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分享|高中历史这样梳理,超提分️
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下历史笔记的做法!原创超干货!
【时空观念】是历史考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可以尝试用时间轴的方法梳理笔记
通过线性时间串联散乱的的历史知识点,极大克服了原先按主题分类的时间混乱问题,等于自己打造了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对于理解历史会有革命性的突破
👉古近现代的梳理方式不同
【古代中国】
主要以朝代为划分依据,对具体时间要求较低。因此这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分开梳理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用层层框架搭建起当时的社会面貌


【近现代中国】
具体时间点非常重要,一定要花时间梳理和背诵。该阶段考点密集,而且呈现出嵌套的考察结构,比如“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国-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反法西斯战争/日军侵华-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每一个阶段的原因、特点、意义等都要熟悉,花时间一点一点捋清楚。考试常常就考微小事件的时代因子

【世界史】
和中国史类似,多了对国家的区别。这一部分也有两条线,一条是国家内部状况,比如早年的政治制度、艺术等;还有一条是全球化以后的各国的交流与相互作用。这一部分需要时间轴(如梳理欧洲联合史),也需要做专题突破(如一二三次工业革命的对比)


👉整体上,时间轴的梳理还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层
【宏观】包括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信息更庞大,最好是在高三一二轮复习的时候就能整理出来;
【微观】更精简,主要包含时间点和关键词,主要用于每次考试前的短暂复习和高三一二轮复习结束后对知识整体的回顾,所谓“把书读薄”。想想你在高考前一晚应该看的是什么,整理出一份针对个人的知识浓缩
大家一定要养成多画【时间轴】的习惯!事半功倍!



👉不断完善、发展
这个体系一定不是整理过一遍就结束了,而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每一次考试的材料中有什么新的点也可以总结后放进去(建议用活页本)。高考不是只考书本上的东西,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这个时代的任何考试中都是加分项
👉整理由大到小,做题由小见大
梳理笔记是以朝代、时间点为顺序,把社会背景情况填进去;而做题的时候是由题目给出的时间点线索迅速反应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踏踏实实梳理+记忆之后,脑子里要有多幅思维导图,方便扯出知识串
大家静下心好好去梳理,刚开始可能觉得很慢很麻烦,但这个体系建成后大有裨益,历史真的不是玄学~
顺便整理了下在别的平台分享时的一些答疑(A是我回滴):
Q:呜呜现在才开始做这种框架会不会太晚了,之前做的都太笼统了
A:主要还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如果历史对于你来说是拉分项,需要多花点时间;如果确实没时间做太多,可以画一些简化版框架,一切根据自己的情况来

Q:姐姐梳理框架的时候有没有用教辅辅助啊,我用学案和书本的话总觉得不够全
A:主要是课本,先保证能把课本里的都记好,再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延伸。平时做题看到的有用材料也可以记录,还有就是那本柳合青老师的《高中历史四合一》,比较全,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看
再次Q:那学姐,分专题即考点记的话,是自己总结平时考试答题的答题角度吗?
再次A:总结答题角度肯定需要的,还有用语、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历史情况也可以记录,这部分比较灵活,看个人需要

Q:姐姐你复习的时候是重新看书,还是看自己梳理的框架,还是书和笔记结合起来复习啊
A:结合起来的,根据每次考试的复习时间来定

Q:想知道就是世界史的时间轴要怎么做,不知道他们哪个前哪个后
A:我比较建议不同国家分开做,各个国家的大事件/可能互相影响的事件再拿出来做一条线~

Q:这个是高中历史所有的吗
A:我的图只是部分,全部太多啦,而且我个人建议笔记还是自己梳理的最有用哦

Q:姐姐可以问问时间轴是看书整理还是凭记忆写嘛
A:当然是看书整理呀 整理好了再背诵

Q:宋代经济那里,交子后面一个“瓦肆”,请问这个是什么
A:娱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