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 说课稿
一、教学分析: 1、分析教材 《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表现了刘伯 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文章叙事清晰,生动感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求治——术 前——术中——术后”几个部分。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并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的精神面貌。 2、分析学生 (1)学生对革命人物的故事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故事离学生生活年代较远,要 真正走入文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还有一定的难度,对刘伯承同志的钢铁般的意志的 真切体会有一定的障碍。 (2)小学生的智力特点是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为辅。所以,多媒体技术 的使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读懂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阅读要有一定 速度。并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以“自读、质疑、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 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让学生体会刘伯承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要 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沃克医生为什么称赞刘伯承为“军神”? 难点:通过理解描写人物的对话及神态、情绪变化的语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和伟大。 四、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入文本,解读军神→升华情感,提炼主题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想一开课就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探求文本的兴趣,常 规教学仅凭教师的语言来进行有一定困难。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影像资料关 云长刮骨疗伤,学生被故事中情景吸引,我随即提出: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以当年关 云长刮骨疗伤之气概,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你们有兴趣认识他吗?学生学习热情被激 发,迫不及待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同时这个故事的引入,也为学生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毅力做 了很好的铺垫。接着我提出文中的军神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的问题。相机出示刘伯承生平 简介达到师生资料互补和交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介绍完刘伯承之后,我要求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军神讲了一件什么事?意在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用整体感知的方式让学生“得它滋味”,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和培养全局性阅读观念。 (三)、深入文本,解读军神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 节我以质疑,感悟,交流为主线,指导学生感悟人物品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首先让学生找出沃克称赞刘伯承的句子。就句子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这样将内容集中 一个重点上,然后扣住这个“点”,走到字里行间,品味文字中的情感。其次,让学生找出沃 克情绪变化的词,以此为主线,以“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 内心世界,体验情绪变化的原因,领悟刘伯承的勇敢、坚强性格。 2、文中可感的句子很多,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我引导学生抓住三个典型句子理解感悟。为 了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我在这部分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与课外知识进行有 效的链接:首先补充了刘伯承负伤前后经过、以及刘伯承的话、刘伯承在不同时期建立不 朽功勋等资料。学生对刘伯承人物形象认识更加丰满了。其次发挥电教手段形、色、声、动 感的优势,有效的突破难点。例如教学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仅凭文字及插图展开联想 去体会比较抽象,我播放了刘伯承手术时影像资料,学生看到刘伯承在手术台上手术那惊心 动魄的一幕,听到那嚓嚓的剪刀声再加上老师那憾人心弦的讲述,刘伯承同志的惊人毅力跃 然纸上,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学生被感动,情感的培养也不再显得生硬,而是水到渠 成。刘伯承为何被称作“军神”的教学重难点自然突破。这一环节多媒体教学发挥了无可比拟 的优势。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的不足,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有效提高 教学效率。 3、创设相应的情景,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学习兴趣会更为浓厚,思维会更为活跃,创新 意识会更为强烈。本环节我主要采取的情景策略有两个:A对比策略。沃克医生神态前后的 变化进行对比;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刘伯承的手术进行对比,感受刘伯承意志的坚强和品 质的伟大。B适时播放影片,提供很好的体验情境。 4、渗透写法指导待学生对全文脉络有了深刻了解后指导写法,发问:课文主要写谁?为 什么用大量笔墨写沃克医生?潜移默化地指导着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体会到侧面描 写的妙处。 (四)升华情感,提炼主题 在学生受到刘伯承坚强意志的感染时,我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以刘伯承照片为背景,以气势 雄伟的音乐产生听觉冲击,提出:刘伯承元帅就在你面前你会说什么?在书空白处写下来。 这样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会在笔下流淌,学生的情感获得提升。立志做意志坚强的人。多媒 体成功地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首先课后应该是一个新的学习轮回的开始,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使学生从中吸 收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展个性。所以我设计了收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 读一读,讲给同学或家长听和收集有关意志力的名人名言进行摘抄的作业。 其次是设计课本剧的排演,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培养学生的 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华的体现,我的板书力图体现文章精髓,“军神”下面板书“钢铁般坚 强意志”,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神和钢铁般坚强意志用红色突显,意在揭示神的内涵。 六、教学效果 1、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将课内与课外知识相结合,扩大了信息量,使学生获得了关于 文本的更丰富的信息,对“军神”内涵把握得更加深刻了。 2、恰当利用多媒体课件紧紧地切入理解课文的关键,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本文的重点 ——对军神形象的感悟上,由于找准并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课文内容的契合 点,所以使得课堂顿时有了生机,有了灵气。 七、课例创新点 1、影视等视频信息与音乐等音频信息的使用,恰好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了图文并茂、形神 兼备的课文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课上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大大 提高了他们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 2、为了更好的渗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我引导学生从沃克的情绪变化 原因去体会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这一思路去组织教学。 以上是我将信息技术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个课例,在实际教学中 根据现场学生的学习情况还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希望能够得到专家及评委老师们的批 评指正,以便我在教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成熟一些。 文章来源:易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