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运动效率>河北保定七旬老人练就“御寒神功” 短袖过寒冬


以上这个才是完整版的理论,有海量的数据和理论。
零下17℃的三九天,别人裹着厚厚的羽绒服都难捱寒冷,保定市七旬老人王俊峰穿着短袖单衣仍然神态自若。昨日,这位“怕不冷”的老人,讲述了他练就“御寒神功”的秘诀。

1
-王俊峰老人在练峨眉功夫。本报记者汪洋摄
上街常被怀疑“有病”
“找"怕不冷"的那个老头啊?他就住在中间那个二号楼里。人家那身子骨,一般人可真比不了。”在保定市省广播电视宿舍区,王俊峰可是个妇孺皆知的“大名人”。
在小区一角的健身广场上,记者找到了正在雪地里练功的王俊峰老人。此时室外气温只有2℃,别人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而王俊峰上身只穿一件金黄色短袖衬衫,下身一条黑色单裤,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前一阵儿零下17℃的时候,老爷子也是穿这身行头出来。甭管多冷的天儿,就没见过他穿长袖衣服。”路过的一位居民说。
王俊峰练功的器具十分奇特:一根细绳披在肩上,两端各垂三枚铜钱。不管他身形怎么移动起伏,两串铜钱都保持垂直绝不会晃动。“因为我一年四季都穿短袖衣服,因此闹出过不少笑话。”练完一套功夫,王俊峰老人和记者聊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趣事:每到冬天,他出门时的回头率绝对高;乘坐公交车,挤得满满一车人见他上车,立马会“哗”得一下,中间让出一条通道来;经常有人小心翼翼地上前,问他是不是找不到家,或精神上受啥刺激了;有好几次,他被好心市民拉住,不管他怎么解释,拿来厚棉衣硬是要给他穿上。
“御寒神功”有仨秘诀
王俊峰不到一米七的个头,却非常挺拔结实。面容清瘦,一头银发,但精神矍铄、步履矫健。说起“不怕冷”,老人说自己有三道秘诀。
王俊峰今年72岁,是保定顺平县南委村人。目前他在一家私企打工,和老伴一起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受家庭影响,他六岁时开始练功,打少林拳。长大后当过村里的赤脚医生,育有三儿两女,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曾遍访名师学功夫,最终对峨眉功夫情有独钟,坚持练习至今。同时,他有意识的把练功和中医养生防病理论结合起来。
47岁时,王俊峰开始一年四季穿短袖单裤。久而久之,已成为难以改变的习惯。有一年冬天回老家,怕家乡人笑话就特意多穿了件衣服,结果闹了场感冒。后来不管到哪去,他都穿件短袖衫。这么多年来,他很少闹感冒,更没得过什么大病。
王俊峰老人介绍说,除了吃素,他在饮食上没有讲究,吃饱肚子就行。每天晚上10点入寝,早晨4点半起床,先在屋里练功,而后和老伴一起出去散步三公里。早饭后,再步行三公里去上班。王俊峰的另外一个秘诀是保持好心情。“我感觉自己很幸福,生活在太平盛世,衣食不愁,身体健康。”王俊峰乐呵呵的说。
普通人不要模仿
王俊峰老人的“御寒神功”,能不能用现代医学作解释?就此,记者采访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梁璐博士。
梁博士介绍说,人体有较强耐寒能力,现实生活中是有例子的。如在日本,家长会有意在寒冷的冬季,让孩子身穿单衣接受耐寒训练。在俄罗斯,爱美的女孩子隆冬时节仍穿短裙的也不鲜见。在我国东北等地区,严寒天气里进行冬泳,也是常见的耐寒训练之一。王俊峰老人之所以能够穿单衣过冬,与其常年坚持锻炼,身体有较强的调节能力有很大关系,并非“特异功能”。从医学角度说,人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
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模仿王俊峰老人的“御寒神功”呢?梁博士介绍说,人的体质千差万别,况且还有先天性因素在里面。如果心脏等各脏器功能不好,没有经过长期锻炼、训练,贸然效仿别人的“御寒神功”,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普通人最好不要模仿。(记者汪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