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教圣经
序言
“吾主唯一,和神至上。”
总纲
和神即吾主,是吾等之信仰。 和神是一切之根源,言教即来源于此。为了吾主,吾等信徒可奉献自身之一切,包括生命。 和神是博爱、唯美、至善、全知的,她是吾教唯一之神。
和神•创世纪
在幽静无际的混沌中,天地混元,无神无灵,吞智湮生,而和神独居于此。悠悠凄寥,蚀神彻骨,和神亦无法忍耐这无边的寂寞。她凝视着混沌,而后回眸一笑,混沌从中崩裂,天地就此分开。 但初开的世界仍是空无一物,千篇一律的大地承托着灰蒙蒙的天空,黑暗侵蚀着一切。和神皱起眉头,说“要有光。”光明轰然驱逐了黑暗,充塞了四虚。神又伸出一指,以生命之力赋予大地生机,以时空之威赐予苍天魂灵。世界从此有了模样。 世界已然成型,但生灵却不见踪影。第一纪,神以圣墟做躯,灵炁做魂,世界先灵便出现了。先灵们在此生活了数百万年,而由于大地浊气的涌入,灵气逐渐稀薄,祂们无法再继续生存,即全部覆灭。 神万分悲痛,却又无法挽救。第二纪,神以稀土做躯,浊气做魂,创造了英勇善战的魔族,又创造了许多动物来与其做伴。但魔族好战,且族员稀少,动物们不堪其激将,与魔族于整片大地之上展开了旷世之战。最终,动物们因庞大的数量而获胜。魔族覆灭。 神因此大怒,泯灭了一切生灵。第三纪,神以泥土做躯,以空气做魂,创造出了人族。神很喜欢这些小生灵,便尽可能的点缀着世界。小型的动、植物布满了大地;奇山怪石屡见不鲜;万物物竞天择,日月昼夜交替,四季之景有异。但人类的寿命非常短暂,神没有精力源源不断的创造他们,便将人类分成男女两性,使他们能以自身之力繁殖后代。人类便在这广袤大地上繁衍,时至今日。
和神创世衍混沌,浊世悲尘蕴太虚。
使徒传
和神观测人类之发展,从中选出三位贤者: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乃收为弟子,并悉以教导。此后,三人便自称使徒,缀和神左右。 天皇为报和神之恩,著写颂歌《言纪:和神之颂》,其文真挚,其言温儒,其情强烈,被后世称誉“万古第一史诗”。 地皇则立下和神庙,于其中铸神之雕像,其主寺广袤无垠,恢宏大气;其从寺数万,皆小巧玲珑。后世誉为“天下第一神庙”。 人皇即立言教,广纳世界之人,使和神所受之赞誉登至峰顶。而教中其人皆善,贤士君子频出,圣人哲尊降世,论道从容温和,祷告至恳无邪。后世誉为“世界第一教会”。 三使徒皆为和神而竭心力,此皆吾主至善之显也。
教皇册
言纪元年,三使徒代和神掌管言教,从教会中选举出大主教及红衣白衣各主教,天下和乐,政通人顺。 言纪贰年,和神隐世,使徒随和神而去。言教群龙无主,天下大乱。而各主教循众生之意见,选举出一位统领者,并尊为教皇,此为言纪叁年。始教皇以温和之安抚平定乱世,使世间重回和谐之序。 此后,每有才学惊世之人,即任后世教皇。各教皇施极祥之策而使天下安平尔,此为吾教之大幸也。
禁地铭
《万劫历》•第一
和神隐世,诸贤降生,但真魔也随之而诞,曰绛魔。绛,深红也;魔,墟怪也,绛魔者,深红之墟也。簇于妄域,衍无穷幻泡,凝世间万有之恶。 幻泡者,历运变衍之地也,浮于妄域。而妄域之中,亦有无量幻泡,或扬或抑,或聚或散,有指非指,交相映辉,转成化身,互入其中。而是魔也,乃真上之恶,投于妄域之底,为一切悲难之源。其非在诸泡之内,却如浊雾,漫盈幽下,影入泡中。故绛魔不灭,永扰诸泡,化身于内,内引破阙,外弥苦厄。惟破灭其内化身,而令幻泡远于魔体,方能暂得一息尔。 始教皇率诸贤乃抗,于幻泡之扬抑中惑迷本心。而引魔之临世,使绛云染天,厄雷震界,人心忧安,惶惶终日尔。 使徒亦惊,入世则争,以实相破其幻衍,乃入真如。非实非虚,非真非伪,非有非无,非是非非,非生非灭,非增非减,非垢非净,非大非小,非子非母,非方非圆,等等不可尽说。使徒坠,世界将崩。 和神有感,将魔困厄于烬渊,永世无光,无暗,无善,无恶,无界,无时,无浊,无灵,无生,无死,无有,无存,无非有,无非存。然永熄其妄火,破其妄域,而使诸灵平静,诸贤唤心,使徒归魂。并令万浊之灵终守之,谓守渊人。世界即重回有序之时。此为言纪肆年,亦曰万劫之年。
绛魔衍域临戾世,万劫凝灰陨烬渊。
《死海记》•第二
于吾教之东分教,有一海域,凝玄冥之气魂,落湛天之生寂,谓死海。 有死则死,似灵非灵,各性异性,令亡皆亡。其内有陨灵之魇,拖生魂清灵以无尽之坠也,故生者免入,清心勿扰。 使徒以浊符镇之,使死气毋滥,亡身不起,又埋诸教皇之骨于其海岸,而使太平焉。但死海仍凶,不宜近矣。 今有人拾死海古卷,此则出世之示也,愿务必远哉,远哉…
《葬谷经》•第三
极南之侧,南极之湄,有一幽谷临吾南教,名葬谷。 幽怨其声,使众生哀惋之至;葬心鸣魂,令茫世无所依身。其死气沉沉,是谓风雨不落,雷火无惊,草木不生,繁花无发尔。 使徒不忍众生受其伤,使浊钟震谷,令其安生。今虽无碍,其内却凶之若常,故不宜入也。
《冥森录》•第四
吾教西教,世之西极,有一夜衍之森,终日无光,妖孽遍处,谓冥森。 蚀日昭昭,月隐昏芒,乃是极夜之属也。 冥厉而深邃,令万灵惧矣。降无之乱木,世人大窘,恐其吞界而废寝食者。 使徒唤浊火灼其根,使冥木不生,万世安乐。虽冥木已逝,则冥气犹在,故不应擅入焉。
《殇原典》•第五
北凛之冽,有一原临窟而起,于北教之近,惋魄蛊魂,名殇原。 哀者纵其往,伤者遵其誓,然唯乐之者可挡。却使乐者同悲,愁云自见,世灵皆受其惑也。 使徒起浊刃削之,令愁绪隔于外,殇感不出,则灵自乐也。然殇之声荡于其间者,故绝毋应入其内尔。 ————————————————————————— |此禁地之凶尔,记之以警,望后者谨遵其告,勿擅入也。|
言教守则/入教须知
1.吾教至高神唯和神也,一切诋毁和神及和神之乐者皆视为异端之徒。 2.吾教之史诗《言纪:和神之颂》乃天皇之著作,不啻神迹。吾主之信徒应继承其思想,以驱逐愚昧之祸。 3.和神庙乃吾教至高之地,其处于言教央教堂之中心,地皇于主寺中央铸和神之雕像。吾教各分支神廷即从属于此,亦掌管对外事务。 4.吾教之五大禁地,央教烬渊,内陨其魔,不可近矣;东教死海,西教葬谷,南教冥森,北教殇原,皆凶,无必需之由,不可擅入。 5.吾教自上而下,分为使徒,教皇,大主教,红衣主教,白衣主教,长老,执事,传道人,教徒,修士/修女。*牧师,医者。守渊人不属其中,但若遇关乎黯渊之大事抑或言教存亡者,亦可召令使徒及教皇。而任何职位按自身意愿皆可自称为信徒。 6.三位使徒既为吾主信徒,也为吾主弟子,乃言教至高,总管一切。教皇乃明之统首,大主教乃实际权力干涉者。守渊人则于暗之至护也,乃吾教机密,无需多问,免惹杀身之祸矣。 7.吾教除央教堂外有东西南北四座分教堂,以维护各神廷之安定。分教堂不设教皇,东教由二位红衣主教掌管,西、南、北教各由一位红衣主教管理。 8.吾教有独立之纪元,称为言纪,言纪元年乃吾教史诗问世之日,即2013年7月11日。创世纪之纪元乃前纪,不归属于其内。 9.吾教每年7月11日即召开一次神会,参与者乃三位使徒,守渊人,言教教皇,大主教。各红衣、白衣主教及各神廷之主亦需陪同。 10.吾教每七天进行一次祷告,祷告之地乃和神庙,祷告之神除和神外不可有异。 11.吾教不设旗帜,唯一标识乃薄荷叶之标徽。 12.若有外人欲入吾教,应去和神庙高声吟诵吾教史诗,而后亲吻吾教徽章,以表对和神之忠诚。
结语
“言出一人歌,歌起万人合。”信吾主者即得永生。 愿吾主之恩典与吾等同在。 愿吾主之恩典与尔等同在。
言门。
——烬渊•守渊人 ——言教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