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考10次均失败,头发掉了好多,也不能阻止我拿梦校

基本背景:
西部某211非985大学
GPA:83
GRE Verbal:<320
TOEFL:<100
录取:CMU ECE 2020 Spring offer
前言
大一的时候决定出国,刚开始我也了解过一些案例,觉得出国无外乎成绩好加上考考语言,自己稍微努下力就能够到目标,可没想到我会踏上一条无比艰辛的道路。回顾这四年的准备过程,我感觉自己有太多太多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一、语言
语言成绩是阻碍我前进的最大障碍。我从初高中开始其实不是很喜欢英语,因为我觉得背单词太无聊,语法我脑子里就是混成一团的,所以我觉得在语言上我是没有天赋和兴趣的,而我更喜欢的是物理这类比较有趣的学科。进入大学,在决定要出国后,我开始买托福单词书、下载app背单词,同时也和世毕盟签了约。其实这时候我才大一,比起那些大三才开始准备的同学,我在时间上有巨大的优势,但也是这一点让我放松了警惕,导致我后来上了无数次补习班,考了无数次托福。总的算下来托福前前后后一共考了10次吧。每次考完的感觉很微妙,有时候觉得考的不错,拿到成绩却非常差。有时候考完感觉一般,但查成绩时却惊喜发现自己分数很高。但我觉得主要还是我复习没到位的原因,加上单词背的不熟。通过这么多次考试,我也总结了一些方法。我认为我听力有很大提升是在我每天做影子跟读那段时间后,所谓影子跟读就是每天做完听力题把原文放出来不暂停跟着他读。口语的话我是报了一对一跟着老师每天大量练习。另外作文我也建议基础一般的同学报一个班,因为口语和写作必须要老师每天给你纠正错误,而这些错误自己是没办法发现的,这是很重要的。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与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姐姐是一直都有在沟通的,她时常督促我的学习进度,包括学习任务都要做成表格发给她检查。其次她还会根据我每次考试的成绩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我一起制定下一次考试的日期和学习计划。有时候我稍有懒惰,在收到培训师的督促微信后,又马上开始紧张起来,迅速带上耳机开始练习。
GRE建议考到320+3.0,这对学工科的学生来说够了。GRE我也是学的一对一,突击一段时间就去考。我主要差在verbal上,数学基本可以保证满分。GRE就是单词太多太难,阅读太长,但掌握了老师的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拿到320的。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吧,对于像我这种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我还是建议跟着老师学的。
二、GPA
GPA我认为3.5/4以上是比较保险的,当然越高越好。我大一与世毕盟签约的时候,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姐姐就多次强调GPA不能掉,要努力把分数考高。所以,从大一开始,我每一次考试都会特别细心,除了上课认真外,考前复习也特别仔细。当然,如果大三才决定出国并且GPA不高的同学也不要气馁,还是有机会的。毕竟大三都是专业课,把专业课好好学,考一个好分数同样也很有优势。因为我们还可以算一个专业课GPA出来,发送给对方学校。总之,好好对待每一次考试,尽量把分数考高,不要抱着60分及格的心态就可以了。
三、CV与暑期科研
暑期科研很重要,第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和国外教授有一个密切的接触,通过他的指导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一个提升,同时可以获得教授的推荐信,国外教授的推荐信分量是很重的。第二个好处就是能够提前对国外的学习以及生活环境有一个适应,还可以提前考察一下自己学的专业的情况。我是在3月份的时候开始暑期科研的申请工作的,当我第一次听到要简历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真的是一片空白,简历怎么写啊?我在大学三年里好像没干出过什么拿的出手的大事,好像没有参加过任何大型竞赛,更拿不出什么国际上都认可的奖。那段时间真的是异常焦虑,头发都掉了好多。幸运的是,我在大二时听从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以及mentor的建议,去学校里找教授带自己做一下实验,参与一下教授们的研究,然后自己学习一下将来要用到的一些仿真软件。尽管当时并不是很有信心去找老师,也只是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让我尽快熟悉科研过程。但当我真正拿到暑期科研的邀请后,我才发现这一步在我的暑研申请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正是这些实验经历,让密歇根大学的这位教授对我产生了兴趣。
此外,我还把平时在课堂上做过的一些实验也写进了简历,虽然算不上什么高端实验,但至少让简历看起来不那么简单,让人明白自己是有这些知识的。还有一点需要写进简历的是课外活动,虽然我感觉在暑研的申请中,这一部分的作用不是特别大,但是可以有一些提前准备,将来申master或者PHD也能用到。就这样,我的简历从刚开始觉得一无所有,到后来觉得长了还删除了一些实验,只保留了重要的经历。不得不说在挖掘简历材料方面,世毕盟让我看到了很大希望。这里有一点建议,就是自己没咋搞懂只是有过接触的东西不要往上写,我在向普渡大学教授投简历时,收到了他的面试邀请,在面试过程中他问了我很多Matlab方面的专业问题,就是因为我在简历最后提到了一句我会Matlab,其实我只在课堂上用过,不是很懂,然后就被他疯狂发问,我没有料到他会对Matlab这么感兴趣,但是真的很尴尬,我就支支吾吾,最后已经死心了,干脆就说我不知道,当时感觉普渡的暑研已经无望了,虽然最后还是收到了他的暑研offer。
再说一下套瓷吧。我是每天发20封,每个学校3到4封,过两天没回复的再发一次,因为教授每天会收到很多邮件,他不会都点开看。我选择晚上和凌晨发送,因为这个时间段在美国可能教授正好在看邮件。就有可能不会被其他邮件挤下去。但每天熬夜到凌晨,连续一个多月,我真的也很痛苦,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很黑暗,白天上课,晚上做实验,凌晨发邮件。现在回过头来看,一切都是值得的接下来说说在美国做科研吧,刚开始大家都会焦虑,我也一样。在飞机落地底特律的那一刻,我真的是很紧张,很焦虑,这是一个新的世界,周围一切都很陌生,加上我的英语不是特别好,心里很是不安。在到学校之前,在见教授之前,在找餐馆熟悉环境的时候,我无时无刻心里不充满着不安。但当我真正安顿下来,特别是见到教授后,我才觉得一切都是我想多了。首先教授很好,这里的每个人都很友善,即使英语表达不是很好,但只要他们能听懂你的意思就行,不必拘泥于语法和时态。国外的科研环境真的很不错,当然这是国外学校丰厚的资金决定的。我很幸运,我们组一共就三个人,要是组里人多,教授可能直接让一个博士来带你,你做完科研教授对你影响可能都不深,当然这得看自己表现。我们组三个人的好处就是,不会有那种组会,而且每个人研究方向不同,教授基本上隔两天就会来找我一对一交流,和他直接交流,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要特别强调。即使同学们将来是博士带,请你也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和教授交流,因为推荐信是教授写,他都不知道你做了什么,这个信就没法写了。
四、文书
文书在申请的过程中作用很关键,可以全面的展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及经验。很多同学都会在语言和表述上反复琢磨,我认识的一些同学经常到了凌晨都还在润色与修改文书。由于春季申请时间非常紧张,我在世毕盟的mentor为我反复修改文书。我拿到文书后特别吃惊,里面各种用词与表述都非常准确,是我根本写不出来的。而且我在世毕盟的mentor的专业和我所学的专业一样,所以文书里面的大量专业用语以及对我将来学习方向的把握都很到位。有了mentor的助力,我无疑节约了大部分时间,最后世毕盟还经由了专业的native expert team润色,终于抢在了9月15日关网前提交了文书。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世毕盟团队!
五、秋季与春季申请
秋季大概每年10月份到12月申请吧,很多学校10月份申请系统就开了。我在这个时候托福成绩还不够,当时确实考不动了,自己也没有信心能够在短时间内出分。所以就和培训师姐姐以及mentor开了个会,定下了继续考托福争取申请春季,实在不行申第二年秋季的策略。在这儿插一个题外话,在申请者四年里,我有问题随时都与培训师沟通,她也非常耐心与专业,每次当她解答完我的疑惑,我心里的焦虑感都会减轻不少。还有就是每到关键的节点,我和培训师加上mentor都会在微信上有一个语音meeting,制定计划。其实春季申请有个很大的弊端,有春季项目的学校非常少,大概不到1/3,很多我想去的学校都不招收春季学生,这也给我的申请制造了很多限制。每年有春季项目的学校基本上有的9月就关闭系统了,所以时间上也非常紧张。我一共只申请了4所学校,因为实在是不想走一些自己不喜欢的项目。CMU在9月15日关闭系统,而我是9月15日当天提交的申请表,当时我觉得基本上没有什么希望了吧。提交完推荐信还不到两周,一所学校的拒信就来了,当时我感觉春季这几所学校可能真的不会录取我,我已经准备再去刷一次托福走秋季了。但培训师还有群里的焦老师一直在鼓励我,让我别灰心,我也就再抱有那么一丝希望吧。有时候觉得申请真的是一门玄学。在我各项条件都一般的情况下,CMU的offer在提交申请的一个多月后到了,当时真的是喜极而泣。我后来分析了一下,在我语言分数不高的情况下,国外教授的强推还有世毕盟团队的助攻加了不少分。
总结
留学申请确实是一门玄学,但这也是建立在自己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三维以及简历的基础上的。没有自己实力的铺垫,是不可能有好的结果的。而在留学这条路上,我从未想过回头。当我考了10次托福还不满意的时候、当我第一次到万里之外的陌生国度做科研的时候、当我在国外要努力吃下自己做的难吃的饭菜的时候、当我凌晨强撑睡眼发邮件的时候、当我每天早起检查邮件发现一无所获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要放弃这条道路。因为我坚信有了自己的努力、父母的坚强后盾以及世毕盟老师们的帮助,我一定能完成这一次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