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帮五忙,霉运将至”:帮了这些忙,会让你余生不顺
俗话说:“闲人莫理,闲事莫管。”
跟我们没有关系的人,就不要理会太多了。跟我们没有关系的事儿,也不要管太多了。多管闲事的下场,多半是无奈且悲催的。
当然,很多人都忍不住管闲事。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安分”的天性。这种天性,会让人做坏事,也会让人做傻事。
看到别人遇到了什么问题,明明可以不理不问,但他们就是守不住那一颗躁动的心,所以就管别人的闲事,也不管别人喜不喜欢。
遇到了君子还好,至少不会惹来什么麻烦。而遇到了小人,那麻烦就多起来了。小人最喜欢的,就是算计那些多管闲事的老好人。
人帮五忙,霉运将至。一个人,如果帮了这些忙,后半生多半会不顺。

一、做和事佬,成为众矢之的。
看到两个同事吵起来了,你觉得看不下去,就去劝架。别人看到你劝架,立马对你产生了厌恶的想法,从而联合起来对付你。
你也很无辜,又没有得罪他们,为什么他们会针对一个劝架的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矛盾是会转移的。你的出现,便转移了矛盾。
也就是说,那两个人有矛盾,是他们自己的事儿,而你插足其中,会被人认为“不尊重”他们,颇有“煽风点火”的意味在里头。
你的出现,就会转移这两人的想法和目光。如此下去,身为和事佬的你,就会被各方针对。越是和事佬,越会惹来不必要的事端。
人在江湖,别人吵架,我们千万不要去劝架,否则倒霉的就是我们自己。

二、改变别人,惹来别人的仇视。
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改变自己的人,是聪明人。而改变别人的人,是傻子。”
改变自己,是为了完善自身,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道理。而改变别人,等于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这是不讲道理的做法。
别人跟你持有不同的观点,你觉得特别生气,就与之争论,甚至说了一大堆,去改变别人。如此,别人不就憎恨你了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我们没必要改变别人。因为人之成长环境、文化素养、工作背景不同,那人之观念也存在差异,很正常的。
人与人之间,可以“坐而论道”,但不能趋同。尊重他人的观念和追求,等于尊重自己。

三、孩子求什么,我们就帮什么。
随着物质的丰富,很多家庭都有了一点钱财,父母的育儿理念,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从以往的穷养,变成如今的富养。
穷养,有它的坏处和优点。富养,也有它的坏处和优点。但是,过分富养一个孩子,完全做到有求必应,这是很有问题的做法。
孩子让你给钱,你就给钱。孩子让你买房子,你就掏空家底买房子。当然,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的钱,不就应该花在孩子的身上吗?
现实是,父母能帮孩子一时,而不能帮孩子一辈子。有些钱,需要他们去赚。有些事儿,需要他们去做。有些责任,需要他们去承担。其他人,也爱莫能助。
适当穷养,适当富养,才是此间的真相。与其过分有求必应,不如让孩子去经历生活一番。也许,他们会更有收获。

四、把钱借给熟人,被人赖账。
有这么一个人性的弱点:越是自己人,越会欺负自己人。
你跟他是自己人,但他不欺负外人,非要来欺负你。你跟他有点关系,他就缠着你不放,让你特别难堪。你也很疑惑,为什么关系越好的人,越会互相伤害呢?
我们可以用一个名词来概括:就近伤害。大致意思,人与人之间太过于亲近了,一方就会放大另一方的缺点。慢慢地,这关系就变得糟糕了。
比如说借钱给熟人,你好心帮了别人一把,谁知道别人不念及你的恩情,还不还钱,把你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那你就真的亏了。
帮人之前,先掂量一番。太过于盲目,人财两空的就是我们自己了。

五、干预别人的因果,害人害己。
有一件事,是我们终其一生都不能做的,“干预”别人的因果。
别人有自己的人生要过,我们也有自己的人生要过,人与人之间“井水不犯河水”就好,没必要牵扯太多,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因果。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做了什么事儿,就该承受什么后果,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正如曾仕强教授所言,每个人都“自作自受”。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渡无缘人。”
该要倒霉的人,谁也无法改变。该要吃亏的人,终究要吃亏。一切,都是命,也都是老天的意思。一旦干预别人的因果,等于跟老天作对,没有好结果。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