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连义——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线上精品展

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和景明,春意盎然,处处充满诗情画意,又到了人间最美的时节! 赏花、赏景、赏书画,书画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历来为世人所钟爱,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书画艺术,促进中国书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特推出 “春和景明——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线上作品展”活动,旨在用优秀的书画作品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品名人书画佳作 赏艺术人文大美

【艺术家简介】
丁连义,笔名一峰,字明长,别署听竹斋主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央视书画签约艺术家。1958年生于山东青岛,毕业于青岛师范美术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理事,中华当代书画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崂山)道家书画院副院长,藏艺网书画工作委员会艺术顾问。
在近四十年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中曾得到张朋、姜宝星、孙增弟、蔡省盧、杨北荣等前辈著名书画家的指导,具有坚实的绘画基本功与娴熟的艺术技巧。无论在花鸟、人物、山水、书法、壁画、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艺术成就:
其绘画不守成规,力创新意,立足于传统笔墨的表现功能,又充分展现现代艺术的个性化特色,融民族传统,时代特色,个性风格于一体,形成清新洒脱,质朴自然的艺术面目。近年来先后完成青岛台东三路步行街及天幕美食城的建筑壁画设计绘制项目,并获得上海吉尼斯大奖。2011年完成平度21米花岗岩圣泉观音雕像,并完成“青岛观音寺“”海岛观音“浮雕,2012年完成平度开发区“”八仙洞“雕塑景观项目,2009年在纪念毛泽东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创作6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其书法作品获金奖。并授予“”中国书画艺术领域百杰“荣誉称号,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大观》。
1986年由中国文化部举办书画大赛中,其国画“潇洒临风”获铜奖。1990年由中国文化部举办的书画大赛中其书法作品《唐诗》获铜奖。1989年获“琴岛杯”美术作品最佳奖。

作品《双栖》参加2008年9月19日“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评选,被评为入选作品。国画作品《山水之间》经评选,入选2009年10月23日“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国画作品《守望》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中获得中国美术奖·创作奖·优秀奖。
2016年2017年先后在北京成功举办二届《个人书画作品展》2016年在即墨举办《三人行国画精品联展》2017年在胶州举办《个人国画作品展》2019年1月在青岛举办《个人书画回顾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现有二百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及个人收藏,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名人录》《中国艺术家百杰大典》,并收到业内人士的肯定和好评。

书循碑帖修 画自法度成
记著名书画家丁连义
书画要义在于同源。若书与画离,则难有以书入画的真功夫,从而导致书画作品文化魅力的流失,不好创作出真正的东方审美气韵。现在看著名书画家丁连义先生的书画创作,就是执着于书画同源的历练格局。他以书入画,可以创作出成金书绵画,为正宗书画源流注入了时代影响力!

丁先生写书法有诸书皆成的宽度,博涉多优,碑以立骨,帖以传神,写得很严谨,也相当洒脱。在五体兼优的体系里,又有专研隶书的深度。其隶书师汉隶十碑,主体以曹全碑、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这类典雅碑字为根本,写得有非常充足的精气神。在左掠右挑里激发蚕头燕尾,在丰姿多神里凝聚笔墨气势,是一位对隶书笔法及文化内涵都有深刻挖掘力和表现力的书道贤家。

从丁连义的书法作品里转观他的绘画作品,亦如从此殿堂走进了彼殿堂!他有相当广泛的创作题材,为自己的丹青世界构建出一个宏大的作品殿堂。让人们在如此丰盈的作品世界里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愉。非常可贵的是,丁连义先生的创作能力相当突出,作品不可计数,山水、花鸟、人物不一而足,都是形神兼备。在如此丰量的作品空间里,你看不到一件作品是了了应付之作,全都是倾心动情,精心创作的上上品。作品数量足,质量又高,这在当代画坛绝对是稀有鲜见的独特存在。所以他的绘画作品兼具观赏与收藏的双料价值,观赏耐于品读,收藏价值潜力令人万分信服!

丁连义先生是一位很有艺术气概的画家,挥笔纵墨作山水,总有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的空间大气势,三远构图,上突危峰,下览深谷。对于水墨与色彩的把控力显得遂心应手,游刃有余,是一位善泼彩巧泼墨的大手笔。游于色墨,山水心成,无论是写意东崖,还是复沓西峰,总是虚实相映,有天人合一的意象。实与虚映,空与有照,泼绘山水的具像与抽象同见精彩,可以澄怀观道,令人心遥目断兴难尽!行到水穷处,坐看去云起时,好的山水作品,就是这种摄心共情的佳品!

书循碑帖修,画自法度成。他的写意花鸟作品,可以类万物之象!不写未见之物,这是写生传神的持久原则。凡是所见必是可写,写于梅兰竹菊,写于寿桃荔枝,写于飞雀雄鹰,都把自然物象塑造得精益求精,写意可以掠物象体貌,妙在似于不似之间,这正是私娴齐派真谛的画道正觉!所以他的花鸟作品很有雅俗共赏的格局,加上他又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当代文人,当然画以载道,书如其人,让书画作品烙印下文人画的性灵飞动。他在趣味盎然间作书画文化弘扬的进行曲,令书画渊妙可以古今永传!
著名书画评论家 石锋
拜观他的作品,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意空灵,图壮阔,听松涛阵阵,观雾霭茫茫,感受云卷云舒。亦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之超脱,又如山中高士,俯仰间,阅尽世间万物轮回,给人酣畅淋漓之感。
他的山水画作,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皆若风骨外化、灵性活现,又似云蒸霞蔚,气象升腾。蓦然感受到:生命在律动,自然在游走,真与善、灵与魂,在参差渗透,竞相净化,身心如沐春风,心田如饮甘霖。
先生笔下的写意墨荷,水墨点染,笔墨粗简,构图取势简洁疏朗,笔法有张有弛、有快有慢,用别具丰神的艺术语言,一展荷之亭亭玉立,开朗而舒展,尽情地表现了自己对荷花的独特感悟,清新灵动,水韵绵绵,巧妙创造出了心灵荷花意象,散发出浓浓的生命诗意。他的水墨荷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表现出动静相成的艺术审美境界,他在笔墨语言形态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追求,追求书法笔意,水墨意境,结构张力,使作品的审美内涵显得更为空灵,更有气韵,由此而产生禅化的意境。
丁先生笔下的鸡,泼墨大气磅礴,笔法雄健、气度非凡,下笔如雷霆万钧,写意大气如“风”,画面时而浓墨重彩,心到笔到;时而蜻蜓点水,笔断意连。在画面的构思上疏密得当,大开大合中尽显鸡的风采,在错落有致的意境中彰显鸡的至尊角色。鲜活的鸡,鲜活的画,带给人们是鲜活的感受和极强的视角冲击力。先生笔下的花鸟处处充满生机,是大自然在画中的再现。众多作品,无不充满着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动,使各种生命和谐共存,意趣盎然。
苏轼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人们对荔枝的喜爱,一个是因为荔枝好吃,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荔枝有“利子”“吉利”“多利”等人们向往的一些吉祥寓意,作品中荔枝盛开,一派丰收的景象,一串串沉甸甸的垂下来,火红的荔枝代表鸿运当头,画家采用工笔技法,将其刻画的十分细致。
展卷细品,他笔下的花鸟,取象于平中见奇,淡中见雅,运用条幅与方形的构图,使其韵味无穷。看他的作画,很强烈的感觉到用线的流畅、柔和、霸气和俊美,时时透出一股灵气。在花与鸟之间,点缀着或黄、或青、或深、或淡的枝叶,在静与动之间,呈现出一片平静祥和的气氛。他笔下的花鸟可谓是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构思巧妙。
先生画竹,其娴熟的笔触、流动的情韵、形态各异的构图、不断创新的精神跃然纸上,其一枝一干,一节一叶,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气韵非凡,表达了不同的意境美,雅逸至极。
看他的作画,笔法的自由放纵,画格的清新纯朴,总是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他的画既有高超的造型能力,又具高雅的笔墨格调,意境超然脱俗。就是这样的信仰与热爱,让绘画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