料的加工工艺,甚至呈现的形式也和进口品牌的雷同,诞生得还比人家晚。确实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做到了极致,甚至在很多点的应用上甚至超过了进口品牌,可第一个做的不是国产品牌,把它做出名堂的同样不是咱们的国产。

为什么限量:

       其实应该问为什么就不能放开货量,放在货架上卖呢?现在的李宁有点像曾经的NIKE在中国的情况,喜欢端着,把自己抬得很高,享受被消费者追捧的感觉。之所以说是曾经的NIKE而非现在,是因为现在NIKE的折扣力度有目共睹,加上NIKE做的限量款也是有着非常重量级的噱头,联名的对象也都是行业翘楚。反观李宁这边其实限量就显得有些尴尬,联名的对象也不是很能拿得出手,甚至这个牌子要不是和李宁有联名,很多人估计听都没有听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购物车里的鞋不少,但是都在等一波好价。可是一旦平台显示“库存紧张”的时候,你就会从之前的等折扣,变成了“要不要赶紧下单”的焦虑中。现如今限量后的直接提现,就是二级市场中飙升的价位,这其中可笑又可气的就是很多人没中签的限量鞋款,在二级市场却基本全码。如果说这背后没有贩子和品牌之间的“亲密合作”,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会相信么?随着现在很多人买鞋不是为了穿,而是将球鞋作为“理财产品”的风气越来越重,品牌玩限量就相当于讨好了这一类人。那些买到限量后转手一卖,赚了一笔的人自然会热衷于李宁多搞几次这样的限量,最好什么鞋都这样。但是真的喜欢,买来就是为了穿的普通消费者却只能一次次的参加抽签活动,然后大部分都是在陪跑。看着那些“拉人头”助力的能几千,普通消费者拉来几十都觉得很麻烦别人,李宁在做这种形式本身其实也是在创造不公平。

延续性差:

       好的且成熟的产品是需要积累的,需要“故事”和元素的延续性,这点韦德之道做得可以说是球星签名鞋里比较差的了。现在大家闭上眼睛想一下,韦德之道正代的市售配色里,哪一款配色是在每一代都有的?

很可悲,答案是没有!或者说一些传统的配色方案和命名也在改来改去的,例如“宣告”配色,这算是出现次数比较多的一个配色了,只在4代、6代和8代上没有。但是也从之前的黑红配色,变成了7代的黑白配色,到了9代又是一个新的配色设计。再比方说6代开始的“初生”,直到8代都是黑金配色,但是到了9代也是换了配色方案,但是命名还是一样的。现在韦德之道做得最差的就是配色的延续性,没有说哪个配色拿出来每一代都有,更没有相同命名的配色拿出来看是整整齐齐的。

       而反观AIR JORDAN的话,人家在配色的延续性上做得可以说是非常好了,而且很多经典配色背后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用同一个故事去包装宣传同一个配色方案,只有做到足够量的重复才能被大众所牢记,当然背后也离不开球星本人,当故事、配色、球星高度契合的时候,再加以时间的沉淀,才能铸就经典。敢于创新和突破是好的,但是延续性也得做好了,而至于两者如何做到平衡,这个题目就留给品牌和设计师去思考好啦。

最后说点儿:

       确实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国产体育品牌在这几年也纷纷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绩,加上国人的民族自信心的提高,对国人身份和文化的认同感加深,进口品牌在国内的市场优势已经不再是绝对的了。这是好事儿,要知道十几年前花了¥990买了双钟馗的我,会被班里一些同学说是“有病”;如今买一双韦德之道的钱已经开始超过买一双AIR JORDAN了,而且还给人感觉“买到即赚到”的购物心理。有成绩值得骄傲,但是不该自满,甚至自负,这样就是“夜郎自大”的表现。

韦德之道9代目前还不足以甩其它签名鞋几条街,更谈不上超越AIR JORDAN,韦德之道这只是代表了国产体育品牌篮球鞋产品科技体现的天花板,仅此了。我希望看到国产体育品牌超越进口的那一天,我也希望看到往后的潮流趋势都是咱们国产体育品牌引领的,更希望看到国产体育品牌会成为业内的标杆。路虽然还很远,但是值得高兴的是我们跑得更快了,周围的加油声也更响亮了!

END,谢谢赏阅!


韦德之道比肩AIR JORDAN?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