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警惕优势变劣势

2023-06-12 15:41 作者:PineBon  | 我要投稿

瞭望智库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推动霸权走向兴盛的那些因素也同时为其衰落埋下种子。 对于一个成功的政权或者霸权来说,其兴盛总能找到原因,这些原因带来的优势使其成功。但是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主客观条件会随之产生一系变化,原先的成功经验不见得能够维持优势。 这时候,求变才是正确的选择,然而,古往今来无数的例子证明,“求变”这一步往往是最难迈出的。迈不出这一步,恰恰就是滑向衰落或灭亡的第一步。可以分三种情况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种情况,客观现实的变化导致原有的优势变成劣势,可是却来不及变或没意识到要变。比如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的速亡。战国时期之后,建立起一套“战时体制”,政治上强化王权,经济上军事上厚赏重罚,文化上抑儒弱民。这套体制下,秦成为战国七雄的第一强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 由于这套办法太成功,秦国统治者意识不到应该调整。他们像以往一样穷尽民力,导致民怨沸腾。同时,统一之后,秦国从小国变大国,一切靠行政手段推行的战时体制在此时无法保持持续高效,秦的体制效率开始变低,不能顺利推行,原本的优势变成了劣势。 于是,始皇帝一死,就发生了农民起义,最终众多反秦势力掀起滔天巨浪,推翻了秦政权。战时体制,反倒成了秦国灭亡的伏笔。 第二种情况,对成功经验的迷信导致不能与时俱进,故步自封。这是统治者不想变。例如西周的衰落。 分封是周王朝兴盛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分封诸侯,周王朝得到贵族的支持,周文化得以传播,殷商的遗族被成功压制住。 但到了时代,王室的力量有所下降。如果从维系政权的角度看,这时候应该采取加强王室力量的方针,不能再放任贵族诸侯势力继续上升。 但是周宣王继续在首都周边分封诸侯,削弱王室实力。被周宣王分封的申国,引犬戎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造成西周灭亡。被宣王分封的郑国,在东周初年迅速强大,一箭射中肩膀,造成周王室的权威大大下降,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周宣王迷信成功经验的分封行为,加速了周王室的衰落。 第三种情况,被既得利益集团裹挟,无法调整,想变而不能变。例如唐中后期的唐代败坏之后,边兵越来越重要,最终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使唐的国势一落千丈,就是藩镇割据的恶果。 安史之乱形势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很清楚藩镇的危害,但是始终不能扭转局面。一方面朝廷的力量已经削弱;另一方面叛军的将领并没有完全被清算,仍然长期割据,一直到唐朝灭亡也没有重归朝廷管辖。虽然比较有作为,能够暂时压住藩镇,但是其他皇帝并没有这么强的能力。而各地的节度使也会入朝当宰相,互相争斗,形成党争的局面,进一步削弱中央。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唐朝直到灭亡也没能扭转局势。 在现实中,我们也常常能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优秀的公司或者个人,在没有成功之前,因为自身的某些特长或优势日积月累而逐渐成功,成功之后,这些特长或优势却成了其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比如我们看历史上许多作家和艺术家,在没有成名之前,都非常努力的使自己的作品风格鲜明,以便形成鲜明的辨识度。但在成名之后,这种“风格”往往成为作家和艺术家的自我限制,导致无法创作出比以前更有高度的作品。很多企业,往往也是如此。这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进行自我调整。才会避免本文揭示的历史规律。 成功经验,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有一天也许会变成失败的导火索

警惕优势变劣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