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间切记不要“高价吵架!”
有一对年轻的夫妇,今年还不到40岁,他们的两个孩子都因为厌学而休学了。
老大上初中的时候休学了,老二才上五年级也休学了,老大还患上了焦虑型抑郁症,休学以后在家里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从早到晚玩游戏,谁都管不了。
父母就把希望寄托在老二身上,老大是个儿子,老二是个女儿,结果老二才上五年级,突然死活都不上学了,父母如果说和上学有关的任何话,她就会哭,她一哭就停不下来,父母也不敢强逼她,怕出问题。
父母就着急了,在找我咨询的过程中,夫妻两个在我房间里吵起架来。
老公说:两个孩子是被他太太惯坏了,太太说:老公对孩子没耐心,经常发脾气,两个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吵得一塌糊涂。
当时这位女士来找我的时候,左脸有点淤青,眼角也肿了,我就问她:“你这脸是怎么肿的,”我还以为她老公打的,结果她老公说她自己打自己的,她自己用手扇自己耳光,把自己脸打肿了,她还经常拿头撞墙,还想拿刀子砍自己的手,她非常冲动。
我就问:“你们两个一个月吵几次架,”这位太太说:“一个月吵几次架?几乎每天一小吵,三四天一大吵,”那就是每天都会吵架,一个星期差不多要大吵两次。
我问:“你们吵架的方式是什么?”他说:“相互骂,相互谴责。”“声音大不大?”“很大!” “ 你们吵架的时候,孩子在不在家?”“有时候在家,有时候不在家。
我说:“你们这就叫“高价吵架!”
”“高价吵架”,一般有两个因素:
夫妻两个吵架是频繁的,而且是恶吵,相互谩骂、责备、侮辱。 原来你把他当“亲爱的”,现在你却用最难听的话骂你的“亲爱的”,这不是在侮辱自己吗?
“高价吵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有一方或者双方或者儿女已经变成了被伤害者,出现了问题。
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休学了,一个才上五年级厌学了,那这个家的未来在哪里呢?带孩子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个人依然吵起架来。
我告诉他们,如果想让你们的两个孩子康复。首先,要停止吵架。 “你们两个是不是一个看不上一个,一个看不惯一个?”老公说:“看上倒是看得上,但是就是看不惯。”
看得上是全局型的,就是这个人还可以让我看得上。看不惯是什么?是局部型的,是对方有些事情的做法、行为、思想、观念我看不上,看不上就包容不了,就会吵架。
而对方也是这样的,但是他们吵架的时候,没有顾及到对方所受的伤害,没有顾及到这种频繁的恶吵,会让自己的子女变成受害者。父母吵架的过程中,儿女是很恐惧和焦虑的,他们从小就失去了安全感,他们活在恐惧和压抑中,没有人可以在长期的恐惧和压抑中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儿子抑郁了、焦虑了,休学在家,在家里拼命玩游戏,他其实是隐藏在游戏里面,来回避学习压力和父母不和的关系,在回避这个很糟糕的事情。所以任何人都必须知道吵架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没有任何一对夫妻的争吵不会付出代价。
第一代价:伤害感情。他本来想对你忠诚,可是你们经常恶吵,你用最难听的话骂他、咒诅他,如果外面有诱惑,就很容易出现婚外情、一夜情、嫖娼等行为,因为他认为没有意义对你忠诚了。
第二代价:伤害自己。吵架的过程中两个人都很生气,气大伤身,生气对人的身体有非常大的伤害性。
美国的科学家测量人在生气以后,人血液中的毒素明显比以前增多了,人在生气发怒的时候,脑细胞死亡速度会加快。所以你在特别生气的时候,会发现生完气以后,记忆力下降,反应能力变慢。
第三代价:伤害儿女。如果因为你们吵架,影响儿女出现了心理问题,像这对夫妇吵架,经常恶吵,两个孩子就出问题了,他们就得花钱给他咨询、治疗。一个小时几千块,我毫不留情,毫不手软,该收多少收多少。
但是,很多父母不懂得算这笔账。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平静的情绪状态,好好地沟通,能够包容和理解对方,能够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你的儿女就变成了受益者,否则就变成受害者了。
大家一定要记住:吵架是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也许你看不到这一点,但是这一个高昂的代价一定会让你拿钱去兑现的,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对夫妇就是这样的人。
才上5年级就不上学厌学了,以后还有什么前途呢?5年级有什么挑战?真正的挑战在高中、大学,然后走向社会。
他们第二个孩子的厌学很简单,她说:“老师太凶了,”这句话很可能是她对父母恐惧的投射,她已经非常惧怕大声说话,非常惧怕那种凶巴巴的样子了。
大家不要吵架,好好地活着!
好好的活着,首先要做到不生气,不吵架, 不跟别人过不去,能让则让,能包容则包容,能躲则躲,能看不见就看不见,这样才能使你的心态变好。心态好,命运就好;心态不好,命运绝对好不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转自“王国荣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公众号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