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2万人打出8.2分,这部电影凭什么叫好又叫座?

2023-07-20 12:46 作者:提笔写少年  | 我要投稿

高中生摘抄作文素材的手蠢蠢欲动

(有删减,全凭个人感觉,能用得上才记


……

长安一片月,照的是盛唐群星闪耀时,这是何其伟大的一个时代?

他们一生的起起落落,对应着大唐的变迁,当少年成暮年,当长安的三千繁华转瞬被毁,当江夏的黄鹤楼一朝成断壁残垣, 当扬州的黄鹤楼毁于兵燹(xian三声),这一切又是何等凄凉?

而贯穿其中的,有“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快意,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气魄,有“朝如青丝暮成雪”的落寞,还有那“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洒脱。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李白《侠客行》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回头看,前路漫,长安是理想,三万里是与理想的距离,或春风得意,或怀才不遇,或年少成名,或遗世独立,这人世间的万般种种加在一起,便是《长安三万里》。

……而是表达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体的迷茫和求索,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比如诗仙李白,那可是天纵奇才啊,不还是壮志难酬屡屡碰壁?从满腔热忱的青年长成大腹便便,千金散尽也没能换来一张入场券。他说:这只大鹏飞不动了,也不想飞了。纵有凌云笔,只得断鹏翼,将进酒,杯莫停,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尔同销万古愁。

比如高适,勤勤恳恳厚积薄发,但照样无人举荐蹉跎半生,直到四十六岁才踏入仕途,将心中的一团锦绣脱口而出。朝堂之上如履薄冰,一回首,故友凋零尽。他说:天下间的捷径,岂会为寒门而开。可高三十五啊,天下间不为寒门开的,又何止是捷径呢?

……

岁月似光,生命如烛,人生譬如朝露,你我皆是沧海一粟。无论时代如何更替,只要那些诗篇代代传颂。中华文明就薪火相传,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词,横竖撇捺皆是信仰,一笔一画刻上民族脊梁。

纵使这神州大地饱经沉浮,兴衰往复,纵使经历洛水违誓,纵使历经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纵使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只剩下一堆黄土,纵使几近亡国灭种,但总有人会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愿为萤火,不惧黑暗,愿做草种,不惧生死,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因为诗在,文化在,精神在,中华就在。

……

泱泱华夏,万古长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

12万人打出8.2分,这部电影凭什么叫好又叫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