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在珠穆朗玛峰顶建设直升机平台?


现在登山爱好者越来越多,每年都要发生几十起山难,丧生几十到上百人。而这其中,几乎有一半发生的对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蜂的攀登途中。有人就问了,为何不在珠峰的峰顶以及7000米以上的其他比较平缓的位置,多建设几个直升机平台,这样身体虚弱者,可以直接乘坐直升机到峰顶观光,轻易完成到达过地球最高点的夙愿。而那些决意自己徒步攀登者,万一遇到了身体不适或者暴风雪,打个电话让直升机接走就是,可为何从来没听说有哪个国家在7000米以上建设哪怕是简易的直升机停靠点?
除了可以服务旅游者,有人说还可以用直升机直接在中印边境的雪山顶上机降部队,完成补给,省时省力,为何实际上很少这样做呢。 到目前为止,不能这样做的原因,第一在于现有直升机性能极限的限制,第二在于超高山峰上的复杂气象和地形环境的限制。
现在全世界公认的,超高原性能最好的减重过的黑鹰直升机,在少量载人、载少量物资,需要悬停高山救人的情况下,最大悬停极限不超过6500米!在一个写实电影场景中,一名登山“英雄”要去K2峰顶救人,K2就是中巴边境乔戈里峰的西方称呼,峰顶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一名巴基斯坦的特级飞行员驾驶减重过的黑鹰,将救援人员送到了6200米左右高度的山坳,就是2万多英尺的高度,飞机开到最大马力,还险些因为高度太高,空气稀薄而失速坠毁,剩下的高度,还要人力去攀登。

直升机最高升限的世界纪录接近12000米,中国国产直升机也曾经飞到过9000米以上的创纪录高度,可那是为了创纪录而创纪录。这类直升机都经过特殊改造,减轻重量到变态的程度,而最优秀的装备型直升机也难以在7000米以上实用性悬停,那些小直升机轻松飞到雪峰顶接送人的图片,基本是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或者美国的落基山拍摄,海拔不会超过4000米。
直升机到雪峰顶接送人,还需要万中无一的绝对好天气和合适地形的配合——雪峰顶上,常年云雾缭绕,风速高的吓人,12级以上大风是常年都有。即使晴朗天气,在高空气流的吹拂下,雪峰顶也会有“旗云”出现。瀚海狼曾经在6000米雪峰下亲眼见过旗云的壮观。在12级大风和产生旗云的高速气流中到雪峰顶开直升机送人?而且到7000米以上,那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运送登山者做不到,运送军人和军用物资更加困难。
苏军和美军使用大批直升机作战的最高战场,就是阿富汗山区。阿富汗中间斜着兴都库什山脉,北边是阿姆河南部沙漠,南边也是沙漠。当年的入侵苏军和S战者战斗,这几年美军和塔利班的山地战,主要在兴都库什山区进行。

特别是穿过该山脉连接南北的山口和隧道,是当年伏击苏军和现在对付美军的绝佳战场;战场海拔高度基本在2000米以下,甚至有些地方还不到1000米。阿富汗气候常年干燥,基本没什么云雾雨雪影响飞行,就这样的海拔和环境,仍然对美苏的直升机限制很大,升力不足,长弓阿帕奇都要摘掉沉重的毫米波雷达。至于到了喜马拉雅山区这种平地海拔都有4500米的地形,直升机能运作的空间更加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