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疑问

2023-07-08 15:52 作者:轩啊轩-_-  | 我要投稿

有疑问。 178页第12题 缓刑的制度,说是宣告刑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可以适用缓刑,还要满足几个条件。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但那个题我很奇怪,题目是一个多选题,大概意思是甲犯诈骗罪被判了三年,缓刑五年,然后在缓刑期间又犯盗窃罪,其中有一个选项是“对盗窃罪不能适用缓刑”我选了,但对答案时这个选项居然是错的,我就奇怪,适用缓刑不是需要满足上面几个条件吗? 他在缓刑期间又犯新罪,这足以表明他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都很高,而且没有悔罪表现,这怎么能适用缓刑?这不是矛盾了?答案说取决于数罪并罚后的刑期和甲人身危险性..他都缓刑期间再犯罪了。。数罪并罚后的刑期和那几个条件不是要同时满足吗?而不是满足其一,所以光上面四个条件他都满足不了,怎么适用缓刑?搞不懂!我不是在批判这个制度,毕竟我对立法者的智慧还是很相信的,只是这个题按照我的思路是这样想的。  p178页第13题C选项 题目问“下列哪些情形不得适用缓刑” C选项是甲2011年7月因为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2013年7月刑满释放。2017年8月因为犯聚众斗殴罪被依法判处2年有期徒刑。  我选了这个选项,但答案是可以适用缓刑,它也没说为什么。 首先他这前罪是有期徒刑,且执行完毕,而又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赦免之后五年内又故意犯罪且判处有期徒刑,我看了好几遍。。这不是构成累犯吗,累犯怎么用缓刑!到底是我错了还是题错了?? P97页第4题 我直接说结论,这个题说犯罪中止不可以发生在犯罪已经实行完毕的情况下,但实际上是可以的,犯罪实行完毕又不一定是既遂,危害结果是某些犯罪的既遂条件而不是成立条件,也就是说虽然实施完犯罪行为,但不一定是终局性停止,此时还没有排他性,对于这种类型犯罪,还是有可能有效的阻止危害结果发生,需要采取积极中止。比如甲毒害乙,往杯子里投放了毒药,乙喝了后痛苦不已濒临死亡,此时犯罪已经实行完毕,但此时甲把乙送到医院并抢救过来,这就是犯罪实行完毕后的中止。 P174第16题 下列关于数罪并罚,哪一选项错误 其中C选项 答案这个选项是对的。 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同时又被发现漏罪的,应当先将漏罪与原判决的罪实行“先并后减”,再对新罪与前一并罚后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实行“先减后并”  前半段表述没错,的确要先解决漏罪,与原判决的刑法实行先并后减,但后半段表述有问题啊,新罪与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只需要并就可以了,不需要减啊,前面已经“先并后减”了,再实行“先减后并”岂不是重复减了? 举个例子 丙犯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执行了3年,又被发现漏罪,应当判处4年有期徒刑,同时又犯了新罪,应当判处6年有期徒刑。 先解决漏罪实行“先并后减”,11年以下7年以上,若最终刑期确定为9年,那么再减去已经执行的3年刑期也就是6年,这个6年就是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那么只需要和新罪数罪并罚就可以了,不需要减,因为前面已经减过了。最终就是12年以下6年以上给法官自由裁量。

疑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