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杂谈

2022-09-20 11:42 作者:洛秋玄Rokyusen  | 我要投稿

        

        今天我发表的内容,是这本名叫《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的小说,与其说是为大家介绍这部小说,其实我个人更想要传达的,是我对于这部小说的一些思考与共鸣。

        首先,我并不清楚这本小说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如何、获得过什么奖项——因为这些和我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这些荣誉之类的终究是作者需要关心的。这部小说的作者名叫住野夜,我对他不是很了解,之所以会读,也是因为之前逛书店的时候啊,偶然看到了比较对我胃口的封面,所以买下来想要读一读,然后就像是在沙滩上偶然捡到了一块颜色美丽的贝壳一般,喜欢上了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的故事,讲了一个身患胰脏病,时日无多的女孩,和一个别扭的文艺少年的邂逅故事。这个故事相当的日常性,内容相当的普通,读起来有着一个酸涩的感觉,像是青苹果。前面大部分内容,读者更多的会沉浸在少女和少年的情感故事中。

        而真正出彩的地方,在于这部小说的高潮以及结局部分。

        时日无多的少女在病情恶化住了很长时间的院之后,终于等来了出院的日子,在那之后与少年相约见面,而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女孩被无差别的杀人犯刺杀了。

        从一开始,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故事的结局最终会是一场悲剧,然而当作者以这种形式把悲剧在读者面前演绎的时候,那种不甘与失望,在读者们的心中,有如在白纸上被掀翻了的墨水瓶,直接把自己染成一片黑色。

        那一瞬间我突然就明白,原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原来一个人的运气差到了极点也还是有可能会被运气补上一刀,我不甘心,我觉得很难受,心很痛苦,胃在抽搐。



        但是我心底却实实在在地被这如神明般的一笔所震惊。仔细回想一下,故事的结局其实在一开始就已经有了交代。

        因为小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今天是山内樱良同学的葬礼。”

        一开始就已经告诉了所有人结局是如此,但最后作者以一种最接近于残忍无情的手段告诉所有人,这个故事究竟是如何的支离破碎。

        这种手法如此的出彩,令我膜拜,但真正令我感到共鸣的,或许是住野夜在小说的最后,借助男主角的心,所表达出来的那一大串独白吧。

        那一段文字让我第一次开始思考,作为一个作家,是应该把自己完全独立在作品之外,还是更应该把自己放进作品中,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流泪一起欢笑。

        也许从写作手法上来讲,把自己完全独立在作品之外,冷眼旁观发生的一切,再加上理性和精致的描写,会使得你的写作更加的具有一种对于现实的折射意义;也许对比于直抒胸臆,把言语化为利刃去精准给读者做手术是更加高明的写作手法。

        但是啊,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突然间觉得,也许把自己放在书中是种不错的选择。我是因为和书中的角色有某种共鸣感,才会选择把他(她)创作出来,比起一个人在一旁冷眼旁观,我更愿意去给他(她)一个倾诉的机会,不,也许不只是他(她)的机会,更是“我”身为作者,向读者去传达自己的“心”的机会。

        从很早的时候开始,我就怀揣着一个成为作家,这种有些不切实际的梦。15岁的时候我想用幻想去拯救世界,17岁的时候我想用“爱”去给自己恋爱的错觉,而如今,23岁的我,看着17岁的自己所读的书,所写的故事,跨过整整六年的时光,对那个有些懵懂无知的少年发出问询,

        “这是你想要传达的吗?”

        可17岁的我无法回答,23岁的我自然也听不到答案。

        我现在想,比起6年前我所读到了爱情,如今的我,所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名为“憧憬”的东西。例如樱良对春树的憧憬,樱良对生命的憧憬等等等等。也许爱情最开始的部分都是憧憬,而憧憬到最后的落点并不一定会是爱情。

        因为憧憬是甘甜的糖果,而爱情是酸涩的柠檬。

        正如“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的隐语是“我想要成为你”而不是“我喜欢你”。

        这部小说,也许并不是那么的出色,但真的令我收益良多。

        “这是你想要表达的东西吗?”17岁的我面对23岁的我如此的问询,“是,但不是全部。”他如此回答。

        隔着六年的时光,我从他的眸子中看到了对于某种东西的憧憬。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杂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