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的军阀独裁者阿明为什么要与“东非解放军”开战?
1978年10月30日,乌干达的军阀独裁者阿明主动挑起了与坦桑尼亚的“乌坦战争”,结果反被坦桑尼亚占领首都坎帕拉。阿明被坦桑尼亚与国内反阿明势力联合推翻,还让利比亚的卡扎菲损失惨重。

众所周知,坦桑尼亚独立后不久便与东方大国在包括军事的很多领域之内展开密切合作,坦桑尼亚军队也被视为非洲战斗力较强的“东非解放军”。那么乌干达的阿明为什么要与“东非解放军”开战呢?

作为彼此相邻的国家,乌干达与坦桑尼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度关系密切,两国与肯尼亚联合组成了东非共同市场。乌干达国父米尔顿·奥博特与坦桑尼亚国父朱利叶斯·坎巴拉吉·尼雷尔也是好朋友。

然而阿明在1971年发动政变推翻了时任总统奥博特,成为乌干达的独裁者,奥博特则流亡到了坦桑尼亚。于是乌干达与坦桑尼亚的关系迅速恶化,阿明更视坦桑尼亚为其独裁统治的最大外部威胁。

到了1978年,在阿明独裁统治下的乌干达经济濒临崩溃,国内矛盾迅速激化,这些都严重威胁到阿明的独裁统治。于是阿明玩起了很多政客都会的把戏,试图通过对坦桑尼亚开战来转移国内矛盾。

阿明敢对坦桑尼亚开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第一是收留了奥博特的坦桑尼亚本就是阿明的眼中钉,乌干达很多反对阿明的正义行动背后都有坦桑尼亚的影子,阿明早想除掉坦桑尼亚这个外部威胁了。

第二是与经济濒临崩溃的乌干达相比,坦桑尼亚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不错,尤其是通过出口矿石赚了不少钱。正因如此,阿明觉得侵略坦桑尼亚有很大赚头,能掠夺对方的资源财富来缓解经济危局。

第三是阿明虽然对国内的治理一塌糊涂,但在国际却大出风头,甚至在1975年当选非洲统一组织主席,以卡扎菲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也支持阿明。与之相比,拥有铁路的坦桑尼亚好像没什么盟友。

第四是身为军阀的阿明上台后重视发展军队。乌干达军队当时在非洲算是纸面实力上的军事强国。再加上乌干达是偷袭,阿明对本国军队充满信心,却没有发现坦军身上时不时散发的东方神秘力量。

综上所述,阿明自信满满地发动对坦桑尼亚的战争,甚至一度占据优势。可是当坦桑尼亚真的还手后,乌干达便是一败涂地。而除了脑子不好的“卡大佐”外,阿明的所谓盟友没有一个支持乌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