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两年市值缩水千亿!?泡泡玛特究竟是潮流还是泡沫?

2022-10-03 00:12 作者:一枚闲置人类  | 我要投稿

《两年市值缩水千亿!?泡泡玛特究竟是潮流还是泡沫?》|UP主@投资人黄海


01:12


一、泡泡玛特所主打的IP当中,没有一个背后是有作品或故事支撑的。

*课代表补充,对大部分人来说,所谓的IP形象,应该存在于作品中,比如《海贼王》路飞、《火影忍者》鸣人,哪怕是迪士尼的米老鼠,背后也曾有动画。因而泡泡玛特面世时,很多人觉得这没有情节、人设支撑,最终会走向失败。(但是它们忘了三丽鸥早在2002年就推出了玉桂狗等IP,太难说服传统行业的人相信IP形象可以收获很多人喜欢了……)

Molly (*设计师是来自香港的Kelly Wang老师,他画Molly的初衷,是想画一个有着很多梦想的倔强小孩,正如童年的我们一样,想当歌手、想当画家、想当宇航员……告诉家长自己的梦想,最后却只得到家长的一句“好好学习”)上半年营收4.04亿,同比增加98.3%。SP营收4.61亿,超过Molly,同比增长152.3%。

二、PPMT的IP虽简单,但玩法却是合法状态下的、能刺激消费的方式。抽中隐藏款,能满足年轻人在朋友圈炫耀需求,获得满足感。

三、年轻人追星,也会跟随自己喜欢的明星买同款IP。

四、课代表补充,不一定对。IP形象同时也是一种年轻人表达身份认同的方式。如果你出去说自己喜欢看余华的书、郭敬明的书就是垃圾,可能刚好对方就是郭敬明的粉丝,由此会引发矛盾。但换种方式,你说你喜欢Molly,对方说自己喜欢SP,大家也只是交流最近自己喜欢的IP推出了哪些新款,矛盾冲突不会太大。


泡泡玛特赚钱的原因:

1.旗下IP的特点,决定了它推新快,适应市场能力强;

2.抓住了年轻人消费心理需求;

3.自己搭建展会,基本上对市面上的优质IP形成了垄断;

4.相对长视频行业,泡泡玛特支出的版权费较低,仅占公司支出2~3%;

(课代表补充:财报上显示泡泡玛特对版权费的支出较少,但是从整个潮玩设计行业来说,泡泡玛特给到设计师的版权费又是相对高的。很多公司跟设计师合作项目都是一笔费用买断,买断费用一般在2000~10万不等。而早期的时候,泡泡玛特是跟设计师合作、按销量给设计师支付版权费,这也在前期吸引了更多设计师主动找泡泡玛特合作。)


结论,泡泡玛特未来还是有发展空间的。

未来的消费可能会分为两种:基础刚需型消费、兴趣型消费,后者的盈利空间更大。泡泡玛特就属于后者。

未来对泡泡玛特可能有威胁的:

  • 年轻人会不会继续把潮玩当作兴趣消费选项;
  • 行业竞争的恶化。(这点在今年应该慢慢显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潮玩小公司推出线上抽盲盒、办展会,但是潮玩品质参差不齐,慢慢影响了潮玩整体的口碑。)

给泡泡玛特的建议:

1.出海。(泡泡玛特应该在做了,今年开始招聘了负责韩国、日本等市场的商务。)

2.高端化。(Molly 大娃就是高端化的浅试,未来应该还会办艺术展。)

最后补充:括号内大多是课代表补充,不一定对,建议直接看原视频。

两年市值缩水千亿!?泡泡玛特究竟是潮流还是泡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