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佐治敦的红虫(long)军械库(五):无人升空

2021-03-10 15:39 作者:别惹佐治敦  | 我要投稿

上世界80年代中旬,意大利的著名军火商奥拓梅莱拉(OTO-Melara)启动了一项不同寻常的装备研制项目,该项目意在研发一款拥有较远射程并配备搜索与火控雷达的自行防空炮以求在军火市场上从早已烂大街的猎豹(Gerard)系列和神射手(Marksman)系列嘴里分一杯羹。为了实现所计划的目标,奥拓公司决定从火力上入手,而在高炮领域想要全方位压制早已成熟并被广泛采用的厄利孔双35方案,增大口径似乎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但重新研制一款全新的火炮则又显得不是那么经济。作为奥拓公司自掏腰包的项目,不够经济的选项显然不值得考虑,于是奥拓的工程师们在自家现有的产品线中开始寻找解决方案,很快,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自家的热门产品:奥拓梅莱拉76毫米舰炮。其实大口径火炮作为陆基的防空炮甚至是自行防空炮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鲜事,二战期间各国都有大量的75毫米以上口径的高射火炮用于打击高空中的机群,著名的德国88炮就有安装在半履带车或坦克底盘上的自行高炮版本,但二战时期“我有一门炮+我有一个底盘=我有一辆自行防空炮”的逻辑早已不符合现代战争的需要,如何整合完整的火控系统和较高的杀伤效率便成了项目的重中之重。

舰载版奥拓76炮及其结构

作为一款60年代中后期设计的速射舰炮,奥拓76炮的射速很快,重量也相对较轻,自动化水平很高,被广泛装备在西方阵营的海军舰艇之上。且除了对海面和陆上目标外,奥拓76炮亦可以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凭借较快的射速和雷达引导对空中目标进行打击,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上述的这些优点是作为一款舰炮而言,一套完整的舰炮版奥拓76炮不包含雷达设备的重量达到了7.5吨,更不用说其占据的巨大空间,放在地面建筑上作为炮台还好说,但若是想将其移植到机动底盘上变成具有伴随装甲部队能力的防空单位就得好好费一番心思了。好在毕竟是自家产品,奥拓公司的工程师们轻车熟路,仅花了大约两年时间便完成了第一辆原型车的制造工作。1987年,奥拓公司的第一辆76毫米口径的自行防空炮原型车下线,被称为OTOMATIC(奥拓玛蒂克),一开始的时候以为Otomatic这个名字取自“automatic”,但其实它是OTO Main Anti-aircraft Tank for Intercept And Combat的简称,即奥拓战斗与拦截防空坦克。其使用的底盘也很有意思,为自家生产的OF-40主战坦克底盘,OF-40原本是奥拓公司和菲亚特于70年代末合作出品的一款外贸用主战坦克,其设计主要参考了同时期正在奥拓公司授权生产的豹1系列坦克,因此外观上与豹1有部分相似之处,且部分零件也可与豹1通用,菲亚特集团为其提供了动力组件和发动机。OF-40这个代号取自两家公司开头字母(OTO的O和Fiat的F),而40则代表设计时预计达到的重量。由于OF-40仿制自豹1的设计,其在西德的压力下未能向任何欧洲国家推销出去,面向亚洲国家的推销活动随后也宣告失败,最终于1981年成功向阿联酋出售了共36辆OF-40坦克和3辆同底盘的装甲回收车。考虑到这样的背景,Otomatic项目原型车使用了OF-40底盘也就不难理解了,无论是处于成本还是对底盘的熟悉程度,作为自己产品奥拓公司都能游刃有余,以较小的成本完成原型车的建造。Otomatic采用的OF-40底盘相比原版在动力系统上做了改动,由于内部空间吃紧,奥拓将原本的德国产MTU MB838 10缸柴油发动机(829hp)更换为了稍小的MTU MB837柴油发动机(750hp),好在总体的车重并未增加很多,功重比维持在了16hp/t,这使得Otomatic可以达到65kph的最大时速。也有说法称Otomatic有使用1100hp发动机的测试,不过并未被投入使用。

命运多舛的OF-40主战坦克
一辆使用OF-40底盘的Otomatic原型车,炮塔顶上雷达前方的凸起是车长周视镜
使用了豹1底盘的原型车

从外观上看,Otomatic拥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在一台主战坦克的底盘上耸立着一个形似舰炮炮塔的巨大炮塔,即使不算上顶部的雷达天线,奥拓炮的高度也超过了3米(3.15米);炮塔正中安装的76毫米奥拓76炮极为醒目,为了适应新的底盘,其炮管上还装上了类似坦克炮的抽烟装置,在炮管根部的位置也相应的做了加强;在炮塔顶端靠后的位置则安装有火控和搜索雷达天线,其中火控雷达的安装位置偏左,而搜索雷达位于炮塔后部正中的位置。奥拓所使用的目标搜索雷达型号为smA VPS-A05,这是一部脉冲多谱勒雷达,来自于意大利公司Galileo Avionica S.p.A. ,可以探测到15km外的固定翼飞机(也有说法是20km)和8km外的直升机,其天线转速可达到每秒360度以快速搜索目标,也可以手动降低其搜索距离和天线转速进行更为细致的搜索。跟踪/火控雷达则是同属于Galileo Avionica S.p.A. 公司的smA VPG-A06,它能够在16km到75m范围内跟踪目标并为主炮提供火控数据,跟踪目标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1000m/s(接近3马赫)并能够同时追踪多个目标,不过由于其天线没有同搜索雷达那般的转向结构,其工作角度被限制在了水平左右各45度,垂直方向-18到87度的范围内。另外smA VPS-A05搜索雷达在设计时降低了其雷达功率以减弱自身的辐射信号,降低被反辐射导弹锁定的概率可惜欧根星不行。除了雷达系统外,Otomatic还附带有一套光学系统作为火控备份或进行对地攻击,包括了白光通道,热成像通道,夜视通道和激光测距仪。在炮塔侧面开有供成员出入的舱门,侧面靠前的位置还有左右各4具的烟雾弹发射器用于掩护自身。

Otomatic的大致结构和炮塔内部照片


然而最能让Otomatic在一众SPAAG中显得特立独行的,还是那门作为主炮的76毫米舰炮,这门主炮是基于奥拓梅莱拉76炮系列中的射速增强版(Super Rapido)改良而来,其射速的增加主要得益于一套更新的供弹系统,相较于基础版奥拓炮的85rpm,Super Rapido的射速可以达到120rpm。然而移植到陆基的移动平台后,庞大而又复杂的舰上供弹系统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相对简单的弹夹系统,90发备弹(也有说70发)中的约2/3被存放在炮塔中,其中25发位于自动装弹机的弹夹内,剩下的则存储于车体中。其使用的76毫米弹药包括可使用VT引信的高爆弹(HE-VT),半穿高爆燃烧弹(SAPHEI),多用途反坦克弹(MPAT)和用于打击装甲目标的稳定尾翼脱壳穿甲弹(APFSDS),对付空中目标时有效射程可达4~6km,对地面目标也可达到2~3km。火炮装备有垂直和水平稳定器,故可以做到行进间射击,作为防空炮设计的76炮还拥有-5~60度的大仰角。由于76炮的口径优势,在火控系统的配合下一般5~6发速射即可摧毁绝大多数的空中目标。相较于同时期各国装备的各类20~40mm口径自行高炮,76炮的Otomatic的确在火力指标上达成了设计之初所指定的目标,无论是射程还是杀伤效率都是同时代其它自行高炮无可媲美的。

正在平射的Otomatic原型车


直到这里,Otomatic项目看上去似乎极为顺利,一方面尽可能地采用了现成的装备和部件降低了开发成本,另一方面标新立异的设计也的确为它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作战效能。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首先最被奥拓公司所期待的潜在用户意大利军方打起了退堂鼓,意大利军方一开始表示希望新的系统可以采用意大利现役的豹1底盘,以减轻后勤部门的压力,而后扭头就去订购了一批原本设想中与Otomatic高低搭配的SIDAM25自行防空炮。SIDAM25是一款基于M113底盘装备4联装25毫米厄利孔KBA机炮的近程自行防空炮,这款连雷达都没有的便宜货反倒是获得了意大利方面的青睐,对Otomatic的采购也就此搁置,从此不了了之;而另一家对Otomatic展现出兴趣的客户---丹麦军方也开始打起了退堂鼓,此时由于防空导弹技术的发展,北约国家所装备的HAWK(霍克)系列等防空导弹系统早已经能够在射程和杀伤效率方面超越传统的高炮,加之80年代末,铁幕另一头的那个巨人也已经到了垂垂暮年,西欧国家普遍开始走上了缩减军费的道路,耗资巨大且略显尴尬的Otomatic也成为了冷战末期诸多被抛弃项目的牺牲品,自始至终也没能卖出去一辆。不过奥拓公司显然并不想放弃自己手中这款优秀的产品,放手一搏的结果就是AMRAD(Artillery Multi-Role Area Defense多用途区域防御火炮)项目,将Otomatic的火炮系统轻量化,包括移除炮塔装甲和雷达系统,仅保留了光电火控,并将底盘改为轮式,以获得更好的机动性和较低的价格,然而该计划仍是不了了之,没能斩获任何用户的订单。

抢了Otomatic饭碗的Sidam 25

在游戏里,由于游戏阵营中意大利的缺失,Otomatic出现在了欧根星的丹麦卡组中作为支援栏里的自行防空炮,可以说奥拓炮的出现极大的弥补了北约卡组防空能力不足的缺陷,尤其是对低空目标(直升机)的打击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凭借其现实设计中的通用性和优异的性能,它获得了全游戏(防空炮中)最远的对直升机和固定翼射程,加上高射速,高威力和高精度,Otomatic足以成为游戏里绝大多数空中单位挥之不去的噩梦,冷不丁从树林中高速连射出的炮弹不知道带走了多少傻傻前来投弹的空中单位;同时,游戏里还还原了Otomatic使用穿甲弹药打击装甲目标的能力,凭借极高的射速和不算低的穿深,任何一辆坦克在接近可能存在奥拓炮的树林时都得打起十二分的警惕,毕竟在那样高的射速下,被打出状态到被击毁也只是几秒钟的事情,同样需要小心的还有步兵们,不幸被奥拓炮在空地或林间输出的步兵班蒸发也只是转瞬之间,一旦近身第一发反甲武器没能命中目标,剩下的事也只有双手离开键盘了,由此一来,Otomatic便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反一切火炮”AA(Anti Anything) gun,自单位加入游戏以来就从未缺席过玩家们的各种吐槽。当然就和绝大多数游戏里的单位一样,Otomatic并没有在游戏中被完美的还原,首先由于游戏机制,奥拓炮无法在关闭雷达的时候继续对地面或空中目标发动攻击;其次对空中目标的射程也被大砍了一刀,使其相对于那些当年的竞品们射程优势并不算明显。基于这样的特性,游戏中的SEAD战机也就成了对付奥拓炮最为有效的方式不过被手动操作还是会被打下来,除此之外,对抗奥拓炮只能小心谨慎,利用对手操作的破绽尽可能早的将其消灭,好在游戏里奥拓炮的数量有限制,价格也相对较高,一旦多辆被击毁对使用者的防空能力会有相当重大的打击。对于使用者而言,Otomatic全能的特性使得一定程度上对于该单位的操作精细程度和其能够带来的受益成正比,但显而易见也会减少对于其它单位的操作,由于奥拓炮属于仇恨值非常高的单位,隐藏自己便成为了使用它时的重点,尽管奥拓炮有着高达80分的价格,但在合理的操作下其实想要回本并不困难,大部分时间奥拓炮仍然会作为防空单位做着本职工作,由于自身生存能力的限制尽量只在必要的时候拿它区对付地面的坦克(最好是偷侧甲)或是步兵。

"Otomagic"


其实奥拓炮在现实中的故事至今仍没有结束,2010年奥拓公司还推出了全新的Draco(拉丁语的龙或者叫天龙座)式自行高炮,其本质上就是AMRAD项目的借尸还魂,将改良后的Otomatic火力系统移植到了半人马座8x8轮式底盘上,并将炮塔改成了无人炮塔。新的火炮采用了转轮式的自动装弹机以提供持续的高射速供弹需求,弹夹中有12发待发弹,在车体的自动装填弹夹中还有24发备弹,火炮射速在80~100rpm,除了基本的76毫米炮弹外,还可以发射次口径制导弹药DART,专用的近防弹药(C-RAM)甚至攻顶弹。不过相比于当年为了减重和省钱极致减配的AMRAD,Draco甚至保留了雷达并更新了更为先进的光学系统,而新的炮塔设计也让其重量相比Otomatic大幅降低,以奥拓公司自己的说法看,Draco可以在接近现代近程防空导弹或近防系统的射程上做到对目前包括飞行器和各类弹药在内的所有空中目标的打击和拦截,不过目前来看Draco的处境依然尴尬,暂时还没有国家购买和装备该系统,不过用76炮作为近防炮的这一思路倒是被法国和意大利海军所接受,两国装备的地平线级导弹驱逐舰便是以多座奥拓76炮作为近防手段。在地球的另一边,也出现了和Draco异曲同工的武器,即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出现过的使用夸张的10x10底盘的JRVG-176毫米防空系统,和Draco一样配备了无人炮塔和多种智能弹药,但因为采用了转膛炮的设计其射速达到了夸张的300rpm,火力相较于Draco来说恐怕会凶猛的多,不过目前这两款装备都没有太多的消息流出,前景并不乐观安要这

半人马座底盘的奥拓炮“正统续作”,Draco自行防空炮


“国产奥拓炮”JRVG-1 76毫米防空炮


佐治敦的红虫(long)军械库(五):无人升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