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试讲逐字稿 网络侵删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中国历来有伤春悲秋的传统,在秋天,我们总是会想起一些遥远而感伤的事物,你曾经在秋天有过怎样的感受呢?嗯,有同学说,在秋天想到了自己走失的一条小狗,也有同学说了,秋天的桂花糕很好吃,还有同学说,秋天让人想到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大家说的都对,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著名作家史铁生,走进他《秋天的怀念》。(教师板书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首先请同学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思考史铁生在这篇文章里所指的秋天的怀念是什么,他又为什么要进行秋天的怀念呢?看大家都读得差不多了,在这里,老师要强调一个字,诀别的诀字是言字旁,大家千万不要写错啦。有哪位同学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阅读成果呢?
小红举手啦,反应得很迅速,他说,史铁生在这篇文章里所写的秋天的怀念是指怀念作者自己的母亲,因为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所以起名叫《秋天的怀念》,小红先别急着做下,你能说一说作者母亲去世的那个秋天的具体情景吗?嗯,没关系,先坐下去,想一下,下面老师再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作者母亲去世的那个秋天的具体情况,并说一说,那年的秋天,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
嗯,看大家讨论的都差不多了,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他们的讨论成果呢?第一小组代表举手了,说得很准确,他说,史铁生母亲去世的那个秋天,北海的菊花开了,作者的母亲想推着失去双腿的作者去看看,作者的肯定回答让其喜出望外,对于突然不小心说出的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作者更敏感,在商量去北海看菊花的第二天,母亲便撒手人寰。
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作者笔下感受到的这个秋天的氛围呢?
第二小组代表举手了,说的有理有据,他说,作者笔下这个不寻常的秋天给人带来的感觉是肃杀与凄凉,作者失去了双腿,而母亲也在这个秋天去世,作为读者,我们感受到的是无尽的绝望。有同学有补充吗?最后排那位穿白色衣服的同学举手了,说的很深刻,他说,这个秋天给人的感觉尽管是肃杀的,但是母亲那浓浓的爱却让人感受到了一丝温暖,这位同学先别急着坐下,你从具体说一说在这个秋天里,母亲展现出来的对于史铁生的爱吗?嗯,说得好,史铁生失去双腿,他母亲尽管脸色憔悴,却仍然要央求他去看看花儿,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散散心,其次,母亲在得到儿子肯定的回答后,高兴得手足无措,她还絮絮叨叨地说着作者童年时期的趣事,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甚至比失去双腿的作者更加敏感,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母亲的浓浓的母爱。
母亲在那年秋天的去世有没有征兆呢?第三小组的同学举手啦,母亲在那年秋天的去世其实是早有征兆的,在第二段中,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的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在这里啊,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作者母亲的病都病到了那步田地?而作者却一无所知呢,还是后来妹妹告诉他的。同桌之间小声讨论一下,嗯,小黄举手了,说的有道理,他说,那是因为当年作者本人沉浸在失去双腿的悲痛中,无暇顾及母亲,还有同学有其他的想法吗?嗯,小黑举手了,说的也有道理,他说,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作者的母亲为了不让作者伤心而刻意隐瞒的结果。
支持小黄的同学谁能说一说依据?班长举手了,说得有道理,第二段中可以看出,在母亲病重的时候,妹妹就已经发现了母亲常常肝疼的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的睡不了觉,而作者却没有发现,这只能说明是作者沉浸在自己的悲痛当中无法自拔。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吗?嗯,学习委员举手了,他认为是母亲刻意隐瞒作者的结果,他说,母亲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非常敏感,这样细心的母亲一定不想让儿子为自己担心,因此刻意隐瞒病情。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无论是母亲刻意隐瞒儿子,还是儿子因自身的残疾而无暇顾及母亲,我们都可以看出这名母亲对于儿子深深的爱。
根据课文,我们知道那年秋天,母亲想推我去北海看菊花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啊?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了,没有。但作者后来终究是看到了北海的菊花,小黄,你来说一下,北海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是谁帮助母亲实现了带作者去看花的遗愿呢?有同学说了,是作者的妹妹。
我们知道,在母亲去世的那个秋天,作者的心情是很烦躁,很迷惘,很彷徨的,而在妹妹推着作者去北海看花的这个秋天,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同学们说的很准确,这个时候的作者心情已经很平静了,他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我们都要好好儿活。从一开始的心情烦躁到后来的心情平静,请同学们课后思考是什么推动了作者的转变呢?并想一想,在最后一段中,描写北海菊花儿的茂盛与美丽有什么作用。
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