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的巫女信仰

2018-09-27 20:21 作者:太宇可斯  | 我要投稿

肖妍,王婷.日本的巫女信仰[J].一带一路文化艺术,2018(5):143-144.

摘 要:日本巫女源自对神的信仰,请神、传神,是众神与人间联系的使者,象征着清新、神圣和无垢。巫女有过主宰东瀛大陆的辉煌,也有时代变迁后流落市井之中的落寞,直至今日,较具规模的神社和传统庆典中,巫女神秘优雅的倩影仍然占据着人们的视线。文章通过对日本巫女的起源发展分析日本的信仰和文化。

关键词:巫女;信仰;日本文化

巫女是日本淳朴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色彩的重要角色。白衣绯袴,恬静温柔,散发着传统的大和抚子之美的女性角色,从蛮荒远古的祭祀中款款走来,诡谲的巫术,通灵的神乐,无私的献祭,无不令人想要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巫女到底是什么呢?

一、巫女的技能和作用

巫女是沟通神和人类的桥梁,神明的使者,那么她必是干净而纯洁的。因此巫女必须是纯净的处子之身,只允许未婚的处女担任巫女神职。然而明治维新之后,处子不再是成为巫女的必要条件,但未婚这个传统却被保留下来,因此多数巫女到了25岁步入婚姻便会卸任。

巫女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神和系的神子,奉职于神社;一种是口寄系的市子,分布民间各地大约有四十三种。

巫女一般是穿着白色的和服内衣,即肌襦袢,白色的和服外衣,即白衣、红色的和服裙子,即绯袴。若是长发必须要用洁白的檀纸束发,再用红绳扎上,穿着足袋,踩着草履,典雅、高贵。看过《犬夜叉》的可以联系下美丽动人的桔梗,清晰而鲜明的典型巫女形象便跃然纸上。

‍‍在去年新海诚大热电影《你的名字》中女主角三叶在神社中的那段缓慢而优雅的舞蹈想必看过的人都记忆尤深,这便是巫女必备的技能之一——神乐。巫女们拿着祭祀的专用道具铃铛“神楽铃”。日本人信奉“八百万神明”,而巫女伴随着乐器的演奏翩翩起舞,使虚无缥缈的神明附寄在巫女体内,巫女献祭自己的身体,传达神的旨意,这就是神乐。电影中三叶所跳的神乐属于“八乙女系”,即是“附身系”的一种,但主要目的并不是请神,而是祈祷和祝福,为了取悦神灵而舞姿动人。

在《古代之女——神话与权力的渊源》一书中指出:远古女子都拥有潜在的咒术灵能,皆可称为巫女。巫术灵能便是巫女的技能之二。巫女可以通灵,使灵魂附体,传达灵魂的意思,称之为“灵媒”。巫术听起来就有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民间甚至流传了诸如招魂巫术、牵魂术等等作法。即使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日本,也存在着许多巫术色彩。如西南部的冲绳县内的诸岛,由于文化进程的缓慢,仍然存在着许多传统民间巫女,传承着许多神秘传奇的传统文化,其语言中也遗留了许多巫术方言。

在狩猎时代,巫女祭祀山神海神,求得神意再进行狩猎。进入农耕时代时,因为谷神是女性,因此插秧也好,收割也好,都要先进行巫女祭祀,祈求谷神恩泽,农业丰收、五谷丰登。由此可见,古代在进行自然活动时,都会聆听神意,虔诚信仰,有能力的巫女也可独立门户,步入人间,传播神意,担负祭祀、度身、丧葬、问卜的能力。

庆生在神社,结婚在教堂,日常习教承儒教,死葬在佛寺,这可以说是日本人典型的一生。根据日本文化厅的统计显示,日本人多数信仰神道和佛教。而神道信仰以“万物皆有灵”的神祇信仰和巫术为主的萨满主义为基础,神道对于日本人的的影响至深且巨,即使形成文明、多元化的宗教文化之后,对巫女的崇拜仍然根深蒂固。那么,巫女究竟源自何处,巫女信仰又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呢?

二、神话中的天命巫女

说起巫女的渊源,就不得不提起日本神话里的巫女起源女神——菊理媛命。在创世神话中,创世神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情投意合后生下的两个孩子都不太正常,便去高天原(日本的神界)找天津神,天津神让他们重新相遇成婚,并且男的要先说话。之后顺理成章生出了国土及其他诸神,直到生火神的时候,妻子伊邪那美被火灼烧而死,堕入黄泉国。伊邪那岐思妻心切,去黄泉国寻妻,劝说妻子回去,伊邪那美同意回去考虑考虑并要求:“在此期间绝对不能回头看。”然而仿佛潘多拉的盒子一经打开便面目全非,伊邪那岐禁不住回头却看到自己的妻子全身腐烂、蛆虫蠕动的恐怖,吓得他转头就跑。伊邪那美恼羞成怒率领黄泉国众神追杀,砸下千斤重石阻断了黄泉与人间,夫妻恩断义绝。此时女神菊理媛命前来调节了两位神明间的矛盾,伊邪那美放弃复仇成为黄泉津神,而菊理媛命被称为调解之神,连接生与死、神与人的巫女之神。

而后,伊邪那岐逃出后连忙跑去阿波岐河边洗净一身污秽,洗净的左眼成为了管理高天原的天照女命,右眼成为了治理夜国的月读命,鼻子则成为破坏神须佐之男。须佐之男杀伤力极大,总去高天原捣乱,逼得天照一气之下闭门不出,世界变成了黑暗。此时,为了请天照重振天庭,舞蹈女神天钿女命通过跳舞吸引天照出现重新恢复光明,娱神的舞蹈演变为“巫女神乐”,成为了一种请神的仪式。

神话为巫女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民间传说虽是口口相传却也代表着巫女信仰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巫女的起源可以说是沟通神与人间的菊理媛命,也开以说是翩翩神乐请神降临的天钿女命。无论哪种说法都说明了巫女作为神的使者的神话光环。

三、历史上命运跌宕的巫女

在蛮荒部落时期,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导致落后的文明,把许多现象归结于鬼神之说,祭祀成为了与神明沟通的方式。日本古代之前成年女性几乎过着巫女的生活,久而久之巫女成为了对神明表达信仰的存在。

巫女的通灵性,一直被认为是神的使者,古代人们对巫女的信仰逐渐渗透到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公元3世纪,邪马台国的卑弥呼,通过巫术与神沟通,保佑国家风调雨顺而成为一代女王,随后巫女为王更是屡见不鲜。其中据《日本书纪》的记载,公元642年女帝皇极天皇,“南源河上,仰天祈雨,即雷大雨,遂雨五日,浦润天下。于是,天下百姓,俱称万岁曰:至德天皇!”神道的概念被体系化是在公元6世纪佛教传来之后。奈良时期,神道和佛教相互融合,祭祀古代神明的伊势神宫和出云大社等等作为国家神社而为人崇敬。巫女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公元6世纪至8世纪,出现过六位女皇,形成了女帝一统天下“巫政一致”的时代,甚至延续了500多年女性崇拜的母系氏族社会。即使在非女天皇的时期,天皇也会从皇室未婚的女子中选出适合的送去伊势神宫中侍奉神明,这些巫女便被称之为“斋王”。斋王侍奉的就是日本皇室的祖先、神道教的主神——“天照女命”,即女儿之身,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圣母”。日本对女性的敬慕也是巫女女皇执掌权证的重要原因之一。

平安时代,战乱频发,男性作为力量而兴起了武士阶层,成为新的特权中心,女性也渐渐成为男权社会的附庸,巫女渐渐退出政坛,巫女的作用逐渐融入到神道和其他宗教中,巫女可以说是随着巫术和宗教诞生和发展的。后期,女巫承担着占卜、神游、寄弦、口寄等职责,在民间主持一些丧事、驱邪等活动。在民间的木偶、歌舞、说唱等等艺能中,无不传承者巫女信仰。巫女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到了宣扬“文明开化”的明治维新时期颁布了巫女禁断令,禁止巫女的一切活动,不过短短半年就被社会抵制废除了。可见巫女在日本人心中的神圣和不可替代。

日本的国家观念,就是来源于神道,天皇是最高的神的表现深入人心。但毕竟科学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顺应时代的潮流,巫女最终褪下华美的衣袍,回到偏安一隅的神社,成为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

降灵不再进行的巫女成为了社会中普通的职业。现代神道教成为神职人员是需要相应的资格认证,但巫女并不在神职行列,所以只要身心健康就可以成为巫女。巫女分为本职巫女和助勤巫女以及神事祭典的巫女。本职巫女主要在大型神社中做事,辅助神社神官。多为神职人员的女儿或亲属。本职巫女的职业生涯非常短暂,三十岁之前退职,退职后可以选择继续在神社工作,传承巫女的神乐、祭祀礼仪等等,不过服饰也相应的从绯袴变化成松叶色和深青色袴。神社在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比如在正月时,便会非常繁忙,这时神社就会通过社会招募临时的助勤巫女。助勤即帮助神社做一些杂物。本职巫女也会穿千早的羽织,头藤簪花来与助勤巫女区分开来。还有一种是祭典巫女,在小规模的神社举办神事或者祭典时,会临时找一些少女表演神乐,这些少女就被称为神事·祭りの巫女。

巫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着,从掌领大权的女皇到偏安一隅的小小神社职员,似乎一个华丽的转身便跌入了尘埃,但巫女的光芒不会因历史蒙尘,反而酝酿发酵后更加香醇,巫女,优雅的大和抚子挥动着神乐铃,起舞、旋转、落下,每一个动作都如此完美,吸引着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随波逐流的事物终究会消亡,而在历史的起伏中巫女仍然隐忍坚韧的传承守护着日本的信仰和传统文化,为迷路中的信徒点燃前进的灯火。

四、巫女的延伸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巫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前文所提到,巫女必是纯洁的“处女”,而在古代,“处女”并不是指身体上,而是信仰上的。而神谕的聆听则是以巫女的身体为载体,通过交媾向信者传达神意。进入平安时代,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巫女被称作“女房”,主要负责宫廷的事务,即女官,最大的女官就是斋王。而后期的战乱下,民间巫女的生存越发艰难,为了生计,有些巫女以传达神旨为由头变相出卖自己的身体,进行收费,沦为“巫娼”。成为游女即风俗女的源头。民间巫女四处云游,跳起了由神乐发展而来的舞蹈,头顶乌帽,佩戴白鞘卷的刀,被称为“白拍子”,若是跳的好的则会被邀请到贵邸表演。巫女的舞蹈由集大成者出云阿国发展成了现代的歌舞伎。

巫女的身份不可谓不多,虽然有的沦落风俗,但作为以巫女为主体的信仰却是亘古不变的。巫女元素更是深深地融入在日本文化中。比如传统的和舞、歌舞伎、艺伎都有着巫女曼妙的身影。还有盛行的ACG动漫文化中,巫女元素也是寻常可见的。文学创作中,巫女的形象更是不胜枚举。毕竟巫女在日本文化中的也是温柔典雅纯洁无暇的大和抚子形象。

五、结语

日本的发展进程中,女性一直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神话里的天照女命、菊理媛命、天钿女命的巫女起源;巫女甚至踏上了权利的巅峰,千秋女帝,无一不看出女性崇拜和信仰在当时的日本多么盛极。而神道信仰则是从远古贯穿至今,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悲哀的,大和民族的信仰却是从一而终的,神道的信仰在日本人心中根深蒂固,而巫女作为神祇的使者,更是为人崇敬。在今天,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仍然相信神明的日本是多么可笑,然而不正是这纯粹的信仰连接着每个人的心吗?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守护着,才彼此团结,相携前进。巫女代代相传,经历了许多,有过站住顶端的辉煌,也有过处江湖之远的沉淀,但最终还是挣脱了命运的枷锁,成为日本文化图腾中的一部分,向全世界展示大和抚子巫女的美好与温柔。在每个清新的早晨,在神社庭院一位白衣绯袴黑长束发的婉约女子,手执扫帚,明媚耀眼的笑容,缓缓地嵌入每个人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吴庭、徐德明.日本神祇信仰下巫女至艺伎的历时性研究[J].日本问题研究,2015,(01):55-62

[2]李广志.论日本原始信仰中巫女的主体地位[J].民俗研究,2010,(01):117-127

肖妍(1997--)女,汉族,本科学历;王婷(1979--)女,汉族,本科学历,九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本的信仰和文化。


日本的巫女信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