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干货|考验人性的考试,别留遗憾(复旦大学公共卫生)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猪猪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复旦大学 公共卫生专业
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信息 /Profile/
猪猪学姐
专业方向:公共卫生(电视编导)
360+上岸!
我为什么想读研?
人生追求和兴趣:高考失利,对卫管兴趣缺乏,经过大三课程学习喜欢流行病统计和三大卫生,有学上,去中国最繁华的地方看一看,给爸妈更好的生活
找工作难:想有个好工作,做自己热爱的事业
peer pressure:迪士尼太好玩了,复旦的饭太好吃了,好姐妹就是要一起读研,老番茄太帅了
父母要求:直接工作不考研,但是考研也支持(还是觉得不够稳,爸妈建议本校,不跨考)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在2020届学长学姐刚考完初试后,就开始选择自己要去什么学校。去年十一月后一直在交大和复旦之间纠结,去上海玩了一次,最后咬咬牙去冲最好的那个,选择了复旦公卫。
说来也奇怪,跟了三个交大的学长学姐,最后二月成绩出来没有一个进复试的。跟了一个复旦学姐从头到尾,最后她成绩考了409,进了流统,所以坚定了复旦哈哈哈。因为疫情,二月三月在家就把统计看了看,卫生学复习了一下,跟了几节朱伟的单词课,不过朱伟废话太多,看课纯属浪费。后来单词也没刻意去跟课,就是老友记刷刷+阅读真题里面的各个模块和作文里面的生词。
在家效率很低,流病是学校开课,跟了学校的视频课+返校后的大概十节课堂,笔记+资料都很齐全。五月咬牙确定报名复旦,开启考研。
一)开始准备资料
收集途径:1、公卫人论坛、闲鱼、微博、知乎、哔哩哔哩
2、直系学长学姐,老师
3、咨询机构
二)择校、定专业:多方了解再下定论!兴趣最重要!专业线很重要!关注历年分数排名!
1、定学校(综合考量自身水平和学习能力,相信自己!)
2、定专业(报录比,分数线,兴趣最重要!)因为期末考试全是猪肝课,所以又开始了755和353的纠结。这学期我们院开课都是755的卫管综合课程,我个人又偏向353的营养环卫之类的,纠结了够久。最后在期末考前的复习中觉得自己还是对卫生经济之类的提不起兴趣,立即买了营养+环卫职卫+配套练习册还有赵耐青白皮书,开始考研复习。
3、定考试科目(353/755/761)
4、定学硕专硕
三)参考资料获取:学长学姐购买、机构咨询、课程报名、自己看书整理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七月之前主攻流病+带看统计,流病背了五六遍,列出提纲+计算重点,每个章节都做了思维导图,这为我后期能够沉下心深挖统计+三大卫生+系统背社医砸下了深厚的基础。
七月初期末结束回到家,在学校找了个空白教室,搬到了空教室开始考研复习。早晨不起很早,6.30,七点半到教室,上午七点半到八点半背流病+三大卫生,八点半开始跟涛涛的强化视频课,十一点半食堂吃饭。
中午再回教室做一会儿统计,然后趴在桌子上睡觉。下午两点开始做英语真题,从2001年开始,先刷阅读,三年一个周期。然后六点左右吃完饭,运动半小时,一直到十点都是砸专业课。
先跟研习社的统计基础课,两天一节,然后做课后习题+看基础讲义,先上手了营养,全程跟公卫的基础课,没先看书,直接看基础讲义,然后把讲义上看不懂的化学反应和名词的书上的解释补充到讲义上,用大黄蜂题库刷了重点章节的选择题,每天早晨带背。
第一章非常重要,营养素我看了很久,真题会反复考察名解和选择。营养一轮看了二十天结束,然后加环卫。
环卫前七章+11,12章跟了视频课,其他就看讲义+书,主要是后来做真题的时候补充的,因为考的少而且都是选择。
职卫是返校后十天结束的,只看了1,2,11,12章节,后来跟红宝书背题。社医因为大三上学过,所以放了十一之前开始看,然后基础讲义刷了一遍,没跟课,然后一轮盲刷选择,后来就跟着红宝书系统的按照章节背。
基础阶段:
12月开始准备、资料收集
4月择校、定专业完成
巩固阶段:
7闭关复习(一轮复习)
冲刺阶段:
9~11月封闭式复习(二轮复习)
押题阶段:
11月~12月初(三轮复习)
12月初~考试(四轮复习)
作息安排:
(暑假安排)6:30起床吃早饭洗漱
(冲刺期安排)
7:30到教室开始背书
7:30—9:30背书(流病+三大卫生)
11:30学校食堂吃饭
12:00回教室做统计题目
1:00趴在桌子上睡觉
2:00开始做英语真题
5:30吃晚饭 运动半小时
6:30—10:00砸专业课
●关于复试时间线的小建议●
1、合理作息,动静结合,多运动
2、饮食注意荤素搭配,少吃油腻多吃水果,多喝水
3、注意效率,战线及时调整,复习后期可以适当延长时间
4、注意解压,多听音乐,适当给自己放假~
5、建立自信,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公共课、专业课复习建议
英语
(单词)从7月开始每天200个生词,七月八月一共只背了3000个(扣除熟悉的之后的量),把一眼能认出来的就直接过,不熟悉的反复背,尤其是阅读真题的例句。书籍:墨墨背单词
(阅读)2001年到2003年的跟了新东方赵楠楠老师的课,一周做三年的,每篇都整理生词+背阅读原文的例句,然后总结楠姐的做题技巧,按照题型整理,为后期按题型系统整理打下了基础。
2004年以后阅读错两个以上的阅读都听了唐叔的课。阅读一开始就要控制在15min左右,最多20min,快准狠的做题真的太重要了。书籍:唐迟团队课程+张建黄皮书
(翻译)一开始只刷阅读+翻译,盲翻也没跟课。自己对着黄皮书抠句子结构,看翻译技巧,翻译我是用的notability单独放了一个文档,从2001年到2020都是在笔记上写,错题标注,然后句子里生词直接写在句子下面,早晨起来反复背。书籍:张建黄皮书
(新题型、完形填空)十月中旬接着就上了小题,完形填空、新题型。跟了宋逸轩视频课。
在新题型做的差不多了以后,加入了完型。一开始盲做,大概错七个,后来把2001年开始的每个不认识的选项里的词汇全部整理在一个笔记上,后来的每年都在下面叠加整理搭配。10年以后的完型每篇最多错5个,基本在八九分。多背单词是王道。
(作文)
暑假带着看看,看到墨墨里面的好的例句就摘抄下来,好的短语句子每天都背,脑袋里形成印象。
九月开始正式写作文,买了四本作文书,黄皮书试卷讲解例文+王江涛+潘赟+刘晓燕+张剑黄皮书的作文书。
书籍:推荐黄皮书例文(真的写的非常好)!+潘赟+王江涛,刘晓燕不用买书,可以听视频课,张建黄皮作文书小作文模板还可以,大作文不靠谱。
我先听了刘晓燕的几节作文课,积累了一些结构和句子转化,常见的比如老年人年轻人,人们的高级表达,还有比喻句的万能句子,单独写一张纸,后期会很有用。
形容人的,形容事情的句子要分开记忆,小作文里面的推荐书和电影,推荐景区这种找一个能改成电影的书去背现成的,推荐景区就写怎么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放到文化类的大话题去背。总之要分门别类,自己要会总结。每天早晨6.00-7.00雷打不动背英语,单词+作文+翻译,每天背200生词一直到十一月,后面英语比较轻松了就压英语时间,主攻两个月专业课背诵。翻译,新题型,完型,阅读,只要出现了生词,请你一定背下来。
(套题模拟)新题型和完型在10到十一月中旬主攻,15年之后的套题分题型掐时间做。比如阅读四篇一小时限时,翻译25min,完型从一开始做就得10min,因为考试的时候作文和阅读可能会占用很长的时间,只能压完型的时间给作文和阅读,比如2021年的题目,阅读突然加大难度,作文构思也花了很久的时间,万一心态爆炸没有抓住规划的时间,性价比最低的完型一定要做的快且高分。16年的试卷就开始3h做套题,买答题卡练涂卡和作文,每周一套,一直到12月五号左右。因为最新的真题有很多导向,也不能太迟去做,留下时间可以整理生词和短语。
政治
政治没什么好的方法,就死记硬背。
书籍:一整套肖秀荣,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肖八肖四、形势与政策。
模拟卷:推荐所有的考研名师模拟来练手
(视频课一轮复习)七月初到家之后就开始了政治学习,还是以徐涛强化课为主,教材是徐涛的黄皮书+肖秀荣精讲精练。
顺序是先马原,再近代史,然后毛中特,最后三天看完思修这样。听一个课时做一个单选+多选。马原重理解,近代史是在背的基础上总结,涛涛课中让做的表格什么的务必跟着一起整,脑袋里会有印象的。十一月前都要主攻选择,不用背诵。
毛中特一定要学的细致,特别是习大大的思想,1000题好好记好好刷,记不得就编口诀。思修不必花功夫,听一遍课然后刷一遍1000题就行,后期多做模拟卷就有感觉了。
(时间安排)十月初结束了全部的听课,开始二刷1000题+快速过知识点,十一月初肖八出来之前就二刷结束了,习大大的思想刷了3遍,很多新提法要多记几次才有印象。
肖八出来之后就做肖八,两天一套,做一套背一套,把选择的每个选项的知识点都背了一遍。刷了徐涛的8套卷,腿姐的四套卷,徐涛的卷子有些太抠字眼,理科生思维,要求分层次,腿四总的来说还可以,比徐8有价值。还做了米3,和蒋5还有肖四,基本十一月到临考前每天至少一套,限定时间半小时练手。模拟卷里面,肖八的选择题错题务必每题都会,相关知识点全部掌握,肖四也是,腿姐也要重点复盘,徐涛的和其他人的主要看时政+马原,过一遍就行。
大题的话疯狂安利资料:研木易木子,按话题背诵,比如脱贫攻坚,创新,还有中美关系和抗疫,抗美援朝这几个板块。一定要整理自己的政治素材模板,比如党,比如中特制度,比如当年热点话题,然后把模板结构记住,素材往里套用,基本就没问题了。
专业课
(总体时间安排)专业课的话,就大概分四轮。
一轮是基础知识,整个的过一遍,跟视频课,然后做选择题。
二轮在十月开始,十一月结束,二轮非常重要,一定要把知识成体系的去背。
(卫生统计)统计要整理出方法的全过程,尤其是各种资料,和方法的前提条件,还有很多比如百分位数的定义,率的抽烟误差这种,一定要多看几遍彻底弄明白。一定要多做真题和赵耐青书后习题还有一个已经停产的赵耐青习题,我还多做了一本华西的卫生统计学的李什么老师的第三版选择题,题目不难。大题在做的时候要先明白资料类型,一定要写对资料名称,然后各种检验方法都要写对名字。总的来说难度一般,名解很基础和常见。
(流行病)多注意计算题,选择比较基础,都是题库里的,大差不差。名解一定要关注英文名解,其他的很常见,名解要当简答背,尽可能全面。流病我是自己整理了背诵提纲,然后对着书加提纲背的。流统最好还是以书本为主,多背多看,吃透真题。
三大卫生的话,我是七月营养,八月环卫,九月职卫+社医。三大和社医的一轮都是看书+基础讲义+刷选择,二轮是画提纲,背书,三轮是直接书+真题,把名解当简答题背。多关注大标题下的内容,不要只背小题,学会总结,今年的专业课真的很灵活。
(十年真题)我真题大概做了三遍。第一遍直接做,第二遍把2010-2020每年的选择知识点都写在了旁边,不会写的就翻书抄旁边,然后早晨背诵。后来熟练了也会发现有些知识点反复考察,就会默写相关的知识点。第三遍的时候,就把知识点画在课本的目录上,最后还是要回归课本。
其他建议
考研必胜法宝:心态意志:60% 身体状况:20% 资料收集:20%
心态篇:
心态三天一小崩,五天一大崩是真的。一定要沉住气,排除外界的干扰。微博啊,淘宝啊,朋友圈,QQ空间啥的都先放一放吧!
六门专业课五本新书,医学狗,六门专业课期末考,四个月没回家,早晨五点四十起床晚上十一点回宿舍,学到高血压和发烧。我当然知道努力也不一定能考上,但是努力的意义就在于我不服输。我要对得起我自己,就算什么都没有我也会觉得自己牛逼。
动摇过,回想自己报名的那一刻会觉得恍惚且大胆。花了一晚上没自习,想明白了自己如果考不上能干什么。我什么都干不了,错过了秋招和编制考试,没有选择公务员,要回家乡工作,和男朋友分手,一无所有。我是自由的一无所有的劳动力。
没有退路了,只能拼命往前跑。但是幸好从没有想过放弃。
看不懂的时候就使劲咬嘴唇,告诉自己咬咬牙坚持到底,实在不行就出去跑步,站在湖边哭一场。把目标学校写在床的顶上,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
困,累,在自习室站着看书,吃过风油精,喝过很多咖啡。因为背书声音大,只能去很冷的走廊裹着被子背书。阴森森的走廊,大大的影子。看着自己每天邋里邋遢的会难过想哭。最不值钱的就是眼泪。
最后一个月身体到了极致,被迫早睡晚起,六点十五起床,十一点回宿舍,躺床上看一集老友记再睡觉简直太幸福了,也正是刷了三遍的老友记,才能让我在12月的六级里裸考听力只错了一个还是两个。
感谢一路上的零食和大家的鼓励,感谢默默付出的爸爸妈妈和猪哥。收获了好姐妹和研友,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朋友。
这是一场考验人性的考试。最该感谢地是我自己。
在我开始的第一天,我看过一个励志视频,里面的老师说,希望你以后回忆起来这段日子,不要只有遗憾。
这句话同样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