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车评】影豹
首先声明,我不是车评人,也不是从业人员,不靠这个赚钱。【万字车评】是我记录自己试车体验用来留底的内容。

影豹也是网红车,广汽自主1.5T发动机125kw,7速双离合变速箱,前麦弗逊后4连杆悬挂,佳通225轮胎,传统轿车车身。
这个车官方的定位是运动车,外观也很战斗,车内用了不少碳纤维饰条,仪表在几个模式下都有突出转速的运动化显示,给了包括Sport+在内的5个驾驶模式,在Sport+模式下还可以在中控里显示涡轮压力、机油油温等参数。
但是这台车不论是动力还是底盘,都是不足以支撑起运动车的身份的。
发动机、变速箱、动力:
这个车用了一个自主的1.5T发动机,掀起机盖可以看出一股本田风,没有发动机罩,水冷中冷上印着突兀的蓝色“炬浪动力”四个字,非常地有改装味。

上面说了,这个车有5个驾驶模式,分别为ECO、COMFORT、SPORT、SPORT+、DIY。
拿日常用起来比较舒服的ECO和COMFORT模式来说,这个车的发动机基础排量小,涡轮迟滞大,低转速没劲,高转速涡轮起压慢。
因为双离合变速箱本身就有“硬碰硬”的特性,这个车上这台双离合变速箱降档又比较慢,甚至有时候不愿意降档。这就出现了很多时候轻踩油门在变速箱没有降档之前,涡轮不起压,加速性能疲弱,动力出不来。而继续深踩油门,变速箱一旦降档,车子会在经历一个较大的涡轮延迟之后“倾泻出”大得多的动力。就好像发动机和变速箱各自为政,发动机只看油门深度决定节气门开度,而不管变速箱档位的感觉。这就导致了这台车在这两个模式下油门深度对应的动力不线性,不容易开平顺。
而且这个车有轻微的“收了油门之后车继续往前窜”的感觉。有时候中低速大脚油门加速时,档位降下去之后涡轮还没起压还会导致“发动机把车往后拽”的感觉。
综上,这个车涡轮延迟大,油门对应动力不线性,油门脚感并不好。
以上ECO和COMFORT这两个模式区别本身不大,COMFORT略微爱降档一点。
而SPORT和SPORT+这两个模式,SPORT是偏日常一点的运动模式,稳态下巡航档位基本和COMFORT相同,就是可能双离合会工作在“优先往下降档”的模式,所以降档会比较快。SPORT+模式下会比其他模式低1-2个档位,车机会显示机油压力、涡轮压力等5个表。这两个模式下,降档是快了,但是涡轮迟滞依然存在,又因为这台车本身动力一般,所以油门后段阳痿感严重,也不是很好用的模式。
总得来说,我觉得小排量涡轮+双离合的组合,因为这俩的特性,多多少少有点脚感问题,小排量涡轮配CVT可能更好。
要我说,这种动力不是很好的车,一个普通一个运动两个模式足矣,根本没必要弄那么多模式。
除此之外,“DIY”模式提供了不少可调的选项,做得还算不错。

这个车的变速箱是7速的,在7挡120巡航时转速大概2200转,比较合适。如果用SPORT+模式大概这时转速会在3000多转。
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这台车的变速箱有neutral control,刹停之后没有异常震动。起步性能良好,蠕行好控制,不会出现大众干双那种一点刹车就停,一松刹车又蹿的情况,烂路停车好停。日常平稳驾驶时变档也够平顺。
另外,这个车油耗不太高,在有红绿灯但比较顺畅的国道行驶大概6.5-7个油。更好地路况比较省油地开
底盘、减震、NVH:

这个车用了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的配置,属于不那么咸鱼的小轿车标配。
刚开上这个车的时候,会觉得这个车的悬挂是比较偏运动,但是足够“厚实”的。减震比较硬,路感比较清晰,虽然是扁平比45的轮胎,但是经过沟沟坎坎的时候不会太过生硬,在减震行程内能较好地缓解中小震动。
但是尽管减震硬,但是这个车方向响应奇差无比。高速时给一个方向输入,首先车头会不情愿地往要去的方向蠕动,然后伴随着侧倾开始建立,车尾会开始向外摆,这样车头会继续往朝向转向输入的方向指。这时这个车就会有一种“甩尾感”,或者说有后轮转向的感觉,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种感觉很运动。但是实际上,在连续输入左右转向的时候,假如当第一次左转时车尾向右“甩”的动态还没到底时,如果输入第二次向右的转向,这个时候车头的指向会非常奇怪,甚至如果频率合适,还有引起“共振”,导致失控的倾向。
虽然这个车是三厢轿车,但是车身刚性似乎不太好,斜向通过斜坡时车门密封条有轻微的两块橡胶相互扭动的吱吱声,高速上隔音也比较差,车后部“空腔感”严重。
其他方面,因为是轿车,绝对的侧倾和刹车点头都不算太严重。
方向手感、刹车脚感、驾驶相关的其他手感:
这个车的方向跟随驾驶模式有三种模式,分别是轻盈、舒缓和运动。“轻盈”模式下方向比较轻,低速下回正力随角度改变较小,速度快起来就正常了。“舒缓”和“运动”下方向越来越重,特别是“运动”模式下开起来很像E90那种老学校液压助力车。三个模式差别足够明显,且阻尼和回正力匹配舒适,这点做得非常不错。我觉得城市驾驶用“轻盈”,高速驾驶用“舒缓”比较舒服。
这个车的刹车也非常不错,制动力、回馈力和行程三者关系线性,既容易刹得平顺,关键时刻也能站得住。有信心。非常不错。
有一点需要注意,这个车的档把运动阻力较小,如果像我一样喜欢把手搭在档把上的人,容易在刹车时误切入N档。
以上动力和底盘的感觉很像一辆动力更好,减震更硬的老款PQ平台的朗逸。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不比绝对动力,这个车的运动性不如TNGA雷凌双擎。
内饰、车机、座椅、空间:

这个车的内饰在10几万的小车里还是相当不错的。

除了用了很多的碳纤维饰条以外,这个车的内饰经常摸到的地方都是软包的。内饰件手感扎实, 不会因为正常使用发出那种松垮的吱吱声(过坎时车架刚性导致的除外),大部分功能按键位置合理,活动件和按钮手感不差。唯一的不足是空调出风口调节方向的拨杆手感略显生涩,算一个小缺憾。总得来说内饰很不错。

这个车的仪表提供了几种显示模式,总得来说都是突出了转速的比较运动的模式,作为一个不大的屏幕,显示内容足够丰富,各个功能分区搭配也比较合理。
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个车在按下方向盘上“view”按键切换仪表风格时,都会执行扫表的过场动画,加载也有延迟,行驶中切换或误触的话会影响驾驶员读数。


车机屏幕不大,但是各项功能还算好用,常用功能诸如空调的调节比较直观。但是左上角的返回键和左下角调出空调的按键略小,有时候不好操作。

这个车的空间就是正常国产A级车的水平,前排调到我舒适的位置后后排空间还能不太难受地坐人。因为是低配车,前排座椅调度比较少。后排坐垫长度尚可但是坐垫略低。总得来说空间没啥特别引起我注意的地方。后备箱同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车的衣帽架不知道为什么,在高位刹车灯处高出一大块,导致后部视野跟其他轿车比不太好,需要注意。
其他方面:
这个车的自动空调控温好像不是很好,总是最大风量,不知道是我调的问题还是车就这样。
这个车有模拟声浪,在除了ECO的其他模式下,车内都有喇叭模拟出来的浑厚声浪,甚至有时候觉得会有“耳压”。这套模拟声浪大多数的时候效果都还算不错。但是发动机高转速大功率输出时,1.5T小排量发动机尖锐的噪音会传进车舱,这个时候就会显得比较出戏了。单论发动机本身的声音,这个车还不如三缸奇骏。
此外,这个车的ACC控速没有那么准确,不知道是否是老旧燃油车的共性。并且如网上所说,D档Autohold刹停时,按下巡航键,车子会启动,这可能是一个危险的点。
总结、购买建议:
这辆车宣发时碰瓷了运动,给了运动的外观、运动的车机、运动的内饰、运动的模拟声浪,以及“运动”的黄色卡钳罩,悬挂也比较硬。但是油门脚感不好,方向响应差。尽管刹车和方向盘手感不错,但是总得来说这个车不是一个合格的运动车。
但是这个车油耗不算高,绝对动力不差,内饰做工精良,车机易用性中上,尺寸也不小,考虑到低廉的价格,卖12万左右还是有一定的性价比,总得来说,喜欢的话可以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