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国新高考Ⅱ卷]实践求实,方以为人

2021-06-07 21:38 作者:无月白熊  | 我要投稿

酸腐文人最喜欢的,就是从山川湖泊,书画笔墨中领悟一些若有似无的做人道理。

这样的人,长大成人之后。以后有了自己的领导,也并不是研究如何去实际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如何为国家做贡献。他们的心中始终会保持着“如何从本无意义的事情上领悟意义”,来对待自己的同事,观察自己的领导。

将人生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微表情研究,微动作研究,反复咂摸他们的一字一句上。

最终将有限的人生活成谍战剧,将本该精彩的生活,投入到混乱的折腾中去。

我认为,研究这个“人”字的写法也是一样。

拆解漫画的含义,无非就是想说做人应该收敛,行得正走的直,做个大写的人。

但我想这样简单通俗的意义,并不是从一个字的写法中领悟到的。而是经历了生活的雨雪,人生的磨难之后,领悟出来的。

要知道,即使文武双全如王阳明。单独格一根竹子,也领悟不出任何道理。他的通达以及知行合一,是在被当时的环境所暴打,捡回一条命后,听从父亲的建议。在人烟渺茫的龙场,重新收拾自己的人生,安贫乐道,促进民族团结,继而得以大道。后来创心学,平叛乱,最终成人。他才是真正大写的人。

而明朝于即将倾覆的朝堂之上,振臂一呼,称“再言降者当斩”的于谦。顶住内外压力,用无与伦比的智慧,调度三流之兵。最终将也先打跑。在位极人臣后,仍不贪享乐,两袖清风。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写的人。

古代当然有文人骚客托物言志。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些人的词句,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并非只是因为言辞优美,还因为他们的文字之中,流淌着“苦难”与“热血”。读过他们的生平,才能明白他们诗词中的力量。

伟人也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不经历苦难,只凭借一字一句,来分析“如何做人”,无疑是无知且可笑的。

愿新世代的年轻人,摆脱对于脱离实际事物浮华的研究。沉下心去,在生活中找到如何做人的意义。即使面对苦难,付出血汗,也能保持初心,不忘始终。

到了那么一天,无论我笔下写出的是如何一个人字。

映照的都将是我的人生。

[全国新高考Ⅱ卷]实践求实,方以为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