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阶(1)_note3
音阶:选取一个音作为主音,从主音开始到主音结束,按照音从低到高的关系以及音和音之间一定的关系排列起来,这一段就叫做音阶。
音阶划分:大调音阶、小调音阶
大调音阶
大调音阶: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

大调音阶中音之间的关系为:全全半全全全半。以C大调音阶为例,如下

上行:音阶中的音符按照音高的上升而排列(全全半全全全半为上行时的音符关系 );下行:音符按照音高的下降而排列。
变音记号:升号、降号、还原号、重升号、重降号。

在乐谱中变音记号作用范围为一个小节,变音记号后对应相同的音都需变音,在后面小节中出现这个音不需变音,为了清楚说明,通常在再次出现该音时写上还原号。
临时变音只负责同一位置同一个音,不负责不同位置的同一个音。而写在调号前的变化记号则对不同位置的同一个也起作用。
升号调系列音阶
升号调系列音阶中新的调号的产生:以第V级属音作为新的主音,再按照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关系循环一遍,形成新的音阶。
C自然大调(上行)的第V级属音为sol(G),对应新的音阶则为G大调音阶(上行),如下图

G大调的属音为re(D),以此形成的新的大调为D大调音阶(上行),如下

D大调的属音为la(A),以此形成新的大调为A大调音阶,如下

A大调的属音为mi(E),以此形成新的大调为E大调,如下

E大调的属音为si(B),以此形成新的大调为B大调,如下

E大调的属音为升fa(),以此形成新的大调为
大调,如下

大调的属音为升do(
),以此形成新的大调为
大调,如下

升号调系列音阶(大调)有七个:G大调、D大调、A大调、E大调、B大调、大调、
大调。
降号系列音阶
降号调系列音阶中新的调号的产生:以第IV级下属音作为新的主音,再按照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关系循环一遍,形成新的音阶。
C自然大调的下属音为fa(F),形成新的音阶--F大调音阶(上行),如下

C大调的下属音为降si(),形成新的音阶--
大调音阶(上行),如下

大调的下属音为降mi(
),形成新的音阶--
大调音阶(上行),如下

大调的下属音为降la(
),形成新的音阶--
大调音阶(上行),如下

大调的下属音为降re(
),形成新的音阶--

大调的下属音为降sol(
),形成新的音阶--
大调音阶(上行),如下

大调的下属音为降Do(
),形成新的音阶--
大调音阶(上行),如下

降号系列音阶(大调)有七个:F大调、大调、
大调、
大调、
大调、
大调、
大调
调号:音阶排列中产生的固定变音记号称为调号。一般写在乐谱开头。
升号调系列调号有:C大调、G大调、D大调、A大调、E大调、B大调、大调 、

七个大调按照这个顺序排列,在乐谱中升号依次出现的顺序为:fa(F)、do(C)、sol(G)、re(D)、la(A)、mi(E)、si(B)。对应调名也可以此得出,最后一个升号基础上再升高半音。例:三个升号(fa(F)、do(C)、sol(G)),最后一个为sol(G)再升半音,就是la(A),得出对应调名为A大调。
降号调系列调号有:F大调、大调、
大调、
大调、
大调、
大调、
大调,在乐谱中表示如下

七个大调按照这个顺序排列,在乐谱中降号依次出现的顺序为:si(B)、mi(E)、la(A)、re(D)、sol(G)、do(C)、fa(F)。
简明调号推导法:记住升、降号调系列调号的前三个,升号或降号个数相加为7所对应的调号名称类似,如下图。

和声大调: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对VI级音降低半音。
根据C自然大调音阶(图2)可以得到C和声大调音阶如下。

根据A自然大调音阶可以得到A和声大调音阶如下。

旋律大调:上行不变,下行降低VII、VI级音。
根绝C自然大调音阶可以得到C旋律大调音阶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