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博藏珍 | 潮州唢呐:历史与发展




提到潮州音乐,
你们的第一反应的是闻名在外的潮州筝呢?
还是独树一帜的潮州大锣鼓?
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的是
本馆特有的藏品——潮州唢呐。

唢呐在被潮洲地区称为“嘀嗒”(的禾)。可用于主奏、领奏,也可用于潮剧等地方戏伴奏。潮州的唢呐的哨是由麦杆制成的,与普通唢呐相比,其音色较为柔软缠绵,高音区与高胡的音色十分接近。有学者在田野调查时发现:潮州的唢呐在一百多年前时,音色与北方的唢呐一样高亢嘹亮。直到20世纪初,潮州乐师们逐渐意识到潮州唢呐与当地民风民俗和音乐审美不甚相符,于是便开始不断对唢呐的形制进行探索与调整,还在手指和口内的演奏技巧上推陈出新,使其愈发富有潮州音乐的韵味。由此,潮州“滴答”逐步成为彰显潮州音乐风格的代表性乐器之一。
潮州也有大唢呐和小唢呐之分,前者称“大吹”,多用于吹奏曲牌,在潮州大锣鼓中,是以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中的“改良唢呐”的原型乐器;后者称“吹仔”,与北方“海笛”相似,多用于戏曲伴奏。

本周关于唢呐系列文章就暂时告一段落啦,若有对岭南地区的唢呐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敬请点赞、评论与分享哦。关于感谢您的关注与阅读,我们下期再会!
参考资料:
[1] 黄唯奇:《潮州大锣鼓与民族管弦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12-15页。
[2]吴旭东:《浅谈潮州唢呐特色》,《大舞台》,2011年第1期,第143页。
[3]代宏,郑珂雅:《潮州大锣鼓的特色乐器及其乐队编制》,《音乐探索》2021年,第3期,第81-92页。
[4]文中视频来源:潮州小锣鼓《画眉跳架》,唢呐演奏丨郑灿荣,出品丨瑞鸣音乐[DB/OL]。

音博文化传播项目团队
出品: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
承办:音博文化传播项目团队
负责人:郑敏执
行负责人:王晓青/李灵漫
总监制:郑敏/王晓青
内容总监:郑敏/李灵漫
视觉总监:王晓青/麦晓琳
视觉设计:李嘉/戚文怡
项目秘书:陈颖君/黄凤仪/黄嘉嘉
文献翻译:朱正一执行:音博文化传播志愿者团队(撰文丨音乐学系2021级唐海雯,传播助理丨艺管系2021级刘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