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如何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

2021-11-01 19:57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最近很多网络的朋友都在问同样一个问题:我想进入碳领域,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自己盲目学习效果也不好。

 

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情况:要么自己花时间来研究和摸索,要么花钱参加培训,让别人给自己系统地梳理学习的思路。现在我提供第三种方式,就是提供框架思路,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习的方式。

 

今天,我想聊一聊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该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信息:

 

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提速,北向资金、QFII等外资在A股市值的占比已经可以与国内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等相匹敌,而且外资投资往往更为中长线,这对于企业而言则意味着更高的资金稳定性。多数国际大型资管公司的投资决策都包含了对被投公司的 ESG分析。

 

MSCI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ESG 评级,早年对ESG几乎并不在意的中国上市公司,近年来越发关注ESG评级,A股的ESG指引也已呼之欲出。

 

2021年2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 指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首次将ESG信息纳入到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信息范畴。

 

2021年5月7 日,在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最新年报格式准则征求意见稿中,也有几处与ESG相关的重要修订内容。中国交易所推出ESG指引是必要的,而且越快越好。

 

就碳减排来说,当前因为处于开始阶段,仍存在脱节(disconnect)现象,央行等监管机构对碳中和非常积极,但不少企业和资管机构仍觉得自己有更多时间。关键问题并不只是加强信披,交易所的信披指引一般只是最低标准,更关键的是企业要改变行为。


气候变化一直是ESG下的一个小议题,但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公司CEO 还是投资机构,都将气候变化列为单独的议题,MSCI给投资者提供的相关解决方案也已分为 ESG和气候变化两部分。

 

当前,监管方面积极行动,欧洲在这方面领先,各界认为惩罚性措施存在必要性。

 

碳价、碳配额是一种督促企业减排的方式,但全球碳价并不统一,这也是对此持怀疑论者的一种看法。 现实是,监管机构并非只是看碳价,一些国家开始实施碳税或行政处罚,欧洲一些城市例如巴黎、柏林等都开始表示,在5~10 年后不会再用化石燃料的汽车。

 

大型投资机构一方面会调整自身的投资组合,减少对高排放领域的投资,支持节能方案,另一方面也会积极地与公司沟通,推动公司自身的变革。如此大的转变,可能会逼迫一些公司大幅减少碳排放,以求继续获得资本支持。

 

一个积极的趋势在于,2020年2月,即《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之际,30多家管理着逾9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机构承诺,将在2050年或更早前实现其投资组合中的净零碳排放,即“Net Z e r o A s se t M a n a g e r s Initiative”(净零碳排放资产管理人倡议)。


接着,我们看一下汽车行业在ESG信披方面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1、汽车零部件和设备领域



2、汽车制造领域




不管是汽车零部件和设备领域,还是汽车制造领域,ESG的环境板块的指标都有“产品碳足迹”和“碳排放”的字眼。

 

最后,我们梳理一下框架思路,然后自己找资料来解决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ESG?

2、上市公司为什么要披露ESG报告?

3、为什么这两个领域的ESG披露会关注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

4、这两个指标到底有什么区别?

5、整车厂在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方面的目标是什么?

6、整车厂在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方面,对下游企业的要求是什么?

7、汽车行业下游企业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配合客户的要求?


 

在这里,我只给一个学习的框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研究一下,或者通过自己觉得有效的方式来学习。


 

快车通道:

国际主要碳交易市场经验系列汇总

中国碳交易市场经验系列汇总

碳资产系列汇总


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如何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