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前同人】华夏指挥官的非洲作战日记(4)回忆

在睡梦中,指挥官好像听到了一阵笑声,很奇怪,很凄厉的笑声,忽远忽近,在他的四周徘徊。
指挥官一直处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中,他能听到近在咫尺的怪笑声,但极度的疲劳却让他不想理会,但不知为什么,怪笑声停止了之后,指挥官却一阵心悸,从昏睡中猛然醒了过来。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在睡得正香时,突然一个激灵就醒了过来,虽然什么都没有发生,而指挥官就是这样,只不过当指挥官一下惊醒之后,却愕然发现他面前起码有四五双散发着绿光的眼睛在盯着他,而就在他的跟前,站着一只ELID。
指挥官惊醒了之后,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恶梦,不过只是愣怔了一刹那之后,指挥官就想了起来,他现在可不是在家里的床上睡觉,他现在是孤身一人在非洲的草原上,站在他面前的,是起码十几只货真价实的ELID。
指挥官闻到了一股强烈的臭味,一只ELID与他几乎是面对面,只要一张嘴就能咬到他的喉咙。
几乎被吓得魂飞魄散,出于本能的反应,指挥官把枪口一摆,对准了他面前ELID的脑袋就扣下了扳机,“砰”的一声枪响后,站立在指挥官面前的ELID立刻倒在了地上,而围在指挥官身边的一群ELID,也被枪声吓得四散而逃。
指挥官慌慌张张的站了起来,虽然的心砰砰直跳,他站在原地喘了半天的粗气后,紧张到极点的神经才终于渐渐的平复了下来。
被打中的ELID伤口在双眼之间,早已死的不能再死了,指挥官用枪摆弄了一下ELID的尸体,确认ELID再也不可能站起来了,才一屁股又坐了下来。
指挥官知道就算附近还有什么ELID,此刻也都被枪声吓跑了,但是想想刚才差点成了ELID的美食,指挥官还是一阵阵的心悸。
虽然不知道ELID是否会猎杀活人,但指挥官知道ELID绝对不会放过任何尸体的,这些ELID或许以为他已经死了,才把他当成了目标,就算他还活着,只要被ELID咬上几口,也会变成一具真的尸体。
瘫坐在ELID的尸体旁边,指挥官将已经没有子弹的G36抱得紧紧的,回想着自己这两天来的经历,眼泪不可抑制的流了下来。
用手摸索着手里的枪,指挥官百感交集,造成他目前这一切状况的根源,就是他手里的枪。
指挥官之所以来到非洲,只是想考察而已。
指挥官出生在豫省的小城,父母开了家小公司,虽然不算什么巨富,但条件相对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从小到大都是顺风顺水。
上初中的时候,指挥官的父亲带他去一个朋友家,当时写代码还是很新奇的东西,而在朋友家里,指挥官首次展现了他的电脑天赋。
在那位朋友教会了他一些基本的语法后,他竟攻破了一道那位朋友引以为傲的防火墙。
指挥官的成绩把旁边的父亲都看傻了眼,巧的是,指挥官见的那位朋友是豫省的一个老牌程序员,玩嗨了的指挥官没过多大会儿,就把一个大厂的经理给引了过去。
看着指挥官打了几枪,那个经理让指挥官试着打一个辱华的网站,指挥官管他是啥呢,照样看了就打,结果,竟完美绕过了它的防火墙,那个经理一看,直说指挥官是个练编程的好苗子,立刻就跟指挥官他老爸商量让指挥官跟着他练编程。
和家里嚷嚷了一个多月,再加上父母得知电校里也是有学习文化课的之后,最终指挥官如愿以偿进了电校,练起了编程。
指挥官对于编程确实很有天赋,而且对于感兴趣的东西也肯吃苦,进了电校两年之后,很快就顺利成为了豫省编程队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队员。
只是进了编程队之后,指挥官却根本没机会参加任何比赛,毕竟能进省队的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不会轻易就让指挥官一个小字辈冒头,至于进国家队,去世界舞台上展示一番就更没他什么事了,国内的编程人才济济,怎么也轮不到指挥官一个小字辈。
要想参加比赛,起码还得练上两三年,指挥官终究是年纪小,没什么长性儿,练编程练得都烦了,也不见有什么出头之日,就打起了退堂鼓,而他父母早就希望让他回来了,于是在指挥官十六岁那年,指挥官又回去继续上他的学去了。
练了三年的编程,指挥官的文化课不可避免的落下了许多,再加上指挥官也不是什么刻苦学习的主儿,但这时候,指挥官又展现了他的第二个天赋,那就是学习外语,对于大部分人都头疼不已的英语,指挥官学起来竟然还觉得挺轻松,最终经过了三年高中的磨难之后,去一个三流大学学外语去了。
大学毕业的时候,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失业,但指挥官在上大一的时候,就开始找程序公司的活儿兼职了,口语什么的也都练得不错,至少跟老外交流没什么问题,所以一毕业之后指挥官就开始自己干,在他老爸的帮助下开了个程序公司。
可惜的是,就在指挥官的事业刚要进入正轨的时候,三战来袭,让整个程序行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指挥官的公司也不例外,就在二十三岁这一年,他人生的第一个公司宣告倒闭了。
指挥官的程序公司开了一年多,业绩不算多好,但也挣了二十来万,在同龄人里,算是小有成就了,只不过指挥官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了仿真枪和电子产品,然后就是背着个大包到处旅游,却是一点都没积攒下来。
公司倒闭,对于指挥官来说其实没有多大的压力,在公司关门大吉的第二天,指挥官兴冲冲的参加了一场真人cs。
虽然限于国情,真枪是不能玩的,但手里有一堆的仿真枪的指挥官,自然也不会去玩那种用激光,打在身上不疼不痒的真人cs。
指挥官玩的是用仿真枪打bb弹的真人cs,当然了,真人cs只是对那些外行人的说法,指挥官他们自己说起来的话,他们玩的是wargame,虽然还是一场游戏,却尽可能的让一切贴近实战。
指挥官本打算用bb弹发泄一下自己的郁闷之情,可是玩真人cs不犯法,但用仿真枪玩可就犯法了,当指挥官和自己战队的一帮好友拿着仿真枪对射时,被从天而降的警察给一锅端了。
罚款拘留是必然的,在局子里呆了几天之后,指挥官被他父亲弄了出来,好歹没有被判上几年。
就在指挥官从局子里回到了家的第二天,指挥官上网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广告,广告的内容是到格里芬工作,年薪八万八千块,如果肯吃苦,甚至可以挣到更多。
指挥官并不爱钱,对于佣兵更多的只是好奇,但广告上的一切无不能满足他的最爱,在新苏联玩真刀真枪,这一切都让指挥官无比的向往,他觉得与其提心吊胆的玩仿真枪,还真不如去新苏联过把瘾。
一个人的兴趣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说改就改的,而指挥官是那种想到就做的那种人,于是把他辛苦收集来的所有仿真枪和电子产品都变卖了,加上积蓄,指挥官凑到了十万块钱,刚好够他去新苏联一趟了。
虽然十万块钱只是最基本的数目,只能去到西伯利亚,但指挥官对于佣兵没有什么兴趣,他只当是用这笔钱参加了一个旅行团,能让他玩玩真枪,看看国外的风光也就够了。
指挥官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到了新苏联,认识了许多人形,与RPK结了婚,为了考察非洲,转乘上了这架把他们送往分基地的飞机,或者说把他们送往地狱的飞机,再然后,指挥官遇到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枪战,让从小到大还从没有杀过生的指挥官,一下子杀死了四个人形,外加一只ELID。
虽然已经多年没有摸过长枪,虽然用的是突击步枪而非指挥官熟悉的冲锋枪,但连开两枪这个习惯动作,指挥官还是自然而然的用了出来,还好虽然难度大了些,但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指挥官为什么从未摸过G36,却能拿起就用,完全没有什么陌生感,这就要归功于指挥官收藏的仿真枪了,还有就是一个真正的军迷,就算只能从网上,从书上得到这些关于军用枪械的知识,也能把大部分的枪械构造图牢牢的记在心里,只要摸到了实物,就能拆开再装回去,至于G36这种老枪更是不在话下。
而指挥官一个星期至少一次的真人cs,也让指挥官掌握了大部分的战术动作,要知道bb弹打在身上,可是真的很疼的。
为了在玩真人cs时更有感觉,让自己显得更专业一点,一些战术动作还有什么手语的,指挥官不知道在网上跟着学了多少遍。
指挥官所掌握的东西,比起真正的精锐士兵必然不够瞧,但比起那些完全没有受过军事训练,拿起一把破枪就去打仗的游兵散勇来说,指挥官还真是能强出一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