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天技术突飞猛进,已取代俄罗斯传统地位?

近期,有美国人撰文表示:在今日的世界航天强国里中国排第2,而曾经长期与美国齐驱并驾的俄罗斯则被挤出前3,其取代者值得警惕,它就是日本,作为相关领域的后起之秀,近年来日本航天技术突飞猛进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也有网友表达了不同意见:这个国家真的像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已经取代了俄罗斯在太空探索与开发方面的传统地位吗?并不见得。

在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当中,前苏联为了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当中取得优势,曾经不计代价地进行航天技术研究,因此在运载火箭,载人航天飞船,空间站以及人造卫星等方面成果斐然,像联盟系列载人飞船和质子系列重型运载火箭等经典产品更是一直沿用至今,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全盘继承了这些衣钵,尽管受制于国家经济实力及军品优先思路,各种新型航天器研发进度相对缓慢,但美国的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至今还在依赖俄制RD180发动机,并且直到近年,联盟系列宇宙飞船仍是各国航天员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唯一途径。
相比美俄来说,日本航天事业起步相对较晚,但也可以称得上是亚洲先驱,早在1958年,该国就成功发射了一枚射高达到60千米的探空火箭,跻身国际宇宙航行联合会的成员国之列,此后更是再接再厉地于1970年2月发射第首颗人造卫星,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又接连派出宇航员参与美国航天飞机任务,以及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而其自行研制的H2系列运载火箭也已经逐渐成熟,发射成功率相当高,这些成就都是值得肯定的。

除此之外,日本积极地开展小行星探测活动,其发射的隼鸟2号探测器已经成功在一颗名为龙宫的小行星上着陆采样,并进行了持续的伴飞观测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顺利地实现采集小行星物质标本,隼鸟2号还曾经向这颗小行星发射炮弹进行表面破坏,此举被外界视为区别于正常科考活动的太空武器试验,引发了不少争议。
不过,日本与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差距也非常明显,首先是前者并没有进行过自主化载人航天发射,自行研制载人飞船的计划也停留在论证阶段,相比之下俄罗斯的载人航天技术非常成熟,下一代飞船的研发也正在稳步推进;其次,日本现有的运载火箭体量有限,即便是最新的H2B型,近地轨道运力也只有14吨级,难以开展大型航天器的发射活动;再加上日本地处东亚热点地区,周边各国普遍对日本航天技术发展可能转向军事化用途而感到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后者的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所谓日本取代俄罗斯成为世界第3航天强国的判断不过是一家之言,网友们不必对此过多在意,虽然这种论调随着日本宇航技术不断进步而略有成真端倪,但至少在可预见的短期内,俄罗斯依然能够在多个关键航天领域对日本保持领先,并且在事实上稳坐前3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