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忱论:自我肯定感会给你带来什么?
自我肯定感
生活中,我们是否经常听到,亦或自己也经常说“我做不到、我不会?”只想着0或1的人,自我肯定感会下降。
人生中充满了无限的未知与没体验过的事,和做得到的事相比,做不到的事不知道多出多少。如果在脑中产生“做不到=没用、无趣、不幸”这样的连结,自我肯定感和幸福度当然会下降。而且,若只把达成感、成就感和优越感设成目标,人生只会变得痛苦。
举例而言,很多人都以为“如果运动不好,就无法享受运动的乐趣”,但也有人刚好相反“即便摸不擅长运动,但是做运动会使我快乐。”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解释呢?“做得到.做不到”和“开心.幸福”是毫不相关的两件事。
举例而言,每个人都会不经意说出“工作做得好.做不好”“会踢足球.不会踢足球”这类话,这些话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当事者把目标设定为“要做得完美才算合格”,就很容易发生问题。
这样的设定意味着人会这么下定义:
“做得到”=很正面、开心、幸福
“做不到”=没用、无趣、不幸
最好别说“我做不到”
重要的是,不要再执着于“做得到.做不到”这点了。同时要尽可能去感受做到为止的过程,以及那些微小的变化与成长所具备的价值。最后一项是降低“做得到.做不到”的标准。
例如,被问到“你会打篮球吗?”时,你会怎么回答?我想,没打过篮球的人,大多会说“我不会打篮球”。但是,只要知道基本的规则和动作其实就算“会打了”。当然,听到“会不会打篮球”这个问题,恐怕大多数的人都以为这个问题问的是“你篮球打得好吗?”即使问的是能不能打。也不会改变你回答“不会”的事实。
除了非常擅长的领域,你可能对每件事都说“我不会”。这句话在潜意识一再重复之后,你就会真的以为“我不会xx.”就像有人以为“我不擅长和别人聊天”一样。只是不擅长的事,却被自己一直说成“我不会”“一做就头大”,最后真的会变得一窍不通。这样的喜欢如果在生活中无可厚非,但换做在工作.人际关系或者学习当中,把“我不会”当做口头禅,势必会令人丧失很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