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古代科技

2022-04-07 10:08 作者:袁史部落  | 我要投稿

一、四大发明

二、天文学

三、数学

四、农学

五、医学

六、古代科技特点:

(1)经验性: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

(2)综合性: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

(3)实用性: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

(4)片面性:重农业。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农业;

(5)封闭性: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科学技术又难以推广,不能转化为普通的生产力;

(6)先进性: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

(7)和谐性:科技成就与农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密切关联。发达的应用数学、天文测量及其系统的农学都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而发达的中医学及其中药学研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七、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16世纪前,明朝中叶前)的原因:

(1)政治: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安定、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疆域辽阔;

(2)经济: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交通发达、环境资源丰富;

(3)民族融合: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对外交往的广泛,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5)政策: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

(6)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统治阶级的重视。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政策,也是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

(7)文化发展的继承性。中国古代文化连绵不断,前期文化的繁荣为后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成就;

(8)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

(9)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动人民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直接创造者,也是科技文化成果的直接创造者;

八、走向衰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16世纪后,明朝中叶后)的原因?

(1)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动力;

(2)政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限制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根本原因: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

(4)文化: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思想;天人感应的天命观,宋明理学重道德修养,轻知识学习的理论影响了知识分子的观念,佛家“入士”的学说使知识分子脱离生产,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统治阶级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和理性精神的缺乏。

(5)科技:科技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理论研究;

(6)人才: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条件。

真题演练:

(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答案 B

中国古代科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