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华原创丨你未必光芒万丈(散文)

你未必光芒万丈
文/石清华
一向深居简出、不图名利的我,禁不住老婆白云的蛊惑,参加了“三八”节盛大的开幕仪式。
晚餐后依旧带孙子去性灵广场蹓跶,一到灯光闪烁的地点,“五十万元巨奖等你拿”的广告赫然入目。
“朋友们、亲戚们,欢迎你们光临,为我们的节日盛会捧场,不胜感激,衷心祝愿大家都有收获。”主持人时髦的打扮、甜蜜的歌唱,使得游客驻足、来人观赏。
游逛霓虹灯下,在歌声悦耳、舞姿迷人的氛围中踅到领奖台前,有气势恢宏、白底红字的知心广告跳入眼帘:“你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继续前行几步,“庆祝三八妇女节,欢迎您的参与”便调皮地渗入心间。
在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就有“英雄难过美人关”的说法,大约没错。我不是英雄,普通人一个,所见美人不多。即使见到,如曾见到乌兰图雅,除洗耳恭听其天籁之音外,就是顶礼膜拜,绝不会有非分之想。余下所见女人也和我一样的普通,但她们中的很多人却比我等男人付出得更多。
转到领奖榜前,有许多人在寻找,有没有我的亲友。我的亲戚都是普通人,没有“水韵汉安、文化汉安、购房汉安”的阔绰,也许有朋友、熟人金榜题名呢。正从五千几个、一千十几个的名字中仔细查找时,有人拉了拉我的手臂:“石老师,好难见到呀,你近几年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退休后到哪里去了?”这么甜美的呼唤,令我心醉。
情不自禁地侧目:班花小芳。那个扎着羊角辫的丫头,小小的个儿,红红的脸儿,甜甜的话儿,人见人爱。我这个祖宗八代农民的后代,只有仰视才见。后侥幸跳了“农门”,仍然差距很大。她在单位的努力出类拔萃,我在学校的工作有口皆碑,但依旧是普通人。
“小芳,我在省城带孙子,很想念同学们,但没法脱身。你现在在哪儿,还好吗?”
“我的老妈生活不能自理,孙子又在异地上小学。我和老公轮流照看老妈、孙子,无法他顾。”
美轮美奂的小芳,如果是男士,别人称之谓德才兼备,女士呢,定然是才貌双全。但她却德才貌兼备,在欣赏别家女人的同时,自家的女人不也一样吗?
我参加工作后,穿了套洗得干净、打了补丁的蓝色衣服去相亲时,富家千金白云及其父母一望:模样可以,能考学出去肯定不憨,穷一点没关系。
婚后夫唱妇随,他人都这么认为。其实我对衣食住行几乎不懂,要不是比较随和,就是地地道道的孔乙己,所以我全听老婆的。白云的说想,差不多言听计从,反驳只是偶然。如都在上班时,我家亲戚有红白喜事,有时觉得亲戚能理解时就不去,往往被老婆反对。有一次我弟弟得了孩子吃喜酒,我正忙着中考,只想托人上份子钱。白云一听,大为不满:“兄弟姐妹只有今生,没有来世。你没时间,我去。”
在我绝大部分的农民亲戚中,都认识白云。有时晚辈的问长辈:“妈妈,白云是谁?”“石老师的老婆呀。”到后来,我的兄弟姐妹去银行存取款,皆找白云而不找我。我不仅不生气,反而很高兴。
我穷苦出身,有个温饱就很满足了,根本没有其他奢求。可以在课堂中激情飞扬、在报刊上舞文弄墨。走出教室,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模样。白云说你不追求前卫,至少要与时俱进吧。有时她要求同去商店买衣服,我觉得太费时间,不去。无奈,她只好将衣服拿到办公室或家里,要我试试,如不合适,就拿去换,如是者再三,令我汗颜。一个普通的女子,没有镁光灯下的明艳,却有普通人心中的牵挂、爱怜。
当然,对孩子的养育,比我付出更多。儿子吃什么、喝什么、学什么,逐一谋划。辅导学习、昼夜陪伴、假日活动,统筹安排。好在儿子比较争气,现在已能自食其力。我暗自庆幸,憨人有憨福:娶了个好老婆。
退休后响应儿子、儿媳妇的召唤:带孙子。爷爷、奶奶带孙子,本是天经地义的,可儿子、儿媳妇总觉得我们辛苦了,心怀愧意,一到节假日,就带我们去游山看水、好吃好喝,似乎不如此,即没有为人之道。如此一来,我们只好努力去做,尽可能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普通人大约都是这样吧,不求万里觅封侯,但愿家庭和睦、快乐、幸福。
我与小芳相视一笑,望望幸福、快乐的广场,从前岁月虽然辛苦,但后来每每朝朝如过年,此生无憾。
青史留名者是凤毛麟角,遗臭万年大多不愿意。普通人,尤其是女人,只要幸福、快乐地活着,何必光芒万丈?
(2023年3月7日)

【作者简介】石清华(男),退休教师。出身卑微,有幸长成,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好勤奋干事,踏实做人。胸无大志,交游平民,酸甜苦辣,离合悲欢,渗透于心。然盼其觉醒,努力上进。替己谋福利,为国尽忠诚。畅叙平民事,共享人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