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24考研择校,尽量快点确定!
随着23考研落下帷幕,24考研的同学们是否有了清晰明确的择校目标呢。俗话说选择大于努力,有的学校等额复试,有的则高达6:1。
今天这篇推送详细地为大家提供一些择校的建议,希望每一位正在考研路上的你,都能够目标明确,大步向前。
明确读研初衷,
择校第一要义.
1
大家在择校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读研。
如果只是为了一个研究生文凭,抱着“只要是个研究生学校”就行的心态。那就尽量降低自己考研的难度,求稳为主,甚至可以选择一些冷门的院校和专业,尽可能增大自己上岸的概率。
如果是为了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就去选择文化底蕴较强、看重论文发表、实验硬件条件过硬的学校,这样上岸之后的读研环境会更加符合你的求学标准。
如果想一毕业就工作,那学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可以优先考虑北上广等大公司较多的城市,降低自己读研期间实习的成本,增加实习机会。同样学校的就业率、招聘会都有哪些公司,也可以纳入考虑范围之中。

关注复试线、报录比
和最终录取名单
2
院校的复试线大家一定要关注,这将是是你备考的直接目标。可以根据分数线进行拆分,明确自己每一门课需要考到多少分才有可能进入复试,从而更加合理地安排进度和计划。
同时提醒大家也要记得关注单科线,中国农业大学曾划出100的数学和专业课复试线,西安交通大学曾有75的政治英语复试线。这也意味着大家复习时不能只追求总分,要记得关注学校的单科线。避免出现“总分过了,单科挂科”的尴尬。
当然由于水区和旱区的改卷标准不一,在关注分数线的同时,报录比和复试名单也很重要。
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这个指标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可以直接反映出院校的录取概率,和备考的难度。大家一定不要被招生人数的多少所迷惑。
同时记得参考最终的录取名单,关注录取者的本科院校和最低录取分数,看看学校的复试占比和学历重视程度。

不怕当海王,
记得留“备胎”.
3
2023年暨南大学文学院美学、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学不再招收统考生;
中科大公共事务学院不再招收法学\学硕,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不再招收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英语笔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南开大学商学院自2023年暂停招收全日制工商管理、全日制会计、全日制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自2023年暂停招收全日制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每年9月的考纲公布,都是各位考研人提心吊胆的时候,因为稍不留神就会有学校停止招生,或者大变参考书。
所以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不要害怕留“备胎”,一定一定要选择2-3个与你的目标院校参考书、题型都相似的学校,有备无患,万一9月考纲大变,也有回旋的余地。

择校是考研的第一站,也是对于备考和结果影响较大的选择,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专业的就业情况、自己的喜爱程度、学费和住宿条件等等,都需要大家纳入考虑的范围。
同时小谭也建议各位同学多和自己的父母老师进行交流,广泛收集信息和意见,拓宽自己的思路,避免局限和钻牛角尖。
如果决定了,就请全力以赴吧。
更多考研信息可以关注公众号——树蕙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