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宏观经济基础(三)——收入—支出模型

2023-11-23 11:33 作者:云极金融学院  | 我要投稿

之前介绍了一些GDP及GDP的核算方法,详情请见《宏观经济基础知识》、《【干货】宏观经济指标核算方法》,本文旨在介绍收入—支出模型。   (本期全文可免费在云极app里观看)

  在介绍收入—支出模型前,先来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均衡产出:

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被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  

(图1)

(B为均衡点,IU表示非意愿存货投资,x代表支出(需求),y代表收入)

上图结合均衡产出概念可见,要增加均衡产出,关键是要

增加总需求

,因为均衡产出水平决定于总需求或者总支出水平。

 

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实际发生的投资始终等于储蓄。

 

消费是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

,由于经济均衡的条件是:

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储蓄量的大小并不好判断,我们一般先找出消费量的大小,从国民收入中减去消费量大小,从而得出储蓄量,那消费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在生活中,影响消费量的因素很多,比如家庭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情况、消费者偏好、生活习惯等等。凯恩斯认为在众多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

家庭收入

关于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有一条基本心理规律: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随着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率会下降

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一般被称为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都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边际消费倾向,而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斜率,则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但平均消费倾向则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因为消费可能大于、等于、小于收入。

 

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Ps:引致消费(induced consumption),自发消费的对称,指消费中由内生变量所引起的消费。总消费中由国民收入变动而引起的一部分消费就是引致消费。)

 

所谓储蓄就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随着消费会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储蓄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增的。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斜率,是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2、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成的射线的斜率总是小于储蓄曲线上该点的斜率。

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中只要有一个确立,另一个就随之确立。

 

 

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并不是简单加总,需要考虑一些限制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国民收入分配

2、政府税收政策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

 

 

1、利率

当利率提高时,人们认为减少目前消费、增加将来消费比较有利,从而引发储蓄行为,利率提高使储蓄增加是

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

另一方面,利率提高使人们将来的利息收入增加,会使他们认为自己将会富有,以致增加目前消费,可能反而减少储蓄,这种储蓄的减少是

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就低收入者而言,利率提高,主要会发生替代效应,故利率提高会增加储蓄,就高收入者而言,则相反。

 

利率的提升会发生正负相反的效果,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

 

2、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指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过实际收入改变而影响消费。货币收入不变时,若物价上升,实际收入下降,若消费者要保持原有生活消费水平,则消费倾向就会提高,反之,物价下跌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

 

若物价与货币收入以相同比例提高,实际收入不变,照理不会影响消费,但假如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忽略了物价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平均消费倾向也会山上升,即消费者存在“货币幻觉”。

 

Ps:(实际收入,英文为real income,是名义收入的购买力。实际收入包括了货币收入、权益受让等。

货币收入(Money income)根据主体的不同,货币收入有两层含义。

对于个人来说,货币收入是指纳税人转让房地产而取得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国库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

 

对于企业来说,货币收入是指企业以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收入,具体包括现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3、收入分配

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小,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大,因此,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平均,全国性平均消费倾向就会越大,而收入分配越是不平均,全国性平均消费倾向就会越小。

 

4、社会保障制度

通常来说,社会保障制度越是完善,居民越是敢于消费。

 

宏观经济基础(三)——收入—支出模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