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六国论

2023-06-17 21:33 作者:独爱萧相国的高祖刘邦  | 我要投稿

六国论 六国破灭,兵,地,民,士,君皆败于秦,岂有不亡之理? 昔日亚圣所创之魏武卒纵横天下,无人可敌 ,尝败齐之技击于龙泽,二年入齐长城,齐廷震恐。荀子云“齐人重视技击,但只凭斩获首级赐金,如同雇佣兵,“兵莫若是矣”魏人挑选武卒考试极为严格,一经重视则可连续数年免除税役,战斗力远超齐国之兵,所谓齐之技击,不可遇魏氏之武卒” 而秦自商君变法,以军功授爵,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谓之“纠纠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可谓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六国皆变法,韩之申不害,魏之李悝,赵之主父竞皆变法,未及商君之全,之深。 六国之君不知天下之势,韩魏处天下必争之地,夫韩魏诸侯之障也,秦君施范雎远交近攻之策,击韩魏,亲齐楚。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安得不折而入秦哉?韩魏折而入秦,诸侯焉能存焉? 昔苏子身配六国相印合纵以制秦,秦为六国积危之所胁,退函谷,割地以求全。自商君变法,秦人东出,并洛邑而亡周室,其一统天下之心,实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六国不知天下之事,而自相屠灭。恐有五国伐秦之名,而无伐秦之实,五国伐秦,而齐击宋,合纵之盟遂破。此张仪连横之谋也。五国转而伐齐,齐国将亡,后虽复国,技击之士竞殆,再无力御秦,岂非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六国之愚,何至于斯?而秦自穆公起广开言路,集百家辩土,天下人才,皆入麾下。祖龙欲逐客,秦相李斯上《谏逐客书》以成利害,祖龙遂悟,天下士人皆入秦。此六国之君败于秦之君也。六国之士败于秦之士也。 商君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广开阡陌,封定田疆,统一赋税,设立郡县,统一度量衡,此秦之民与制胜于六国也。 秦入巴蜀开阡陌,蜀郡守李冰建都江堰以灌溉蜀地,蜀地尝为蛮荒之地,后为天府之国,韩人郑国入秦修渠,自此秦人五谷丰登,家己人足。亦定长平一战秦人胜利之基。此秦之民胜于六国也。 秦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太白有诗赞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制度之先进,乃秦灭六国之本。军功授爵之制,令破敌为秦之布衣唯一上升之法,秦之锐士无不争相上阵,奋力死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欲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执。”秦人同袍之谊,令人嗟叹。 秦以农为本,奖励耕织之术,使秦若一战争机器。而秦因此兴,亦因此亡。 秦以霸道取天下,亦以霸道守天下,统一之初,不思休兵养民,而大兴咸阳公室,戍五岭,筑长城,击匈奴,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秦之社稷速立而速亡焉。此秦制之弊也,法家之弊也。 汉承秦制,亦修秦制。武帝用董仲舒之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亦用张汤等酷吏严刑峻法,此外儒内法也。高祖与文景二帝以黄老无为之学休养生息,武帝倾全国之力北击匈奴。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利服人。汉修秦制,不以霸道治天下,而王霸兼用。汉遂得400余年国祚,此汉胜秦之制也。 今无与诸国关系天下之势风云诡橘。英美日韩诸国欲置吾于死地,昔日秦灭六国之事,足为今日之师。吾当与俄,与第三世界合心以抗美。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六国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