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秦可卿的结局之谜

2022-11-15 23:20 作者:小红楼爱做梦  | 我要投稿

高楼大厦之中,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本是一名被养生堂收养的弃婴。当时营缮郎勤业年近七十,夫人早亡,便从养生堂收养了一男一女。男孩早夭,而这女孩便是秦可卿。秦可卿长大后,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①

秦可卿在《红楼梦》中出场的篇幅极为有限,到第五回才正式登场,却在十三回便早早离逝。但于这些篇目中,她的人物形象也是十分鲜明了。

刚出场时适逢众人赏花,宝玉身体不适,她便主动请求来安置宝玉,这时贾母有这样的心理:“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平和,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能得到贾母这样高的评价,秦可卿平日中的行事稳重,为人温和可见一斑。而在她行事稳重之上有一个前提,便是她对世事的思虑。在秦可卿生病后,尤氏曾这样评价“她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她……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而这太医这样评价“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寻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不能按时而至。”一事常思三五日,如此重的心思,或许是仅次于黛玉了。我们知道秦可卿在世时凤姐还没有涉足宁府事宜,宁府大小之事虽明面上由尤氏管理,但可想而知大半是秦可卿所帮助的。就办事的能力上,她能抵得上半个王熙凤。但她却不似凤姐的泼辣干练,而是心思重、顾虑多,往往替人着想。凤姐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而秦可卿虽不及如此,但“忒聪明”至忧思成疾,也确是事实。

若要看秦可卿的人生的话,“淫”字是不可不提的了。这是曹雪芹为这“可亲”之人上的终生枷锁。秦可卿安置宝玉的最后定处是她自己的屋里。曹雪芹对秦可卿房间布局的描绘时,用了大量典故,无非突出一点——华丽秾艳。那所有屋中装饰都是与古代香艳故事的风流韵事有关的器物,作者的用意也显而易见了。之后的判词中所写“情天情海”与太虚幻境匾额“孽海情天”义同,喻世间风月情多,而“造畔开端实在宁”便指的是贾珍等伤风坏俗的秽行。太虚幻境《红楼梦》剧词中也为她总结到“宿孽总因情。”但这时便有人会疑惑,从之后的情节来看,秦可卿可是一直清清白白的直到死去呀!这就不得不追溯到秦可卿病亡之前托梦王熙凤之事了。这段情节可谓是《红楼梦》结局最露骨的暗示之一,她告诉凤姐“月满则归、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树倒猢狲散”,并且提出兴祭祀、家塾给贾家留退路之法,最后叮嘱“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正因此,脂砚斋批云“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不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曹雪芹)删去。”并将原题“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改为“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一个人的行事,能让作者都为之感动,故赦之,删去了她与“淫”相关之事,可见秦可卿的人格魅力,远见才识,在此刻,虽凤姐犹有不及。但即便如此,初稿中秦可卿与贾珍之情,相关的种种暗示却仍是保留了下来,从焦大的指控和之后贾珍为其办的明显带有私情的葬礼中也可知一二。

最后,来看一看秦可卿的葬礼。巧就巧在,秦可卿之死恰巧在贾瑞之死的后一回,而二者死后的待遇天差地别,可谓发人深思。虽说贾瑞的地位自然不能与秦可卿相比,而且贾瑞活该去死,但众人对秦可卿的重视与深情也可从中看出。贾代儒靠着同窗分资,才凑出了二三十两完了贾瑞后事。但秦可卿之死,惊动了整个贾府,上下四代人和众仆人丫鬟都为之伤感。书中说“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残,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者……”可见秦可卿在贾府的待人用心,受人爱戴。在出殡时更有六公四王等当朝显贵出面,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来官去。这场葬礼奢华之至,盛无以加,皆为贾珍所为,也为原稿的二人之情添了一条线索。

末尾,就以脂砚斋的评价来总结吧:“可卿之死,又写出情之变态 ,上下大小,男女老少,无非情感而生情。且又藉凤姐之梦,更化就幻空中一片贴切之情,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感之象,所动之萌,深浅诚伪,随种必报,所谓幻者此也,情者亦此也。何非幻,何非情,情即是幻,幻即是情,明眼者自见。”

①关于秦可卿在太虚幻境的前世,因与主题无关,便不再赘述。

 


红楼梦:秦可卿的结局之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