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loy825 高温镍基合金
固溶处理对 Incoloy825 金相组织的影响
Incoloy825 合金对应美际牌号为 UNS N08825,试验材料取自 ASME SB423-2017 中 UNS N08825 尺寸为φ325 mm ×10. 31 mm 冷拔无缝钢管
热处理试验
采用线切割沿钢管纵向加工 70 mm × 200 mmIncoloy825 合金试块,取13 块,留取1 块作原始对比试样,不做热处理,另外 12 块用于固溶处理工艺试验,固溶温度分别为 950、1000 和 1050 ℃,固溶时间分别为10、20、30 和 60 min。固溶处理试验于高温马弗炉中进行,冷却方式为水冷,水温控制在20 ~40 ℃,固溶冷却转移时间小于 15 s。
金相组织观察
固溶处理后,进行显微组织观察。从固溶处理试块上线切割出10 mm ×10 mm ×10 mm 金相试样,经砂纸打磨机械抛光后,采用冷酸浸蚀 0. 5 ~ 1 min,腐蚀液为 92% HCl + 5%H 2 SO 4 +3%HNO 3 (质量分数),浸蚀后的金相试样在光学显微镜下按照 GB/T 6394—2017《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规定的三圆截点法进行平均晶粒度测定,分析固溶工艺对晶粒度的影响。
试验结果及分析
固溶处理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对比固溶前 Incoloy825 合金的显微组织和为 Incoloy825 合金经不同工艺固溶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Incoloy825 合金经 950 ℃ 固溶 10 min后的显微组织,基体组织为细小等轴晶,平均晶粒度为8. 5 级。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晶粒相互吞噬,晶界在高温下发生移动,晶粒开始长大,Incoloy825 合金经950 ℃ 固溶20、30 和60 min 的金相,平均晶粒度分别为 8 级、8 级和 7 级,晶粒长大的同时,出现了部分晶粒显著长大的现象,呈现出了粗/细晶粒混合分布的形态,随着固溶时间延长,晶粒大小趋于一致,混晶状态得以改善。Incoloy825 合金从高温到常温的基体组织均为奥氏体,未固溶处理的原始试样的平均晶粒度为 8. 5 级。
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Incoloy825 合金晶粒有长大趋势,但在不同温度固溶,晶粒生长速度有所不同,当固溶温度超过 1000 ℃后,晶粒长大迅速,并伴生退火孪晶。当在950 ℃固溶时间小于30 min 时,基体出现混晶组织,保温60 min 后,混晶状态得以改善,基本为等轴晶,平均晶粒度为 7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