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探讨强迫症】

2022-11-04 01:13 作者:谨谨言和慎慎行  | 我要投稿

2021-12-10 19:16:33 探讨强迫症



曾几何时,我就表现出有强迫症的,症状。前些天的前些天,我就想写写这方面的东西,算是有个现成的例子——我自己。可以供我作参考,研究研究,记记笔记。


最早的强迫症,要从哪里追起呢?从我自身来说,是我拥有的玩具?还是那本小学课本?


两种情况,我也记不清那种更早,但都可以排在第一位分析分析,如果分类来分析,我觉得没必要,隔了那么久了,把哪个作为更早发生,都没有问题。亦或是把它们当做同时发生的吧!


小学课本的事,是我记得小学有一次早起,一时兴起找来书本读一读,做个好孩子,却没想到拿出来忘了放回去,以至于后来在学校才发现没带,那是一本语文书吧,对。居然还让家长送来,真是令我羞愧难当。本想做做好事对自己,没想到似乎有点弄巧成拙。这会不会产生负面效果?毕竟如果做了好事没有好报,那谁愿意活受罪?


此事我至今记得,足以见得当时留给我的印象,所以后来我都会仔细检查,这就容易纠结,以至于极端,所以强迫症。对于要出门了,要检查检查,这本无可厚非,难道你还能人走,门开着,让人肆意犯罪?


问题是:检查的标准是什么?检查的程度要怎样?如果去深究这个,拿着本身就已经消耗很多精力了,已经陷入了强迫症。而如果不知道这个,就会精益求精地检查,也是强迫症。强迫症说成纠结其实也不会太过。它们就好像近义词。



玩具?我拥有的玩具?我出身寒微,能有什么玩具?

小时候的玩具甚至是地上捡到的,别人不要的,也拿来当做玩具。

这可能有些不好意思,那也是因为现在有了理智所想。当时的条件所限,还有小孩子的单纯,我不觉得用别的小孩子不要的玩具会有“羞耻感”,相反,还会有“捡到宝”的感觉,甚至觉得自己很幸运。小孩子的思想,所有愚蠢的成年人包括我在内都不应该亵渎!熊孩子或许可恶,但也比现如今,还没意识到自己有多_ _,或者正在朝着_ _的道路一步步走的,可怜的年轻老人要可恶。但熊孩子闹到你头上的时候,反过来想也不是不可以。


跑题了,说的是强迫症。正当我这个孩子的玩具越来越多会怎样?何不想想那些排骨汤,汤的光(汤色越来越靓,汤中的营养越来越多)他们要怎样?存之。古代人多余的食物也是要想着如何保存着,下次吃。


小孩子的玩具,我的话当时,我是找了一个小箱子来装。也许后来箱子越变越大。这时候强迫症就体现出来了,这时候强迫症该上场表演了。


这个玩具摆在箱子的哪里?这个箱子推进去那个角落,然后小心翼翼推动,触碰到墙角后,还要按着箱子确定是否完美了。明明箱子就已经在那个角落了,但心里仍然不放心,就该怎样呢?按住念一下咒语?还是按住后数三下?随便。


接下来还有很多强迫症,或许不像网上说的,什么东西的摆放问题。


其实很简单,就是开关。


强迫症可真是头疼,强迫症患者最烦的就是开关了。为什么要有开关这种东西出现呢?开关的出现,代表了0和1.一开一关,两种相反的状态。关了,真的关了?开了,真的开了?比如这圆珠笔盖,这螺丝纹笔盖子,拧紧了,真的拧紧了?这插头,插进插座,真的插稳了?这个游戏装备,我换好了,检查一下,没错吧,我可不想在游戏里发现我带错了。


不断地检查,其原因无非就是这些个类似开关的东西。他为什么有开又有关呢?我怎么知道这两种状态表现出来,是否就不会变化了?玩意bug了?或者没拧稳?或者没插好掉出来了?


其实强迫症也是一种:追求完美,避免犯错,的小极端。其实这种完美可以不要,不用那么完美,这最后1%的完美是需要付出巨大精力的。


这种错误,其实即使错了也没干系,但是就是让你心里不舒服。正是因为你qpz,所以你会觉得这是不舒服的事情。没有qpz的人,是不会在这些事表现得这么“勤劳”。而qpz却热衷于干这种事,为此“勤劳”。


衣服上的拉链,也是令人头疼的一种,qpz思维的人,未必就一定拉到最顶部,不拉到顶部,那拉到哪里合适?还有帽子外套有的两根垂下来的东西,是否要拉到一样长?是否要不一样长?这不一样长的差距要距离多少?


显而易见,如果要拒绝强迫症,就得拒绝这种教条主义。没有必要去追究那个值。


数学的思维,也未必总是追求一个准确的值,有时候答案就是带着未知数,或者一个代数字母符号。其实上述的拉链和左右帽子垂绳问题,不要走极端,而是要让这些事物回归他们应有的范围。而答案是一个区域。也就是在那个区域内,都是合理的答案。


我不知道我这样的解释算不算强迫?如果是,那也减轻了负担,不用再去极端的强迫症“精益求精”。


是的,提些个解决办法:

1.不要追求那太过于饱满的“完美”。已经很美了,不用太苛求。

2.放下你主观的答案,把追求的值,扩大成很多个,形成范围。其实所以纠结的,某某位置或者什么,其实试想下,那个你追求的,无非是你自己的主观答案,实事求是来看,答案是个范围。

3.允许犯错,因为不是什么大事,即使错了。而且我相信,这样允许后,也不至于增加你太多的错误率,会增加一点错误率,但是你得到了更多的休息,远胜于这些。


其实就是:顺其自然,由这几个字,可以再提出几个办法。毕竟强迫症本身就是,一种类似纠错的行为。然后这种行为有点极端了,有点过了,自身也有点错了,现在要对纠错行为进行纠错,那不是错上加错吗?由此作出的努力是徒劳的,最好就是放过自己,不去纠错,让他错吧。我做我的舒服快乐人。









(文已谐。

看起来我以前也会因为自己的不好习惯而思考。)

20.【探讨强迫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