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好的每一天 ~不连续存在~

2021-12-11 19:01 作者:ZoRaX  | 我要投稿

历时一周,打完了狂气、电波的素晴日,想像樱之诗一样按章节顺序谈谈感受。首先,仍然以扶她自的掉书袋开头吧。

我们的情人,不过是随便借个名字,用幻想吹出来的肥皂泡。

把信拿去吧,你可以使假戏成真。

我本来是无病呻吟,漫无目的地吐露爱情...

现在这些漂泊不定的鸟儿有地方栖息了。

你可以从信中看出来——拿去吧!

-–由于不是出自真心,话就说得格外好听!

拿去吧,就这么办!

今日我便要飞往那洁白的月世界……

即使不借助什么机器,我也能一跃而就。

没错……只有那个月之世界……才是为我而造的天堂……

——罗斯丹 《西哈诺·德·贝热拉克》

Chapter 0: Down the rabbit hole

序章讲述了女主人公“水上由岐”及其他三位女角色度过的美好日常,以及被“螺旋马太”成功带来这里的高岛柘榴指引,回到外在世界的故事。

序章起了非常精妙的作用,由岐飒爽大方的性格和三位女角色的幸福美好日常,让人游玩时保持着期待与希望,一部分玩家得以不至于被后面的种种电波雷到彻底劝退。同时也柘榴这个电波少女许多意义不明的话,抛出了本作涉及到的不少概念:空气力学,寻找天空的终焉和启示,终之空...许多意义不明的概念,给了玩家一个初步思考它们的机会。

本篇章最核心的角色应该是高岛柘榴。本章她很多意义不明的话语,要在第五、六章结束后才能理解。看到了多起自杀的事实过程,才能理解柘榴发短信、扔下玩偶的意义。理解了由岐现在的精神状态,才能理解柘榴所说的内在世界、外在世界,她即世界的少女是谁,以及她所说的“没有容器”的意义。看到第六章的向日葵,才能理解最后走出的白色(内心)世界前的内心独白。

这里也有一个疑问,这里世界的柘榴看到的人的外形是间宫卓司,还是由岐。从终之空2结局来看,世界上只有由岐一个灵魂,柘榴的一系列行为很有可能是由岐灵魂对于现实的认知。考虑到这是内在世界,也是由岐作为女性人格最没有违和感的世界,由岐的主观上经历也是连续、完整的,感觉柘榴看到的理应是由岐。后来求证了一下,发现柘榴说她喜欢的人改变了外表,果然看到的还是由岐吧。

作为序章,令人感觉精巧又觉得遗憾。如果记忆比较不错,每个伏线被回收时,都会有碎片被放置完好的满足感。回忆第三章TE柘榴的悲惨遭遇,她和由岐再次经历的日常是何等幸福、感人,以及她所追求的赎罪的意义。

我所追求的赎罪,只会让您变得痛苦

若是放弃赎罪,您反而会得到幸福,您就可以在这美好的每一天中生活下去

可是,我的赎罪,会夺走这一切

可是,柘榴的故事同样到达第三章就告一段落。我总觉得在最后几章,柘榴的缺席是不小的遗憾,她是事件的关键一环,也让人希望看到序章的柘榴再一次在某个地方带来指引。无论如何,序章仍然算是精彩的一章,最后的银河列车以梦幻的方式结束,也指引着玩家走出内心世界,去知晓外在世界的真相。

Chapter 1: Down the rabbit hole

第一章仍然以女主人公“水上由岐”视角,讲述了她初次见证了从七月十二到七月二十这九天,一系列错综复杂、黑暗鬼畜的真实事件的冰山一角。

从序章和第一章,对水上由岐这个角色已经有了完整立体的塑造。在楼顶上穿着轻飘飘的衣服,抽着 Never Knows Best 的好女人,给人一种外表是可爱的女孩子,内心更像成熟的男孩子的感觉。在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的独自调查,给人理性、冷静的感觉。从和若摫姐妹的对话,也可以看得出这个世界的由岐有着比较稳定的自我认知和现实矫正。理性的她把间宫卓司的所造成的客观事实过程推理再现出来,让观众能在第一章就理解整场悲剧的事实过程。

信息量最少,观察视角最单一的“由岐”也只能做一系列事件的旁观者。因此,本章难以理解由岐看到的黑影本体,也不足以察觉到中间许多记忆模糊的过程和认知偏差。不在自己家找到了柘榴的手机其实是较强的暗示,毕竟自宅难以突破,当时大胆假设自己和间宫卓司其实是一个人,自己其实精神分裂,那很多事情还是说得通的。不过开头柘榴的谜语人,以及事件本身初显电波、鬼畜的恐怖感也会相当程度的干扰这样的理性假设。

开头在电车上,一个是否去买CD的决策,是决定进入序章和第一章的分支。现在回忆,应该是一种自我认知上的细小偏差。毕竟确实去买了CD,到后面也才会有发现买错CD的疑问。序章和第一章都可以理解为,“水上由岐”对于现在所认知的世界的不断解构。不过序章的解构是温和美好的,第一章的解构则是压抑而残酷的。

Chapter 2: It's my own invention

第二章讲述了遭受校园欺凌的男主人公间宫卓司成为救世主,带领上百人集体自杀的故事。这是一场复仇,也是一场悲剧。

说起第二章,应该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玩家印象最深刻的篇章,电波、狂气的评价也大多归功于此章节吧。疯狂的文本映衬着男主人公疯狂的内心,和他所看见的疯狂的世界。生命、伦理、道德被这群人的疯狂践踏的完全不剩。各位在各种里番里看到的猎奇桥段,这一章更是丰富多彩的来了个遍,也占据了hscene全收集的半壁江山。种种折磨让我不禁认识到 ctrl 是 galgame 的一大伟大发明。总的来说,就是疯狂,视觉上、认知上、思想上、行为上、伦理上,各种意义上一起发疯了,扶她自对于终之空的猎奇执念属实届到了。诸多猎奇情节,这里也就不细说了。

黑暗残酷的校园欺凌,这是日本作品不缺乏的话题,但缺乏的往往是力度和深度,因此关于这方面的佳作不多。素晴日的力度起码是非常大的,甚至过猛。比起反思、原谅,素晴日的间宫卓司选择了非常偏激的手段:复仇。这是一场闹剧,弱小的他觉醒成了恐怖的人,策划了如此可怕的宗教自杀,让诸多“强大”的欺凌者代价惨重。又是一场悲剧,无论做什么,大概在间宫卓司的内心永远只会留下痛苦和疯狂。

本篇章的叙述也很精彩。重复、鬼畜的感觉,大量的意识表现,以及间宫卓司本身的弱气男声线,我不少次联想到 eva 对切嗣的刻画风格。分支结局也颇有克苏鲁的意味,沉浸幻想,看到了超乎常人的世界,令人发疯。保持清醒,也让他回归现实,即使无知,依然幸福的死去。

其实,间宫卓司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回想他的一生充满悲剧,他是背叛者和偷情者的孩子,他从小被灌输洗脑,他的出生从某种意义来说只是母亲的工具。在七年前,他又失去了自己的母亲。这个孩子到最后觉醒的救世主,也不过是一系列欺凌下积压爆发的疯狂。可以说,他本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本篇最大的高光时刻,大概就是HE和希实香度过的时光。因为复仇这一共同目的联手的两人有相似之处:同样被欺凌,也同样软弱,也同样疯狂的无可救药。在楼顶嗑药幻想精神世界的自由那段,那种超越肉体,精神上的极度自由喜悦让人动容。和希实香共同下落的那一刻让人印象深刻,在人生的最后一刻,间宫卓司这个人终于活出了自我。

Chapter 3: Looking-glass insects

第三章以间宫卓司外的旁观者之一——高岛柘榴为视角,讲述了她的经历和她所看到的世界。

这一篇章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章。首先,对于高岛柘榴的认知完全清晰了,我们发现之前不明所以的电波少女,其实只是个单纯温柔的女孩子、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软弱疯狂的可怜人。她的自杀并非是任何有组织的谋划,只是她的精神失常导致的偏激后果。不过,如音无彩名所说,这是偶然,还是必然,人是无法正确判断的。另外,这也是第一次从间宫卓司外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结合前面两章的片段很容易发现三位一体的真相,这也是玩家第一次最容易明白本作的视觉陷阱的地方。从主旨上,本篇章截然不同的两个结局,也让我们对“美好的每一天”有了新的理解。这一篇章同样是恶趣味的,你大可以选择和希实香百年好合,迎来美好的每一天,和这个游戏永远说再见。但不经历残酷的真相和令人恶心的校园欺凌桥段,你也别想看到下一个篇章的故事。

本作的掉书袋故事为《镜之国的爱丽丝》和《西哈诺·德·贝热拉克》。两部作品在序章就已经都出场过了,柘榴分别在第一次扔下布偶,以及第一次在学校天台提及。两部作品也给了非常明显的暗示,即所处世界可能存在镜像,所面对的人格可能存在多重。以及最后皆守人格提到的三位一体,应该是最明显的暗示。

玩过这一章,不由得就非常懂柘榴的心理了,楼顶上那个由岐人格的间宫实在是太撩了。这里复盘序章由岐和柘榴的故事,更是各种意难平。也非常遗憾,除了本章的HE,素晴日最终也没有给柘榴一个更美好的结局。

Chapter 4: Jabberwocky

第四章第一次以间宫卓司体内的一个有自我认知的人格——悠木皆守为视角,讲述了这位英雄为妹妹羽咲战斗的故事。

这一章进入间宫卓司真正的内心世界来剖析故事。仔细想想,虽然多个人格听上去很恐怖,但故事里由岐、皆守和羽咲三人组的日常其实也非常热闹温暖。这一章是一个知道三位一体这一真相的人格,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故事的大多真相,也初次理解了羽咲和皆守两个人物,也知道三人组之间有着独特的感情,可能有着更深层次的羁绊。这一章节最终会出现三个选项,对应最终章的三个结局,大概是对应皆守心态的不同吧。从皆守的视角,我们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不连续存在”的世界。

另外,本章最感动,也是本作最感动的画面,是由岐背后保住皆守的样子。从篇章本身来看,由岐 已经超出人格外,一个活生生的另一个人。从整个故事看,这是已经死去的过去伙伴、爱人的指引。换个角度看,这也许是皆守个人的谅解和自我唤醒,这是他从和卓司的“战斗”中解脱出来,从过去的自我悔悟中振作起来,选择迎接未来的心理斗争吧。从枕社(KeroQ)来看,无论是夏目蓝,还是水上由岐,总有一位知晓一切的人守护着我们的回归之处。

Chapter 5: Which dreamed it

第五章和第四章的故事情节基本一致,不过是以羽咲作为视角展开。作为镜的本体,羽咲的章节回收了第一章、第二章所有若摫姐妹的伏笔。也揭示了故事最后一个视觉欺骗,即间宫卓司真正的身份。不过我把第四章就有的吐槽留到了第五章,这个木村到底何许人也啊。为什么一个完全不问出处的路人可以知道这么多的真相啊。

这一章也提及了关于音无彩名的本体,是克苏鲁神话对于外神犹格·索托斯的描述。

我为门,既为门亦为键

全为一,一为全之物

原初的话语的外在表现

外在的理智

Chapter 6: Jabberwocky Ⅱ

第六章,也是故事的终章,交代了由岐、皆守和羽咲三人的过去和未来。

本章交代了英雄约定的出处,向日葵和坡道背后的故事,以及七年前事情的经过和真相。把三人组的羁绊作为终章,总觉得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后完结的是这样的仓促,令人意犹未尽。美好的每一天,哥哥与妹妹继续前行,终于迎来幸福。坡道的向日葵,三人回到约定之地,继续上演聊斋的故事。终之空,我们终于和音无彩名这一怪胎重新对话,世界只有一个灵魂的假设,让这游戏有了一丝 metagame 的意味。最后一篇,借游戏中由岐的遗言(笑),也就是她引用维特根斯坦的话结尾吧

任何人都不知道死亡,因为不存在体验过死亡的人

死仅仅是想象,无论过了多久,都无法经历

人不知道死亡。尽管如此,人类还是认识了死亡,因此才意识到,自己已沉溺在幸福之中

所谓绝望,是给予沉溺在幸福之中的人类的特权

正因如此,人类才拥有了语言,感受到了天空之美,想要改造这个世界

美、语言,以及希望,依靠这三种力量,人类得到了美好的每一天

人啊,幸福吧

不沉溺在幸福之中,也不对世界感到绝望

只是幸福地活下去

结语

说起素晴日,果然还是想和樱之诗一起谈谈,两部作品各有千秋。

素晴日有很多精彩的地方。素晴日的描述时而疯狂电波,又带着哲学作品带来的严肃感。如果樱之诗以直哉和他所创作的作品这段故事表现出主旨,即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那么素晴日的主旨给人感觉并没有那么突出明确。(对于哲学我不了解)我所认为的是,素晴日讨论的是对于自我的认知,以及对于世界的认知(好像也是哲学家们的老生常谈了)。我们何以得知真正的自我,我们所在的世界是如何的。不看哲学上来说,素晴日为角色视角转换这一游戏元素赋予了意义,通过这样的游戏手段和叙事方式,我们得到了对于上面问题的一个思考认知环境。扶她自自己认为这部作品是一个梯子,大概就是因为他想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段故事,来起到这种效果吧。

两者也有相似之处,即都是通过章节展开的 galgame,但素晴日在这一点上更贴近。樱之诗的篇章是各位女主的个人线,讲述了她们与男主人公直哉的故事交集,从而拼凑出直哉的碎片。更像是加了剧情锁的单章节多选项游戏。而素晴日是更凝练的故事,大篇幅是仅仅十多天内故事不同视角的切换。其选章界面的碎片设计也比樱之诗简陋的章节选项精心的多,寓意丰富,让人思考为什么樱之诗在这里没有延续下去呢。另外,好的人物塑造和画风也是真的重要。除了男主人公,本作的女主角们的个人魅力也都十分强大。如果枕社有 IF 线,草薙直哉和水上由岐的碰撞应该是很有趣的事情。

樱之诗中可以看到从素晴日的很多进步,画面的进步,以及到了樱之诗一个篇章一个独特ed的豪华。樱之诗的结局更加完整,在回忆和未来的平衡得出了更完美的故事。比起终之空,素晴日又人性化了不少,不再是个电波狂气超过故事的空壳作。不过,素晴日这一点让人太遗憾了,比起前三章的惊喜,我个人总觉得有草草收尾之感。故事在进行下去,但没有继续拓宽,收束成一个英雄拯救妹妹的凡人故事,也缺乏预期中超凡的描写。皆守和妹妹的感情线让人觉得略显牵强。最后母亲的结局让人略感敷衍。以及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谜之路人记者木村莫名其妙的知道了很多真相,还是以一个不立体的形象参与了结局的哲学讨论。音无彩名这个谜一样的生物,到最后也仍然说着她最喜华的谜语。槽点虽多,但整体来说,这是一个完好的故事,一个愿意让人沉浸玩下去的故事。一个形式、故事和思想上都相当有突破的 galgame。

无论是素晴日、樱之诗,都可以说真的很像通向月亮的梯子。无论是肥皂泡吹出来的恋人,还是因果交流电灯,看到扶她自传统的掉书袋总让我们迷惑,但是看完整段故事,我们确实知道,作者用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故事,给出了一个我们去理解的平台。看完这段故事,就会产生 “果然是一段不错的话啊” 这样的感觉。这段故事并非无聊的说教,或如素晴日般狂气电波,或如樱之诗般浪漫忘我,都是带着美的故事。大概只是满足宅男幻想的小品,可这就是我能看的故事,也是我能喜欢的故事吧。

继素晴日、樱之诗之后,更加期待樱之刻能带来什么样的故事,也期待扶她自能带给观众与前作不一样的思考。


美好的每一天 ~不连续存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