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史料记录:魏书3

2023-08-23 09:36 作者:丞相武乡侯  | 我要投稿

第十四处。曹操带领数千人,试图突袭黄巾军,死了几百人,黄巾军随即前进。这背后的原因是黄巾军士兵强悍,曹操的士兵训练不足。但曹操可以通过精神鼓励,弥补训练不足的毛病,黄巾军反胜为败,给曹操写信,提到曹操在济南捣毁祠堂,与黄巾军的精神相似,希望曹操能够和他们一道共事。曹操对此不认同,就乘胜追击,击败了黄巾军。

后来,唐朝的黄巢也自称是“黄家”。

《魏书》:太祖将步骑千馀人,行视战地,卒抵贼营,战不利,死者数百人,引还。贼寻前进。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举军皆惧。太祖被甲婴胄,亲巡将士,明劝赏罚,众乃复奋,承间讨击,贼稍折退。贼乃移书太祖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太祖见檄书,呵骂之,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贼乃退走。

姚范:黄巢后亦称黄家。

第十五处,曹操派兵收割麦子,留守营中的士兵不到一千。但好在曹操占据了不错的地形,让吕布在第一天不敢进攻。第二天,曹操真的设下埋伏,打得吕布落花流水、。

《魏书》:於是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馀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大破之,获其鼓车,追至其营而还。

第十六处,连年战乱导致粮食欠缺,这种情况下,不能自产粮食的基本上都被消灭。所以曹操开展屯田,收获了数百万斛谷子,为扫清六合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魏书》: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馀,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第十七处,曹操骑一匹名叫“绝影”的马,在宛城之战期间中箭。曹操自己也被射中。

《魏书》: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

第十八处,曹操经过淯水边,祭奠阵亡将士,大家都为之感动。

《魏书》:临淯水,祠亡将士,歔欷流涕,众皆感恸

第十九处,袁绍曾经和杨彪、孔融有矛盾,想让曹操杀了他们,曹操不同意,惹怒了袁绍。裴松之观察后面的历史,评论道,曹操自己也没有做到他给袁绍的承诺。

《魏书》: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公曰:"当今天下土崩瓦解,雄豪并起,辅相君长,人怀怏怏,各有自为之心,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虽以无嫌待之,犹惧未信;如有所除,则谁不自危?且夫起布衣,在尘垢之间,为庸人之所陵陷,可胜怨乎!高祖赦雍齿之雠而群情以安,如何忘之?"绍以为公外讬公义,内实离异,深怀怨望

裴松之:臣松之以为杨彪亦曾为魏武所困,几至于死,孔融竟不免于诛灭,岂所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哉!非知之难,其在行之,信矣


三国史料记录:魏书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