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历史(一):曹操(18)正篇

2023-04-18 10:49 作者:丞相武乡侯  | 我要投稿

曹操在官渡之战时打败了袁绍,名将张郃就投降了曹操,曹洪接受许攸提议,接纳了张郃。

绍将张郃、高览烧攻橹,绍遂弃军走。郃之来,洪疑不敢受,攸谓曰:“郃计不用,怒而来,君何疑?”乃受之

——《三国志·张郃传》

曹操发现了几封写给袁绍的书信,里面的内容大致是希望袁绍能收留,曹操看完后把它们烧毁,因为曹操能够理解他们的立场。

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三国志·魏武帝纪》

公云:"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魏氏春秋》

此时远在茅庐中的诸葛亮分析说曹操能战胜袁绍,一靠天时,二靠人和。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袁绍一蹶不振,死后三个儿子陷入内战。对此,刘表等人十分担忧,劝兄弟们和解,袁家兄弟不听。

刘表遗谭书曰:……又遗尚书曰:……

——《魏氏春秋》

谭得书怅然,登城而泣。既劫于郭图,亦以兵锋累交,遂战不解。

——《典略》

过程稍显无聊,值得一说的是审配,传说的“面北而死”有一条记载。

配兄子荣守东门,夜开门内太祖兵,与配战城中,生禽配。配声气壮烈,终无挠辞,见者莫不叹息。遂斩之

——《三国志·袁绍传》

临行刑,叱持兵者令北向,曰:"我君在北。"

——《先贤行状》

乌桓(也写作“乌丸”)支持袁绍,曹操当时冒险亲征,孔融对此阴阳怪气,而正常提意见的大臣得到曹操的奖赏。

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

——《三国志·魏武帝纪》

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曹瞒传》

后操讨乌桓,又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

——《后汉书·孔融传》

但是远征乌桓,道路并没有那么容易找到,田畴这个向往曹操的人愿意帮曹操指路。

建安十二年,太祖北征乌丸,未至,先遣使辟畴,又命田豫喻指。畴戒其门下趣治严。门人谓曰:"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畴笑而应之曰:"此非君所识也。"遂随使者到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谘议。明日出令曰:"田子泰非吾所宜吏者。"即举茂才,拜为蓚令,不之官,随军次无终。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虏亦遮守蹊要,军不得进。太祖患之,以问畴。畴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之首可不战而禽也。"太祖曰:"善。"乃引军还,而署大木表于水侧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虏候骑见之,诚以为大军去也。太祖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馀里,虏乃惊觉。单于身自临陈,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

——《三国志·田畴传》




三国历史(一):曹操(18)正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