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30兵人浅谈苏军狙击手
狙击手作为一种作为一种高效的战力,他们可以渗透到敌人阵地,打击火力点和指挥所;可以消灭对面的侦察兵和观察点;也可以在敌人的后方补给线上进行破坏造成巨大的威胁。作为一个30兵人的萌新,自然对这个题材的兵人有着相当的兴趣。有幸最近收到了两款苏军狙击手的兵人,他们给我的感觉都还不错。因此,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两款兵人,同时也来简要谈一下苏军狙击手有关的内容。

首先是ASD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系列的狙击手兵人,尽管笔者认为自己拿到这个整体状态也还可以接受的,但不知道是否是赶工的原因,有些30群友收到的实物就存在一定的瑕疵和问题。这个兵人的姿势是一个卧姿射击的动作,所搭配的是由散乱的砖头和金属管道堆砌形成的废墟掩体,但砖头的旧化效果有待提高,笔者为了拍照自己扫了一点旧化粉上去。整体连同地台的重量为280.4g,拿在手里也算挺沉的。面部表情刻画较为生动,油画的风格突出了面部肌肉的线条。整体趴卧匍匐的动作很有力量感,包括双腿的交错,似乎在蓄势待发,找准机会狙击敌人目标。其服饰为苏军称之为“沙普卡”的护耳帽,桁絮棉衣裤和披风,可以看出当时是个天气比较冷的时节。披风的褶皱给人感觉很自然,也有一定的细节。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腰间的水壶和子弹装具也都有刻画出来。手里握的武器便是这次介绍的重点,一把缠绕了布条且配有PU瞄准镜的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M1891最早是由沙俄的陆军上校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和比利时的枪械设计师埃米尔·纳甘合作,共同研制的一款栓动步枪。其采用了传统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和盒式弹仓供弹的设计,发射7.62*54mm凸缘弹(作为苏军制式弹药,包括下文提到的SVT半自动步枪同样也是使用这款弹药),拥有结构简单,故障少等特点。因此被广泛装备于当时俄国军队并衍生了一些变种,如卡宾枪型,龙骑兵型和哥萨克型等。鉴于M1891基本型过长的枪身,之后,苏军选定了龙骑兵型这一较短枪身的型号进行一些改进,于是便有了莫辛纳甘里产量最多的型号,莫辛纳甘M1891/30。而针对提供给狙击手所使用的狙击型,也做了相应调整:将拉机柄改为下弯式设计,避免运作时被瞄准镜所阻碍;减小扳机压力;安装相应的瞄准镜,包括PE,PEM以及后来的PU三款瞄准镜。

苏联在很早便开始着手设计研发步枪所使用的瞄准镜。自从1926年开始,苏联便开始在德国进口的蔡司和埃米尔的光学瞄准镜的基础上制造放大倍率为2倍和3倍的瞄准镜,其中后者还具有升降和风力偏差调节功能。终于在1936年,拿出正式的成果,PE瞄准镜。该镜重620g,采用传统的枪膛上部安装,能放大4倍,有效瞄准距离达1400m。

在经历苏德双方都将之视为试验场的西班牙内战之后,根据实战所积累的经验,苏联对PE瞄准镜进行改进,设计制造了其改进型PEM瞄准镜。PEM瞄准镜改善了原本PE瞄准镜调焦器容易进尘和受潮的问题且安装位置改为了枪膛的侧面。后来,苏联计划为部队换装SVT半自动步枪,但是较长的PE和PEM瞄准镜都无法安装其上。为了适配SVT-38步枪,苏联又专门研制了一款新的瞄准镜——PU瞄准镜。相较于之前的PE和PEM瞄准镜,PU瞄准镜重270g,放大倍率为3.5倍,整体更为紧凑,结构更为简单,便于大量生产。因此,其不仅被安装在SVT-38和SVT-40上,也同样被安装在莫辛纳甘上。但实际上,PU也有其问题,相较于他的前辈PE和PEM瞄准镜,PU瞄准镜的放大倍率变小,4度的视场也显得太受限制。此外,镜筒的安装位置偏高偏后,许多狙击手反映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回到我们的兵人,接下来要介绍的是鍹铧的斯大林格勒系列的苏军狙击手兵人。这是一个倚墙射击的站姿兵人,手里拿着同样是之前说到的配置PU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整体的姿态造型如同一个屏息瞄准猎物,静待机会出手的猎人形象。要知道,有不少的狙击手都或多或少有着猎户的生活背景。这让我想起一个电影《列兵切林》里面所描述的一个出身雅库特猎户的狙击手,类似的故事还有《狙击手:通古斯》里的鄂温克族狙击手。 这个兵人头戴的是苏军传统的船型帽,上面的红星很是闪耀。但一般的狙击手在冬季作战中出于防护的需求,更倾向于佩戴头盔。同样是身着棉衣和披风。相对前文提到的那款卧姿的,这款的披风细节更多,像披风侧面的为了伸手活动而设的开口;但整体垂落的感觉不够自然,稍显生硬。腰间的的匕首和子弹装具也是表现的很细致;脚上的靴子也都有旧化。该款兵人最主要的特点是所搭配一个厚重的地台,重达309.1g,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一整面由红砖切成的残墙,上面墙灰和凹坑错落有致,显得非常有战场的真实感。狙击步枪的刻画我认为是要比前文所介绍的那款更为细致和锐利的,莫辛纳甘狙击型的下弯的拉机柄非常明显;包括瞄准镜的旋钮和枪上的木纹也都有刻画。







苏军披风,可以看到两侧为了伸手出来而设计的开口


苏军的鄂温克族狙击手, 谢苗·诺莫科诺夫

总体来看,这两款兵人各有特点,但鍹铧总体的优点更多,细节也更多,而且他还有一款不带披风和墙的轻量版。笔者是一个入坑没多久的30兵人的萌新,对于苏军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结识一些有相同兴趣的小伙伴,同时也向大家介绍我所热爱的有关苏军的历史。无奈学识和能力有限,难免有些问题和瑕疵,也恳请各位的指正。再次谢谢大家。
参考材料:
《狙击史话》刘洋 沙冈月刊杂志社
《狙击作战》帕特法雷 中国市场出版社
《1930-1940年代苏联狙击面面观》吕占广 邱夕海 《轻兵器》2009年7月上
《二战苏联陆军单兵装备》赫英斌 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