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番禺区社会福利院·天使公益行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3月9日,广州天使儿童医院联合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福利院开展了“送教上门服务”公益讲座活动,旨在通过特儿专科医院资深康复护理专家赋能福利院护工团体更为专业有效的特儿康复护理技能,医教结合帮扶特儿群体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增添生活自理的可能。

据了解,针对此次活动,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专门派遣了一支资深儿童康复护理专家小组,面向福利院护工团队开展特儿护理康复专题讲座。儿童高级护理专家王丽娜老师与资深儿童康复专家黄燕萍老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特殊儿童康复护理》、《特儿保健康复运动指南》课题演讲。

《特殊儿童康复护理》——获得最大程度功能改善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儿童高级护理专家王丽娜老师在《特殊儿童康复护理》课题演讲中表示,特殊儿童康复护理原则就是采用一些适当的护理措施去帮助特殊患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功能改善,发挥其代偿潜能,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

对此,王丽娜老师通过特殊儿童的进食、穿衣、大小便、睡眠、运动、游戏等方方面面,详细讲解了护理的技巧与注意事项,帮助护工们解决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与困惑,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保障。

“玩具是特殊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促进各种感觉的输入,帮助患儿开发中枢神经系统,促进运动功能、语言、情感的发展。”针对特殊儿童的技能培养与锻炼,王丽娜老师表示可利用玩具,对特儿开展全方位的训练。以及组织开展病区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和竞争意识。解除患儿紧张情绪,使身心放松。如开联欢会、爬行比赛、儿童书画展比赛、引导式教育等,为特殊患儿创造良好的环境。

另外,王丽娜老师特别指出,特殊儿童引起的情绪、行为障碍大多与脑功能受损有关,可表现为好哭、任性、固执、孤僻、情感脆弱、易于激动及情绪不稳定等。因此在护理中,护工应充分了解患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针对患儿身心特点,给予耐心周到的护理,切不可急躁。
《特儿保健康复运动指南》——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资深儿童康复专家黄燕萍老师针对特儿运动发育迟缓保健康复为福利院护工提供了全面、专业、有效的运动康复指南,主要包含特儿运动康复原则、康复护理、康复训练三大板块内容。

黄燕萍老师在《特儿保健康复运动指南》课件演讲中首先提出了特儿运动康复的6项基本原则:第一是早期发现、早期康复;第二是按发育规律循序渐进;第三是全面康复以功能训练为主,注重医教结合;第四是提供安全环境,加强合作关系,确保动作正确、数量适宜;第五是结合日常生活;第六是持之以恒。

在康复护理中,黄燕萍老师表示对运动发育迟缓儿童应该根据病情,采取正确的抱法,以促进头部、躯干的控制能力,纠正孩子的不良姿势。譬如针对痉挛型,应让孩子坐或卧于床上,双腿分开,先把孩子蜷起来。成屈髋、屈膝状态,然后把他抱起来,与我们面对面的放在胸腹前,孩子的双腿分放于我们身体两侧,双手抱住我们颈部或肩,头可以枕在我们肩上,也可以与我们面对面。

接着,黄老师向护工们全面介绍了36种针对各类特儿运动发育迟缓所采用的有效康复训练方法与技巧,并在活动现场进行了细致的演示与说明。
在分享总结中,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儿童康复护理专家们表示护理特殊患儿,需要护工具有极大的责任心,同情心、耐心和爱心,需要用“爱”关怀病人,用“心”理解病人;同时护工也必须具有不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在较全面地掌握疾病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营养学知识、美学知识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全方位的护理好孩子。

此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是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与番禺区社会福利院开展“医教合作”的一次深度探索。凭借天使医院的专科实力与专家优势,推进医教结合送教上门服务,将帮助解决特儿康复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促进福利院护工相关康复护理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好的促进特儿能力的恢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