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个3分吧,我没了解过朱熹所以不太清楚,视频也是有看没看。但是评论看的多。
不当标题党啊,所以随便写写。我也不知道自己站在啥角度来说。不引战。
首先,评论比视频精彩。总结就是骂的人都基本都可以说不是骂朱熹本人,而是被朱熹理学折腾的儒家,自朱熹之后,儒家变成了废儒。
我个人还是对宋之前的儒家有偏爱的。儒家思想加固了中华文明思想的强度,让其能同化很多很多民族。让我们真正的屹立在世界上。(所以现在就是56个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然而也许朱熹本人没啥问题。(评论甩了我一脸的书,但我一本没看。23333)但是我本人是不怎么喜欢朱熹(没错,对我而言儒家就是从这里走偏的!),所以评论会不自觉的会偏向骂朱熹的一方,但是脑子让我又多思考了一下。
我实际上讨厌的是自宋以后,国家被儒家把持,形成了独特的小鲜肉文化(没错,就是武力值开始降低,颜值开始升高,当官必须看颜值)。导致的文强武弱,开始了中华国际地位的持续走低。(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越来越弱。但是怪在文人上肯定没错。)当然,文官出过很多牛人想改革,然而寡不敌众。(实际上也许就是曲解朱熹的学问来压人吧。语言的艺术。)
不过历史上的人物不应以私德论事。我讨厌的事之一就是辩论人物,然后用攻击私德的方式来否定一个人的做出的社会贡献。
跑偏了,反正宋之后中华的衰弱让我不喜欢大儒朱熹(别提什么宋对外胜率高。输一次就是丢一堆东西,赢一次能那会多少东西!燕云十六州看着呢……!)
既然是以大儒来宣传朱熹,那么朱熹就要背负宋之后中华软弱的情况。不管是因为后人曲解,不恰当引用,还是本身学问就有问题。
然后就是说的儒家只是统治者需要罢了。我就呵呵了,推卸责任一把好手。如果你们要这样推卸责任,那么作为统治者工具的学问就别提什么天地立心,什么生民立命,什么万世太平了。
乱世兵家平天下,初平法家治天下,盛世儒家冒头打压其他家。现在国家越来越强盛了,儒家又跳出来了吗?别宣扬人物了,给我们讲讲儒学里有用的东西就行。文化建设文化建设。还是应该百家争鸣爽。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来拍这个宣传朱熹,对大多数讨厌中华近代史的人来说。这就是糟粕啊。
是为了宣传儒学吗?是为了加强民族归属感吗?是为了提高民族自豪感吗?
实际上经历过元与清的外族统治,并且文人大规模投降后。稍微民族认同感高点的都对宋以后的大多数文官没啥好感吧?尤其清朝,真就儒家说的话的和做的事的反面教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了)(没剃而被处死的都是勇士)
又跑偏了。自己看了一遍,果然还是对朱熹负面的比较多。
最后。孔子大佬,后代弱鸡。孔子在天之灵不知是否能够瞑目。(72米高的雕像,吊!虽然不知道有啥用。中国人有人不知道孔子吗?说实话我已经“看不清”雕像上孔子的脸了。)

最后的最后,
莫须有,意有之,水太凉。

有些评论过线了
儒现在是中华文明基石。你可以评判儒学,可以评判大儒(朱熹不行!),甚至可以评判圣人。
但是不要否认儒这块基石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任何想要敲掉这块基石的人都是(非蠢)即坏。只有坏,没有蠢。
百家争鸣也少不了儒家。
不喜欢归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