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之境第一卷(译稿):1.2 党卫军第四装甲军的动员(2)
作者:【美】道格拉斯·纳什(Douglas Nash)
译者:nightmirr
本文按照b站相关规定,投为转载,无收益,如想支持译者,欢迎前往微信公众号。

党卫军第四装甲军开始组建后,和军部部队和参谋一起真正开始建立的仅有军部通讯营和防空连。他们的车辆、武器和设备均不足,而鉴于党卫军第三“日耳曼尼亚”装甲军也在同期组建,这种缺乏显得更为严重。由弗利克斯·施坦纳指挥的党卫军第三装甲军,因为预定在1943年12月投入到东线战场,在军事物资分配上具有极高的优先性。因此,温嫩贝格只能在后面一边慢慢动员一面等待,到时机成熟时配发装备。
因此,该军部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时间中都只作为行政和补给中心存在着。1943年10月3日,该军战斗序列出现了调整,党卫军第10“查理曼大帝”装甲掷弹兵师接替了党卫军第16“全国领袖”装甲掷弹兵师的位置,而后者则将在1943年10月6日,改为在意大利而非在法国组建。不久后,党卫军第10装甲掷弹兵师升格为装甲师,并改名为“弗伦茨堡”师,和其姊妹部队党卫军第9“霍亨施陶芬”装甲师一道,加入到党卫军第四装甲军的战斗序列中。因此,该军军部人员一开始基本负责征调补给,组织作业、装备、运输和替换人员,和诸多党卫军和陆军的仓库、工厂以及帝国铁路协调,以调集数以百计的车辆、坦克、补给和其他构建两个装甲师必要的武器设备等等。
在党卫军第四装甲军经历着部队新组建时常有的阵痛时,东线战局的发展引出了一系列事件,并最终导致该军的发展暂停。在该年早些时候,希特勒批准了希姆莱建立两个拉脱维亚志愿师,并将其纳入武装党卫军的序列的请求,这两个师将被纳入到“拉脱维亚志愿军”中,并将为此组建一个全新的军部。该军部即党卫军第6“拉脱维亚”军(VI. Waffen-Armeekorps der SS),在1943年10月8日于奥德河上法兰克福(Frankfurt an der Oder,德国东部城市)开始组建,而该军下属部队则将在巴伐利亚的格拉芬沃尔军训区(Grafenwöhr Truppenübungsplatz)组建。整个军必须在短期内形成战斗力,然而,在短期之内如何配齐必要的军部和参谋人员?
君特和希姆莱很快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鉴于党卫军第四装甲军的行政和后勤职能都能够暂时由其上级,即D集团军群替代,直到1943年12月,党卫队总队长保罗·豪塞尔的党卫军第二装甲军从东线返回接替为止。因此,君特决定让温嫩贝格的整个军部作为新的拉脱维亚军的军部存在。在接到这一意料之外的命令之后,昔日党卫军第四装甲军的军部的一切零碎全都装车,横穿法国和德国,最终抵达1943年10月中旬抵达在格拉芬沃尔的临时军部,在那里,军部和军部部队第一次完成了整合。新任军长将是党卫队总队长、警察中将卡尔·冯·菲佛-威尔登布鲁赫(Karl von Pfeffer-Wildenbruch),他也将在一年后与重建的党卫军第四装甲军的再次相遇。经过两个月的组建工作,党卫军第六军乘船抵达东线战场的北部,最终在1944年1月,在普斯科夫附近正式指挥其下属的两个拉脱维亚师。
原党卫军第四装甲军参谋长尼古拉斯·海尔曼留在法国,作为代理指挥官,负责几乎一无所有的党卫军第四装甲军的指挥。每月上交给陆军总参谋部的编制情况表,是参谋军官用于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了解各作战单位和指挥部的部队状态的有效工具。在1943年10月15日至1943年11月8日间,该军的状态为“动员过程中”。在11月8日之后,因为缺乏组建军部的人员,其上报情况改为“处于组建计划阶段”。除了该军部残留的几名军官外,该军基本上就是挂名存在的。
在纸面上说,接替温嫩贝格作为党卫军第四装甲军军长的,是党卫队总队长沃尔特·克鲁格(Gruf.Walter Krüger),此人近期在东线指挥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作战。他在1943年12月24日接替指挥党卫军第四装甲军,但实际上没指挥到任何东西。因为军部人员不少在10月跟着温嫩贝格一起去组建党卫军第六军,造成的空隙还尚未填补。最终,克鲁格本人在1944年3月14日转调为武装党委军步兵督查,党卫军第四装甲军从那时开始基本不复存在。到1944年3月15日,只剩下一名军官和一名军士留在普瓦捷善后了。
在党卫军第四装甲军尚在初组建的阵痛时,希特勒在希姆莱和君特的催促下,已经下令在1943年10月22日组建一个新的党卫军装甲军,该军将指挥在法国剩下的两个党卫军机械化师,即党卫军第17“伯利辛根”装甲掷弹兵师(Götz von Berlichingen)和党卫军第10“弗伦茨堡”装甲师。党卫军第七甲军简称“雇佣兵”军(Landesknecht),以纪念与其下属两个师的代号同名的,活跃在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早期多场战争中的杰出雇佣兵指挥官(这些德国雇佣兵昔日以其作战的凶猛出名)。君特决定让该军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梅斯附近的莫朗日(Mörchingen/Morhange)组建,然后将转移到法国海岸线附近的预备阵地上。他们将在此处和下辖的两个师预防盟军可能的登陆。该军下辖的部分部队,比如通讯营和测绘处,早在1944年1月8日就已经开始组建。
在动员命令发布后的几个月并没有太多行动,直到1943年12月该军的动员优先级上调为止。党卫队总队长马蒂亚斯·克莱因海斯特坎普(Matthias Kleinheisterkamp)被任命为党卫军第七装甲军第一任军长。一战老兵和前魏玛国防军军官克莱因海斯特坎普,当时正担任党卫军第6“北方”山地师的师长,在任职中能力出色,收获了良好的名声。然而,该军的组建在1944年1月初再次被推迟了,克莱因海斯特坎普则被任命为党卫军第三“日耳曼尼亚”装甲军的代理指挥官,随后在纳尔瓦与北方集团军群并肩作战,在那里,该军的正式指挥官弗利克斯·施坦纳返回任上。在这段时间的战斗中,克莱因海斯特坎普收获了两个月的指挥一个军的宝贵经验,并将在一年后的波美拉尼亚和奥德河前线的防御战中为他提供诸多便利。
1944年3月,克莱因海斯特坎普将党卫军第三装甲军指挥权交还给施坦纳,返回德国参加在柏林的指挥课程。随着该军军长从东线返回,党卫军第七装甲军的动员再次恢复。尽管到1944年3月15日,该军军部都还是只有少量军官和军士任职,但到4月底,数以百计的军官、军士和士兵开始蜂拥进莫朗日周边。卡车、无线电和机枪等等装备也开始从德国境内各个党卫军和陆军的军事仓库涌入这里。
虽然克莱因海斯特坎普在离开党卫军第6山地师时,带走了十多名军官作为在新军部的关键参谋人员,但这仍然不足以填补所有空缺,仅仅军部就缺乏59名军官,军部直属队就更多了。为了填补空缺,从1944年4月中旬开始,一批来自党卫军预备役(SS-Führerreserve,党卫军全国总部维持的预备军官团)的党卫军军官迅速被调来。这些人几乎来自党卫队的所有部门:武装党卫军、集中营系统、党卫军预备医院、帝国保安部以及党卫军行政系统的基干人员,包括律师和公证人员这些随着战争发展已经显得不太必要的人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