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侏儒凯门鳄的区分·附】


大纲以前动态里已经发过了,解决大部分情况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本期专栏主要是补充一些遗漏的部分顺带纠正一下自己所犯的错误

区分钝吻古鳄和锥吻古鳄,遇到图里只有头颈的情况怎么办?
首先,当图里只有头颈部分的时候,最先要注意颈甲部分,颈甲部分的变数相对较小,二者颈甲的差距还算明显,因此看颈甲也算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办法
但是!还是要注意观察!
除拍摄角度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干扰外,这俩小家伙里也并不是所有个体颈甲长的都那么标准。
比如:


当然上面两个个体的其他特征都很明显,这里只是简单的举例一下二者颈甲可能的变数
接下来拿我上回翻车的那张来接着往下讲

首先上面这张是锥吻古鳄,这个我前面动态里已经纠正了,这张图之前是我找钝吻古鳄的时候搜到的,当时对他俩的了解还有点模糊,之后也一直把它当钝吻。
然后前阵子和爪哥讨论的时候我也问到了这个,不过一开始爪哥是看出它是锥吻的。
但是嘛……我后面做了这么一张图——

于是我就成功的把他也给带坑里了……

当时我也没有考虑到锥吻古鳄里那种颈甲呈圆钝平缓的情况,然后刚好因为视角原因,图里那只锥吻的枕后鳞重叠了起来,看上去就和钝吻古鳄的两排枕后鳞一样
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注意那点呢?
首先还是颈甲,尽管视角原因会让锥吻古鳄的枕后鳞看起来像两排,但和真正的两排枕后鳞还是有所区别的,并且我以前也有提到过,钝吻古鳄的颈甲数目更多,更紧致

侧视图

对比锥吻古鳄


大概就是这样,其实这里没什么要特别强调的地方,注意一下即可
此外是侧颈鳞片的差异,钝吻古鳄的侧颈鳞片排列通常会比较紧致,形态比较突兀,相较于锥吻古鳄要有更明显的甲胄感


锥吻古鳄的侧颈鳞片形态上则会更具“肉感”


关于二者脖颈部位的差异大概就是这些
但实际情况可能会比预想的的要困难,有些时候能够给你作为判断依据的部位可能会相当有限,例如下面这张

那么既然只有头可以看,那自然就得注意头部特征了
头部最明显最直观的特征肯定是脸型,其实就大部分情况而言它们两者的脸型特征还是十分明显的,很多时候基本上一眼就能做出判断

不过相关问题我也说过好几次了,适当留意角度问题和其他的外界干扰,别太过自信当然也别太不自信

除脸型之外,二者的鳞骨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判断依据

钝吻古鳄鳞骨通常会有些许上扬,顶端和边缘也往往并不平整

锥吻古鳄的鳞骨则反之,往往呈一种方正平直的形态


但也有些个例,鳞骨会高高扬起,注意一下

其他角度


钝吻古鳄

接下来再把目光放回吻端,个人认为以下这个特征也可作为一个判断依据,不过可能有点细微

注意上面这张图中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的部分,锥吻古鳄的这两条线通常会像这样一直向前延伸,直至鼻端,钝吻古鳄的这两条线则会在向前延伸时往两边展开,大致如下


但依靠这个特征判断,缺陷也比较明显,一是之前说的比较细微,换个角度看的可能就不怎么清楚了,再一个还是个体差异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个体都按套路出牌。

接下来是最后一点——鼻孔位置
这里用两张图简单对比一下

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相较于锥吻古鳄居中的鼻孔,钝吻古鳄的鼻孔位置相对要更为靠前,这里可简单概括为“钝吻靠前,锥吻居中”

这类特征在侧视图中尤为明显,如果换成其他角度则需要稍加注意,此外还需考虑下个体差异的因素,尽管钝吻古鳄的鼻孔相对靠前,但也不一定就会在最前端的位置,如果难以肯定的话,还是得结合一下其他特征在进行判断

最后公布下前面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