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十四节气-入伏

2023-07-11 00:02 作者:括笑君  | 我要投稿

自用,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入伏,是指进入“三伏”的意思。 “夏至三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庚日”的日期在公历是有变化的。入伏日期在公历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气候:吹东南风。(南方)“高温、高湿”(北方)“高温、干燥”

农事活动:“头伏萝卜二伏菜 三伏还能种荞麦”

光照充足,雨水多的话更是植物,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

入伏,是指进入“三伏”的意思。民谚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为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也被称作苦夏。

作息:特别热的时候宜少动多静。清晨、傍晚日照不是很强的时候,一些适量的(半小时以上)有氧运动如跑步、散步、羽毛球、骑单车等对健康也是很有益的。

晚上九点热水/艾草泡脚,可以很好的去除暑湿。

正午不外出,不贪凉,喝热水洗热水澡。

保护眼睛,小心强光和长时间盯手机导致眼部受到伤害。

饮食上:健脾养胃、祛湿的食物。赤豆健脾,南瓜养胃。

再具体点例如薏米红豆粥、绿豆、百合、冬瓜(消肿祛湿)、羊肉(祛除寒气)等

夏季归心,心喜凉,宜食酸。可食用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

宜清淡,适合清炒、凉拌。早晚食粥,适当吃些瓜果,午餐多喝些汤水。

(生津止渴、清凉解热、祛暑静心)补充能量,防止中暑。

三伏天少糖,多糖容易起痱子、高血糖等。

西瓜番茄清暑,绿豆黄瓜清补。三伏天注意补气去火,

补气去火的食物-苦瓜(苦瓜豆腐汤)、西红柿、牛奶、鸭肉等

“三花三叶、三瓜三豆”:三花指金银花、菊花、百合花,三叶是荷叶、淡竹叶、薄荷叶/祛湿利尿(可煮茶,消暑醒神);三豆指绿豆、红豆和黑豆(成汤:记得清水浸泡,清热解毒);三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降火利尿)

“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宜吃鸡(补充能量),面食,丝瓜(消暑化痰),贴三伏贴祛湿、伏姜等等



二十四节气-入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