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错题解析记录之组织学
1、网织红细胞是骨髓中刚脱核的红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由于细胞浆中还有没有消失的RNA,所以染色为网状。
2、白细胞的渗出是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白细胞边集和滚动黏附和游出,并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到达炎症灶,在局部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
3、细胞水肿发生机理是线粒体受损,ATP生成不足。
4、小圆上皮细胞一般是以形态和大小命名的,包括基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其特征表现为形态较圆、核圆较大、结构细致、折光强等,小圆上皮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管损害。
5、影响细胞膜流动的因素主要来自膜本身的组分,遗传因子及环境因子等.包括: (1).胆固醇:胆固醇的含量增加会降低膜的流动性。 (2).脂肪酸链的饱和度:脂肪酸链所含双键越多越不饱和,使膜流动性增加。 (3).脂肪酸链的链长:长链脂肪酸相变温度高,膜流动性降低. (4).卵磷脂/鞘磷脂:该比例高则膜流动性增加,是因为鞘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 (5).其他因素:膜蛋白和膜脂的结合方式、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
6、前列腺液是前列腺的分泌物,正常情况下较为稀薄,呈无色或淡乳白色液体,有蛋白光泽,呈弱酸性,pH值在6-7。炎症严重时质地可变浓厚,色泽变黄或呈淡红色浑浊,或含絮状物,并黏丝。
7、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在正常时不能提呈抗原。
8、组胺、缓激肽、白细胞三烯 、P物质均为引起内皮细胞收缩的介质。
9、伤寒细胞本身就是巨噬细胞,能吞噬坏死细胞碎片、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等。
10、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有: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肉瘤样癌、类癌和唾液腺癌。
11、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其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发挥作用。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释放入毛细血管或淋巴管而循环全身,以调节组织或器官的功能活动。
12、软骨由软骨组织及其周围的软骨膜构成,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基质及胶原纤维构成。根据软骨组织内所含纤维成分的不同,可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三种,其中以透明软骨的分布较广,结构也较典型。软骨是具有某种程度硬度和弹性的支持器官。
13、肺巨噬细胞由单核细胞演化而来,主要分布于肺间质,尤以肺泡隔内为多,也可进入肺泡腔。细胞体积较大,具有活跃的吞噬、免疫和分泌功能,可吞噬肺泡腔或肺间质内的灰尘和异物,对肺的净化起重要作用,吞噬灰尘或异物后的巨噬细胞称尘细胞。
14、被覆上皮是指覆盖于身体表面和衬贴在有腔器官的腔面的上皮组织,其共同特点是: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呈层或膜状;上皮细胞有极性,朝向体表或管腔的一面为游离面,与其相对的一面为基底面,基底面附着于基膜并借此与深层的结缔组织相连接;上皮组织无血管,其营养由深层的结缔组织透过基底膜来提供;富有感觉神经末梢。
15、粗肌丝由许多肌球蛋白分子集合而成;细肌丝由三种蛋白分子组成: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16、(1)未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即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具有很强的机械保护作用,分布于口腔、食管和阴道腔面。(2)分布于气管腔面的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3)分布于输卵管腔面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4) 分布于输尿管腔面的上皮为变移上皮。
17、细胞连接包括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四种。 半桥粒是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基膜接触处的连接,不属于细胞间连接。
18、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中柱状细胞最多,柱状细胞游离面有大量纤毛。从垂直切面观察,细胞高低不等,核的位置参差不齐,看似复层,但其实所有细胞的基底均附于基膜上,是单层细胞上皮。主要分布于呼吸管道等腔面,起保护、将尘粒排出呼吸道等作用。
19、肥大细胞较大,呈圆或卵圆形;细胞核小而圆,居中;细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碱性分泌颗粒。 颗粒内含肝素、组织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胞质内有白三烯,因此肥大细胞可参与过敏反应的发生及抗凝血。无吞噬能力。
20、(1)神经原纤维是神经细胞质内的丝状纤维结构,在电镜下观察,神经原纤维是由神经丝和神经微管集聚成束所构成。 (2)神经纤维是神经元胞质的延长部分,也叫"突起"。 (3)胶原原纤维在电镜下呈现出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横纹,胶原原纤维与少量黏合质黏结成胶原纤维。 (4)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核呈杆状,位于中央,收缩时常呈扭曲状,无横纹,属无横纹肌。
21、(1)基质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无定形胶状物,是能限制细菌等有害物扩散的防御屏障。 (2)组织液分布于基质的孔隙中,是小分子的水溶液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入到基质内形成的,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体液环境。(3)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是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两种纤维,相互交织在一起,使疏松结缔组织兼有弹性和韧性。
22、骨细胞胞体所在的空隙称骨馅窝,突起所在的空隙称骨小管。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借此传递信息。
23、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排列方向与骨干的长轴基本一致。骨单位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中央管为细长的管道,内有小血管、神经纤维和骨膜组织。
24、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无核,也无任何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呈红色。血红蛋白具有结合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所以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细胞所需的O2,并带走细胞所产生的大部分CO2。
25、网织红细胞是新生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直径略大于红细胞,细胞胞质中尚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胞质中可见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用HE染色则不能。在成人,约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新生儿可占3%~6%。
26、(1)单核细胞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扭曲折叠的不规则形,着色较浅。胞质内含许多细小的淡紫色嗜天青颗粒,即溶酶体。(2)血小板是从骨髓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胞质小块.
27、(1)肌质网是肌纤维内高度发达的滑面内质网。(2)横小管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3)肌质网中部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称纵小管;两端的肌质网呈环形膨大的扁囊,呈终池。
28、心肌纤维呈不规则的短圆柱状,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闰盘的横向部分位于Z线水平,有黏着小带与桥粒,使心肌纤维间的连接牢固;在闰盘的纵向部分存在缝隙连接,便于细 胞间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分别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整体的收缩和舒张同步化。
29、肌质网是肌纤维内高度发达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具有浓缩、贮存和释放钙离子的功能,起到钙库的作用。
29、心肌纤维呈不规则的短圆柱状,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使心肌细胞彼此相连形成整体。
30、心肌纤维呈短柱状,有分支,互联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闰盘常呈阶梯状,连接的横向面位于Z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