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营销号,不需任何知识干货,月收入超一万!

题记
这两天经常在网页的推荐新闻窗口看见一些营销号的文章什么的,心中有所感悟,故写下这篇文章。
现在,我要把做营销号的方法我交给你了,实操的话,看你自己造化了。
凭什么黏住用户
一个账号凭什么黏住粉丝,凭着时不时分享的资源?凭着粉丝抽奖和红包?凭着吸睛的标题,显眼的封面,引人注目的内容?凭着独一无二的干货?
都不是。
凭的是精确定位自己需要服务的粉丝群体。粉丝群体的性质以及他们的喜好,决定了你该发什么内容。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朋友,经济学专业毕业的,也在网上兼职写写推文,就是科普一下经济学常识和知识什么的,结果是,关注寥寥无几。做了几年,没什么起色,想要放弃。
他就找我给他看。我就问他,你希望你的文章给谁看?
他摇摇头,说没想过。应该是给有这方面兴趣的人看的吧。
你现在的水平写书,写专业论文都不够格。对这方面有兴趣的人,是年轻人,老年人还是中年人,是男人还是女人,是社会的权贵还是边缘人?
你不妨把你的用户定位到一个更具体的区间,比如,对经济学有兴趣的中年全职主妇呢。“宝妈这样学理财,点点手机一天收入三千块”,就是类似这种的标题。
结果,他就照做了。果然,他不久打电话给我报喜说,自己的粉丝和文章阅读量明显都变多了。还有粉丝私信她咨询家庭理财的事。
“你就继续向着家庭妇女这方面努力,全职太太理财相关的内容多发。”
“要是理财方面的知识我都发完了咋办?”
“那就先慢点发,每次少说点。另外,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是家庭妇女爱看的。”
你给羊吃最好的肉,你给狼买最贵的草,没用,不喜欢。即使是最差的肉,狼也会闻着味道自动找来。即使最差的草,羊也会跋涉过来吃。
找准一个人群,下心去研究,他们消费能力如何,他们喜欢什么,他们讨厌什么,他们擅长什么,他们不擅长什么,等等等等。摸透人群,写什么就有数了。
你不用为了什么热点斤斤计较,你就写某个人群最关心的问题和他们心中所想,他们一定会自动被吸引而来。
到底该写什么
写啥?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要我说,不是把废话车轱辘来回说三遍,一句不拉正词,这太容易让人看出来并且举报了。而是,把一些人尽皆知的常理换个方式说出来。
首先明确定位人群。比如说,你就定位到高三时候,担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家长,这种人很多的,而且高考年年有,这种类型不会缺乏市场。
起个吸睛的标题。标题即可完成全文的叙事,“广州残疾单亲妈妈儿子高考620,只因做了这三件事”就是一定要吸引人,如果标题写成“让孩子提高成绩的三个好习惯”,就一点都没有吸引力了。
还有一种,标题一定要调动人们的情绪。“男子在公交车上干这种事,全车人都怒了”,注意不要把具体内容写出来,来方便引人点开文章去看。
而且,有时候情绪词比具体内容更重要,但不要用“震惊”这么俗套的词了。比方说某某干部因为贪污落马了,你就可以写“大快人心!受贿上亿的他今日被双规!”
然后就是内容了。开头简短介绍一下,最后简单总结一句,开头结尾黑字标粗,这个简单。
中间的内容,分三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下写段数可多可少,但每段不要长,要一段一行。重点黑色加粗。
结构就三段论。“开头引例,中间阐释,最后结果”
开头引例,第一句话明确你这一段主要说什么内容,就是这一段的主旨。接下来一个例子,或者引用名言。
不会就编,随便编,人名地名,注意不要太具体,可以写“李奶奶,王叔”,可以写众人都认识的名人,总之和你的主题配合好就行了。
中间阐释,这里要自己写了,这里为了偷懒,可以把主旨句,也就是第一句变着花样说,可以反证法,假设法。
我后面会给个案例,到时候看着学就行了。
最后结果。最后一句的意思和第一句相同,也是变着花说第一句。但是这种变化,就可以有一点升华了,就是逻辑上稍微拔高一下,但不是拔的太高。
总之,你要让大家感觉你提出了点不一样的东西,感觉从你这学到了点什么东西。
一篇文章就这么多字。1500字左右,尽量一句话一段。字符间距拉大,中间再加上三五张图。
尽量规律的更新,尽量不断地更新,一天一篇,以数量取胜。
这是一个案例
标题:男人三十五岁还不明白这三个定律,很难活的通透。(定位目标人群:上有老下有小,而且混的不是很好的的中年油腻男人)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总能收获许许多多的道理,获得许许多多的成长。今天小编为你总结了中年人一定要明白的三个定律,你认识几个呢?(开头一段,引出主题。)
一、雪茄定律
即便是很小的浪费,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也会变成很大的一笔损失。(直接点出人尽皆知的道理)
英国首相丘吉尔三十二岁的时候,有着抽雪茄的习惯。一天一只。每次剪掉一个烟头。
他的下属曾跟他打趣到,请问您抽过多少烟呢?
丘吉尔微微一笑,不记得了。
这时,下属从抽屉角落里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满满的装着丘吉尔抽过的烟头。
“我负责打扫这里的卫生。”下属笑着说。
丘吉尔看到之后,决定戒烟了。(大胆编造就行,没人对丘吉尔了解这么深的)
一天一根烟,抽来抽去,肺癌就来了。
一天一杯酒,喝来喝去,肝就伤坏了。
一天多花一块钱,花来花去,钱包就空了。(套用句式,效率会升高)
即使是很小的花销,日积月累下来,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从点滴小事做起,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才为自己的人生局多增加一块筹码,给自己的未来更多的机会。(什么都没说,但是确实收束了上一段)
二、竹子定律(格式仿照上面的来)
人生就像竹子一般,每一次蓬勃生长都需要长期的积蓄和不懈的努力。
竹子在地下扎根好几年,然后在一朝夕之间,飞长四五米,平地拔起。
人声也是一样。默默无名的混迹许久,然后,突然有一天,起飞了,成功了,阔达了。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洪敏,曾经在员工大会上讲到:
我的人生并不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而是低谷与高峰的交错。
我失败过好多次,我有许多的努力,至今都没看到任何结果。
然而我并不灰心,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
我的前进不是稳步前行,是跳跃。即便有时候会跌倒受伤。
真没必要计较一时的兴衰。有的人一蹦会老高,然而地心引力把他拉回地上。
有的人短跑冲刺很快,但跑的越快,就越快陷入疲惫之中。(正话反说)
那些辉煌过一时的,辉煌不了一世。发达过一处的,不能处处发达。
人生是一场长跑,现在还不用急。慢慢来。
三十岁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你还有许多事可以做。人都有自己的时运和机遇,三年不鸣,到时候一鸣惊人。
三、工作定律
有时候,健康比工作更重要。健康是工作的基础,健康是生活的前提。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见面了。(可以讲小故事,随口编就是)
美国老太太问中国老太太,你的工作怎么样?中国老太太说,她拼命干活,加班,省吃俭用,积蓄,就这样劳动四十年。
她打算退休后好好享受生活的乐趣,没想到,在工作三十五年的时候过劳死了。
美国老太太听后呵呵一笑:我先是贷款买了房和车,然后一遍还着贷款一遍工作,干了三十年的活,贷款还完了,生活上喜乐也没有少着。(故事一定要深刻惊人,能死的尽量不病,大开大合,大赢大输)
中国老太太哑口无言。
所以说,人,有时也要对自己好一点。
挣了再多钱有什么用?没命花。也只是一堆废纸。
买了房子又能如何?没命住,还不如棺材坟墓。
买了车子又能如何?没命开,也就一堆钢铁。
要关注自己的健康,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好好的爱自己。
有时候,关爱自己是成功的前提,找一个安静的时间,沉下心来,泡一壶茶,听着悠扬的音乐,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关注“XXXX”,带你看更多中年经验,争取中年得志,走上顺利人生。咨询加微信“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