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文学院)高分学姐考研备考经验分享
本站法律顾问郑重声明:本文章为原创,版权在格瑞斯教育旗下天津考研网,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与传播!
各位研友大家好,由天津考研网组织的在读学长学姐团队为大家提供考研专业课备考经验分享,接下来我们给学弟学妹们讲解一下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的考研整体概况和备考策略。
一、院系、专业概况介绍
南开大学包含语言学专业的有两个学院,汉文化学院和文学院,这两个学院的语言学研究内容和方向是有很大不同的。汉文化学院中的语言学研究偏向汉语教学,即对外汉语方面。而文学院则是在语言本体上有着深入的研究,例如语音、语法方面。而文学院的应用语言学主要体现为方言学、实验语音学、计算语言学等。总体来说,文学院的语言学专业更注重语言学的基本功,更侧重于语言学本体研究,尤其是语音方面的研究。文学院语言学上最强的专业是语音学和方言学:语音学包括音系学、音韵学、实验语音学。方言学则实际上是语音学的一个应用。语法方面有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的语法研究、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等等。计算语言学在南开并不强,大多时候计算语言学只是作为老师研究语言本体的一个辅助工具,对它的专门研究并不透彻。
二、导师信息
一般情况下初试成绩出来后就可以联系导师了。不过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初试成绩出来后联系导师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开学后大概九月底学校会组织双选,你可以选择三个导师作为自己的平行志愿,而九月份上旬和中旬你完全可以通过本校升学的同学来好好了解一下每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和喜好,此时你再去联系导师也来得及,因为语言学的人很少,基本上一个老师只带一个学生。
关于导师的官方信息,大家可以去南开大学文学院官网查询,在这里我就不过多赘述,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各位老师官网上没有的信息好了,包括他们的性格和偏好,大家可以结合官网上他们的研究方向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
我们这一届的导师有:
曾晓渝老师:教授,研究方向为音韵学和音系学,是一位非常认真严谨的老师。但是今年暑假她就退休了。曾晓渝的接班人是倪博洋老师,倪博洋老师是去年刚毕业的博士生,今年跟着曾老师听了一个学期的汉语史课和音系学的课,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天才型人物。所以如果哪位同学对音系学和音韵学的某个方向感兴趣的话,可以选择倪博洋老师。
王红旗老师: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走结构主义路线,观点较为保守。王老师也是一位非常认真严谨的老师,而且他很喜欢考研来的学生,尤其是男生。
郭昭军老师:曾经是王红旗老师的学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语义学、计算语言学。郭老师是一位非常有特点的老师,对很多事情有着独到的见解,在学术研究方面比较佛系。如果哪位同学想要读研期间轻松一点的话,可以选择郭昭军老师。
谷峰老师: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及近代汉语语法。谷峰老师也是一位天才型人物,据说本科就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论文。谷峰老师刚从美国交流回来,所以他最近是在使用生成语法的方法来研究古代汉语语法和近代汉语语法。所以如果同学们有对生成语法感兴趣的话可以跟着谷峰老师。谷峰老师在学生的选择上没有特殊的偏好,只要踏实努力即可。
阿错老师:教授,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语言。阿错老师一般招收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的,最好自己就是少数民族,所以如果有符合条件的同学选阿错老师会很受欢迎。
冉启斌老师:教授,研究方向为实验语音学。冉启斌老师最近在进行语音距离计算研究,将实验语音学与计算紧密结合延伸出很多研究。冉启斌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也比较和蔼可亲。所以同学们如果对理工科感兴趣的话,或者说比较喜欢交叉学科可以选择冉老师。
王萍老师:教授,研究方向为实验语音学。王萍老师偏向韵律研究,研究某种语言(如:日语)的韵律或者某两种语言的韵律对比。王萍老师是一位美女老师,非常温柔可亲。如果大家想没事儿做点儿实验的话可以选择实验语音学。
孙易老师:研究方向为方言学。孙易老师是位女老师,是我们这一年导师小组的组长,比较平易近人,大家如果对方言学感兴趣的话可以选择孙易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
孔祥卿老师:研究方向为文字学,是位女老师。孔老师对待学生比较严格,但是能真正学到很多东西,大家如果有对文字学感兴趣的话,可以选择孔祥卿老师。
最后补充一点:南开大学文学院的语言学内部在选导师和研究方向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在选导师的时候语言学的同学都是混着选的,所以大家可以参考历年的考试结果来斟酌自己报考哪一个专业。
三、近年考研形势分析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往年报录比就是十比一,和其他很多文科专业的报录比是差不多的。一般情况下报考应用语言学的同学要比报考文字学的同学少,但是难度并不会比文字学的低。
以下是2015-2020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对比(依次从2020到2015)

从这些表可以看出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报考的人数较少,但同时录取的人也很少,有好几年录取人数为0,但是大家不要被这个数字吓怕,因为南开大学并不是按照名额收人,而是按照分数。也就是说如果你初试专业第一名,但是并没有过线的话,你也不能参加复试。但是反过来讲这也说明这个专业并不坑,因为只要你好好复习把分数提高,就不必担心今年会不会不招人。你分数够了自然会被录取。所以大家安心复习就好了。
至于每年的复试分数线基本比较稳定,一般在360-370之间,这个线并不难过,但就往年的最终录取情况而言,能够真正被录取的,初试成绩还得在400分往上。当然,如果初试成绩刷到了400+,被录取的希望也就很大了。
四、参考书目及其他复习资料
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参考书目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拓展书目:
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用法:董志翘、杨琳主编的《古代汉语》一定要读通读透,包括文选和通论。王力版本的是补充阅读,可以重点看看里面的文选和古今异义词。洪波版本的通论逻辑比较清晰,可以对照董志翘版本的一起看,当然,洪波版本古代汉语最有用的地方是里面的文选部分,这本书里面的文选是没有标点和注释的,所以后期练习翻译的时候可以用这本书。
王红旗老师的《语言学概论》是需要仔细看并认真做笔记的。这本书的逻辑框架很明确,而且真题部分几乎都是对这本书里面的知识点的应用。
现代汉语部分以北大版本的为主,对照着邢公畹先生的版本来看。北大版本的课后练习题非常有价值,建议大家做一下。
参考资料:《红宝书》、历年真题、《红宝卷》
红宝书里面列出了每一章的重点知识点,可以起到引领复习、查漏补缺的作用。历年真题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说,到后期要确保每一道题都会做,因为真题出题的重复率还是蛮高的,而且真题才是真正代表了出题老师的倾向与爱好。红宝卷是在复习后期考试之前出的,是本专业的直系学长学姐结合历年真题和老师的最新研究方向出的,可以用来查漏补缺。
五、复习建议及指导
三月份开始第一轮专业课复习,这个时候的主要任务是把专业书仔仔细细地看一遍,边看边在书上做一些标记、注解之类的便于理解的笔记。第一遍不建议将知识点整理在笔记本上,因为此时我们往往还没对专业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把控。
五月份开始第二轮专业课复习,这个时候就需要结合历年真题或者红宝书对我们的专业知识,每章的考点重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同时将每一张的重点难点记在笔记本上,再结合拓展的参考书目进行补充。
八月份开始第三轮专业课复习,此时主要的任务是复习笔记上的内容,做真题进行查漏补缺。语言学的内容有一些理解就可以,但是有一些知识点,例如某位语言学大家的贡献或者某个语言学著作里面的大致内容还是需要记忆的。
十一月中旬以后就是最后冲刺阶段了,此时的复习重点也是查漏补缺,这时候可以看看别的学校的语言学考题,看看南开大学本专业的老师新发的一些论文,观察他们近期的研究方向,或许会发现一些自己之前没注意到的点,而这些点极有可能是考点。
六、试卷整体分析
古代汉语的题量不多,大家看过真题的话应该都知道。大概就是6个名词解释;3个简答;15个加点字和一篇翻译。从题目就能看出来近年来古代汉语对文选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很注重大家古代汉语的基本功,所以古代汉语复习期间要经常自己翻译一些文献,例如《立体化古代汉语》里的文选。
语言学概论占50分,有四道大题,比较考察我们的分析能力和对课本知识点的运用能力。现代汉语占100分,一般有名词解释、标国际音标、分析造字法和五个简答题。比较难的应该就是分析题或简答题了,这个需要我们动脑筋,发散思维。
在回答名词解释一类题目的时候可以按照这个步骤1,解释这个名词是什么2,梳理一下这个名词的由来、发展历史、发展经历等或者地位、意义、影响、作用等3,最后一定要记得举例子。名词解释具体的篇幅要根据题目的分值和时间而定,一般100-200字足够了。例如2015年《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中的“读为”首先说它是什么:训诂学术语、破字术语,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然后说一下它的由来和发展:汉代训诂学家所创,世代沿用,主要用于传、注中。最后举个例子:《诗经·卫风·氓》泮,读为畔。
简答题的答题方法:1、是什么2、回答问题3、举例子4、拓展
例如:2017年古汉真题:字的本义和词的本义一样吗?可以先回答字的本义是什么,词的本义是什么。然后回答问题:他们不一样,接着说理由,中间一定要带上例子。
七、复试指导
复试的参考书目和初试是一样的,跟你报名的具体专业没有太大关系,文字学和应用语言学的题目和老师也都是一样的。只是复试需要你多看一些大家的论文,例如:陆俭明、王红旗、曾晓渝等等,复试面试的时候老师不会刁难你,问的都是一些很基础的问题,回答的时候主要条理清晰,面带微笑,不要紧张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