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和图书馆的故事:人与书的羁绊

2021-02-12 23:50 作者:嘎西玛豆  | 我要投稿

      

       要是评价起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大概可以说是又“宅”又“浪”。喜欢一个人待在安静的房间,却又渴望听到远方的歌声;躯体的慵懒和钱包的空乏让我不能实现心中流浪远方的奇思异想,就是这样矛盾的一个我,各位地喜欢图书馆这个去所。

  我并不喜欢去图书馆自习,在人多的地方我会有一种紧张、压迫甚至是窒息感。但是我喜欢逛图书馆,在不同书架间的流连常常让我忘返。并不局限于专业书籍,或者是我更期待和其他又籍的偶遇。每一次图书馆之行都像是一场新的冒险,我总会有新的发现和惊喜:一本装帧独特的诗集、一部复刻的作家手稿、一套封面别具匠心的丛书……我其实经常在豆瓣app上面看一些书的评论后想去借某本书来看看,可每次有预谋的借阅总是被那在书架间的惊鸿一瞥所取代。有时我愿意相信,书和人是有感应的,感觉到了,自然想去阅读。我是个不太会表达的人,在图书馆冒险是我情绪的调节方式和我的放松方式,不开心就去艺术类书籍翻翻绘本;突然有了什么神奇的想法就去自然科学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平常心的时候就去文学类看看有没有自己想看的小说……每次冒险,我都很幸福。

  大一的时候一直遗憾自己没能考进想要就读的历史专业,找同学要来了历史院的课表悄悄去蹭课,发现许多不了解的知识,我就经常去转历史类的书籍。记得一次,为了看那位好心分享课表的同学表演的历史小短剧,我特意借了一本《凯撒传》通宵读完,终于顺畅地观看了他们的表演并体会到了他们的用心。历史类书籍常常让我望而却步,好在旁边还有艺术类书籍。我告诉自己,读一本典籍,就奖励自己看一本绘本。这样的激励在图书馆竟意外得有效,我也啃了几本之前未想过的大部头。

  昆仑堂的会议室是我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的影协会在每个周末在此播放影片。我每周都会去视野广场看看这周的影讯,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影片观看,因为我认为大屏幕带来的体验是在宿舍用手机和电脑无法提供的。2019年10月,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在外面自己一个人过生日,国庆假期室友们都回到了家乡,我一个人在宿舍莫名有点落寞。我现在仍记忆深刻,当时在图书馆借了阿加莎的两本书:《鸽群中的猫》和《闪光的氰化物》,在宿舍随着侦探的脚步去还原真相让我感到有了很大的精神,那天晚上影协放了影片《一级恐惧》。我常常和别人开玩笑说,我的19岁生日,怎么见证了这么多的死亡。

  大二,因为加入了院里的校创和科研小组,常常需要阅读一些哲学的资料。在研究古希腊文学时,柏拉图是绕不开的。老师要求我们除了文艺理论,还要了解他的一些哲学思想。在斐德若篇中,除了修辞术的理论,还有一些柏拉图关于爱情的阐述。某天,我把其中的一段话拍给了我喜欢的男孩子,他和我讲了他对爱情的看法并接着顺着话茬和我表白了。而后,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段感情。两个初恋的青年在一起会迷茫,在一起的第一天我们两个跑到图书馆悄悄翻阅恋爱心理学进行学习。后来,我们决定一起学点什么来保持共同语言,于是一起去艺术区借了两本乐理书,一起补充乐理知识,枯燥的知识似乎也变得有趣起来了。
  

       我和图书馆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并且只要有书,我和图书馆的牵绊就不会消散。
  

我和图书馆的故事:人与书的羁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