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2
我是看动画长大的,但到了青年时却对动漫打不起一点兴趣。
我们都在慢慢长大,去见一些我们没见过的东西,去验证父母经验的实用性,也推翻了很多谎言,时代迭代更替,我们前进着,而父母好像被拖着走一样,不愿改变,只想过好小日子。
我去过北京,一家人均30块的中式餐馆,哪里的肥牛饭好吃的要命,我在哪里吃到最正宗的黄焖鸡米饭,最后吃了妈妈碗里的一片牛肉的十分后悔,为什么我不点这个?我精打细算起我的胃来,旅游必备,十分重要。
而就在那家餐馆,经常有老人光顾,饭点上班族和老人都在里面占座享用美食,要是排队也不用着急,他们很快就会挪地。
我就想,在我的小县城里,老人都封建的很,怎么会舍得出去吃哪?就好比看到一个60多岁的老人去吃自助火锅,旋转寿司,喝一点点奶茶,随手点个烤冷面什么的,在我们那里实属挺吓人。
而在北京,我感觉老人愿意花钱享受,就这层次上就高出了十万八千里,节俭归节俭,享受归享受,穿着不知道是孩子倒下来还是自己买的潮流T恤。溜达着和朋友嚷嚷着,也不白嫖太多免费水果。丝丝稀疏白发,有些皱纹的脸,有力的手臂,握住勺子喝着肥牛饭里的汤汁,木呆呆,淡淡的吃着淋汤汁有滋味的米饭,慢慢咀嚼肉的香咸甜,稻米茶清理着口腔。吃完系上丝绸,抬了抬变色眼镜,充沛的身形推门而出。这样活,也不错。至少我觉得不错。不是说我想老他40多岁什么的,那样说太傻了,我是说:很健康,很温饱、幸福,就如嵌入美景,融进油画。
有一段时间,我讨厌看动画,父母说:动画都是给小孩子看的。你长大了!
我只能笑他们格局小了,furry没见过吗?就是兽控什么的。
但当时我还小,我觉得幼稚直接换台了。那时小公主苏菲亚挺火的来着。这和曾经晚熟的形成鲜明的对比。我10岁还在家看智慧树,直到奶奶家的邻居小孩跳出来笑话我:"哈哈!多大了还在家看智慧树?"我着才停手。现在想想我看智慧树又怎样,又不是看你!
那一段时间,我仿佛与幼稚为敌,殊不知这颠覆了我的世界。也没颠覆吧?一点,一点点,一点点点。
曾经看海绵宝宝、星际宝贝、终极蜘蛛侠等动画热爱的不得了,也有看不懂的:星游记,美猴王(2010),魔角侦探。哥哥无法理解为什么我爱看酷乐猫,终极蜘蛛侠这种动画,过了这么久,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看待他们的。这时我爸爸在这里他可定就笑话我了,这么大个人还看不懂个动画。切!去你的。
我觉得很多动画改变了我,喜洋洋与灰太狼、海绵宝宝什么的,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多么的美好,让我这么“啰嗦”。虽然有时不那么美好,但都是少数,但很少人能应付过来。不过我觉得那样看世界能看到幽默的地方,真是人生无尽的珍宝。
在一个夏天,父母让我最后两个星期写完一动都没动的暑假作业,你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算了,我写吧!那时我觉得从网上查《暑假园地》的答案太无聊,就小窗口放着我人生第一步动漫:《灼眼的夏娜》,就和电脑上的窗口一样,慢慢的给我心中刻下了越来越大奇怪的烙印,是什么?我至今也说明白,也许是温柔吧?但我在第三部时止了步,我烦透了日语,现在也是,要是没有中文配音,我很少去看日漫,电影除外。
当时,爸妈说,我活在真空之中,两脚都没踩在地面,看不到这个世界的原貌。我一气之下就去看了《都挺好》,然后我的自大傲慢病就犯了,我觉得动画弱爆了,你看动画吗?不看!正经人谁看动画?对啊!谁看!干杯,敞亮!这么幼稚跟和孩子闹似的,谁会去看哪?
然后看了《欢乐颂》直到《父母爱情》我止了步,什么玩意?好无聊,精彩归精彩,但我觉得总是少了点什么。是什么哪?
在奶奶家,爷爷沏好20块的茶,打开电视看着“反智”抗日剧,就像打着日本鬼子顺便跟女友特务谈个恋爱什么的。然后在姥姥家,看《铁齿铜牙纪晓岚》,搞得整天跟皇帝搓麻将似的,回过头来想想,这不比动画片还要幼稚吗?
急切的人啊,总想干嘛都从什么里面学到什么,赚到什么,殊不知,自己不想直接承认自己的现状,失败的影视作品里,总少了点激情、欢乐、一些本真和真挚的东西。也是大人一直否定东西。
我发自内心喜欢动画,就算我现在在饭馆点开爱奇艺,就可以播放着曾经没看过的动画电影,然后屏幕和胳膊上淋慢汤汁,艹。
我无法否认这么艺术,这么单纯的东西。不想摆出一副大人的样子,洋洋得意的说:小孩看的,没什么用。
殊不知他们这辈子也写不出这么棒的故事。
记得曾经我姥姥的妈妈,和我一起看花园宝宝,她说:自己就喜欢这种片子。
玛卡巴卡,玛卡巴卡,玛卡巴卡蹦。米卡巴卡,米卡巴卡,米卡巴卡巴。。。
那时我15岁,她即将80多岁。
我就是想看,关你什么事?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